作者: 李之亮 【本书体例】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意志,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选自《宣验记》)
一只鹦鹉飞落到一座山中,山里的鸟兽都对它十分亲敬。鹦鹉暗自想道:“这样虽然快乐,可是未必能长久。”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几个月,那座山里起了大火,鹦鹉远远望见,于是飞进水里沾湿了羽毛,飞到那座山去浇洒大火。天神对它说:“你这样做虽然很有意志,可这点水哪值一提?”鹦鹉回答道:“我虽然知道这样做浇不灭大火,可是曾经在那座山里住过,山里鸟兽行为善良,都是兄弟,我只是不忍看到它们遭受这样的灾难罢了!”
这则故事的原始材料取自吴康僧会所译的《杂譬喻经》。佛教虽然在汉代传到中国,但由于佛理玄深,普通百姓难于领悟。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力,佛徒们便把印度及中国国内一些富于佛理的小故事利用起来,编成譬喻经。这种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宣扬佛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到了隋唐,佛徒们更把这些故事用讲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形式——变文。
佛教主张一生多做善事,以求转世成佛,不受地狱轮回之苦。《鹦鹉救火》这则故事中虽然并没有言及成佛之事,但是鹦鹉的所作所为,正是佛教主张的转世基础,故而可称之为没有佛教术语的佛教宣传。故事叙述到恰当处便煞住笔锋,余下的味道全留给读者自己去咀嚼品尝,这不仅会使读者顺利地接受这样的宣传,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真正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故事讲完之后再补上一些空洞的佛理说教,就会使读者胃口大倒,而产生逆反的心理了。
佛教主张人们勤作善事,并不过分强调所谓惊天动地的壮举,所以勤于修行,不失涓滴便成为佛徒们信奉的准则。其实在很多时候,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事业固然能够令人深为感动,但那些点点滴滴、于平凡处见精神的微末小事,同样能够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再说,一个人一生毕竟短暂,那些宏壮的业迹,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参与、去表现的。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主张所有的人乃主物类均应得到度脱,成为极乐世界中的成员,所以它鼓励一切人都要时时刻刻不间断地用佛理指导行事。这只救火的鹦鹉面对山中大火,情知自己以沾羽之微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用,但它坚执这样去做,不能为而为之,无非是表现一种精神。我国上古还有个“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说炎帝少女女娃因游于东海溺死,其精化为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于东海,也很真挚动人。衔石填海和沾羽救火,实际上都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都不过是表现一种精神而已。但前者表现一种复仇的决心,后者则表现一种行善的誓愿,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说明的是:佛家以慈悲为本,宽大为怀,不讲究复仇,因此,像精卫填海这样的故事,就不可能出现在佛教的喻经中。
上一篇:鲍君
下一篇:黄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