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与他的庄园
1852年的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森林里捡到一本杂志。那是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却被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给吸引住了。
看完文章后,他非常欣赏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于是四处打听这个作者,最后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向她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姑母立即写信给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这位青年,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8月23日,托尔斯泰出生在莫斯科南部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庄园里。这个贵族之家已经有了3个孩子,但仍然对他的诞生表示了惊喜。父母昵称他为列夫什卡。
托尔斯泰的童年过得非常愉快,他的母亲是位富有教养的公爵小姐。不幸的是,这位美丽的妇人得了场重病,很快就死去了。小小年纪失去母亲应该是件悲惨的事情,但托尔斯泰却没有感到什么太大的不幸。因为他的祖母、父亲、姑妈,都给了他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关怀。
正因为如此,他的童年生活有着明亮的色彩。托尔斯泰从小就表现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兄弟偶尔会出去郊游,这是托尔斯泰最高兴的时候,大自然的一切都使他入迷,他会不顾草地的肮脏,而蹲着观察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久久舍不得起来。回去以后,他就会拿起笔来,将那个映在脑海里的场景画下来。
不过,这种想象力有时也会让他异想天开。有一天,他突然觉得人是可以像鸟儿那样飞翔的,这个想法弄得他非常激动。于是,中午趁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他爬上顶楼的窗口,朝院子里跳了下去。边跳边大声地喊:“我要飞起来了。”
当家人偱声赶到的时候,只看见他躺在地上,已经昏迷过去了。这次的飞行尝试带给托尔斯泰的是轻微脑震荡以及兄弟们的频频嘲笑。但他仍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
托尔斯泰还善于编各种谜语,喜欢朗诵。一次,父亲让他朗诵普希金的诗歌。他用清亮的童音声情并茂地表现了诗歌的柔美,父亲大为感动。从此以后,只要有客人来,父亲都会让他出来表演诗歌朗诵。
童年的时光很美好,但仍然会过去。很快地,托尔斯泰迎来了青年时期。1844年,托尔斯泰在喀山大学学习。他第一次接触到法国启蒙思想,从而引发了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思考。
思考的结果就是选择了退学。托尔斯泰回家后,就住在自家的庄园里,和平民生活在一起。他帮助农民耕种,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1851年,托尔斯泰为了逃避贵族身份,自愿去高加索服兵役。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以陆军中尉的头衔退伍。在结束军旅生活后,他又投入了田园生活。此时,他对农民被奴役的现状更为不满。因此,他继续进行农业改革,同时也开始创作《青年》。
1857年初,托尔斯泰开始了第一次出国旅游。他乘一辆邮车直奔华沙,然后乘火车抵达巴黎。
然而,在巴黎时,他目睹了一个人被推上断头台的恐怖场面。那个野蛮血腥的时刻让他无法平静。不久,他的足迹到了瑞士。在琉森镇,又有一件事情激怒了他。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托尔斯泰刚回到旅馆,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他走下楼一看,原来是个流浪的歌手正在饭店的阳台下弹琴,一些打扮华丽的贵族围坐在那里笑眯眯地欣赏。
流浪歌手唱了很久以后,举起帽子希望能得到几个赏钱。托尔斯泰弯下腰,将几枚银币放进他的帽子里,并礼貌地让出位置,让后面的人打赏。谁知道除了他,那些有钱的贵族们纷纷离开,居然没一个人掏出钱来。
那位流浪歌手看着帽子里的几枚银币,郁郁地摇着头,裹紧单薄的衣服准备离去。托尔斯泰激动地喊:“你等等。”歌手抬起头来说:“好心的老爷,有什么事情么?”托尔斯泰问:“你吃过晚餐了吗?”“怎么可能,如果填饱了肚皮,我怎么可能在这时候来到饭店弹琴呢?”
听到这话,托尔斯泰立刻拉着歌手到了餐厅,要了饭菜和香槟酒来款待他。这时,餐厅的人看着他和衣服破旧的歌手在一起,不由窃窃私语起来:“你瞧他,居然和下等人在一起。”托尔斯泰怒不可遏,认为这些贵族老爷们完全是群冷血动物。
这次旅行使托尔斯泰心情沉重,他看到了人世间的不公平,尤其是俄国广大农民的贫困、愚昧和落后,这更使他焦灼不安。他找不到出路,一回到雅斯纳雅·波良纳,他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
由于长期旅行,没有人打理的庄园已经荒芜不堪。托尔斯泰买来大片的树木栽种,将林地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土地上,他深深感到,只有这片土地才和他心心相通。在这段日子里,他一面创作小说,一面思考着农民的命运。
托尔斯泰觉得,假使普及了教育,就能帮助农民摆脱贫穷和愚昧。他开始筹备办理一个小型的学校。学校设置在他家住宅附近的厢房里,老师只有一个,即身为伯爵的托尔斯泰。这个消息传遍了雅斯纳雅·波良纳。不少农民都念着这个宅心仁厚的伯爵,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庄园。
开学后,托尔斯泰亲自给孩子们教学。从字母开始教起,那些原本只会玩耍的孩子,慢慢地学会了写字、作文、读书和演算不太复杂的四则运算题。
他还腾出一部分土地,让孩子们种些亚麻、豌豆、胡萝卜等。他还经常给孩子们上历史课,讲拿破仑如何从莫斯科逃走;克里米亚战争如何惨败……孩子们听得时而欢笑不已,时而愤怒地挥着小拳头。下课后,他又常常领孩子们去散步。孩子们围着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津津有味地予以回答。
1860年7月,托尔斯泰第二次出国。除了探望在国外疗养的长兄尼古拉以外,他还考察了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学校。一年后,他从国外回到庄园,继续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并出版了《雅斯纳雅·波良纳》教育杂志。后来,他又在附近农村办起了20余所学校。他所领导的学校,成了独一无二的教育实验所。
然而,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学校仍然夭折了。1861年废除农奴制诏书颁布后,托尔斯泰充任了农奴与农奴主之间土地争端的首批调停者。
有一次,托尔斯泰外出回来,发现自己的庄园被宪兵们翻得乱七八糟,水池被放空了水,土地被挖得坑坑洼洼。原来,有传闻说托尔斯泰在家里开设了印刷厂,这些宪兵是想来寻找秘密印刷工坊的蛛丝马迹。此后,作家不得不关闭学校,停止出版教育杂志。
这段办学经历开拓了托尔斯泰的眼界,安抚了他的内心。停止办学后,作家开始潜心研究历史和从事文学创作,企图在历史和道德的研究中找到解决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1863年至1869年,他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部花费了6年时间才完成的巨著一经出版,就轰动了文坛,以后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
托尔斯泰的一生都致力于“平民化”工作,生活俭朴,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但是他的平民化思想与贵族家庭的生活常发生矛盾冲突,连家人也无法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
1910年10月,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在又慢又冷的火车上不幸得了肺炎,在中途的阿斯达浦沃车站被人抬下了车。妻子索菲娅赶到他身边时,他已进入了昏迷状态。在弥留之际,他喃喃自语:“真理……我爱许多人。”1910年11月7日,这位兼超群才艺与高尚人格于一身的文学家与世长辞。
入选理由:
文豪曲折的人生故事。
阿离之言
作为享有世界级知名度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字艺术无疑属于“博大精深”的种类。别的不多说,就他创造了史诗体小说这一项壮举,足以让他在文学史上留下几个页码的痕迹了,这个创造还影响了不少后期的文人以及文艺青年们。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多达500人以上——就这一项,有几个人敢和托尔斯泰PK?
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远远不止一部《战争与和平》所表现出的文学价值,更在于他对心理学有那么一些小小的贡献。他洞察人的内心奥秘,在文学创作中空前地把握了心灵的辩证发展,对在外界影响下的心理嬗变过程有着细致地描写,并且深入人的潜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
如果我们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好的作家和一个好的心理学家,这还不够,他也算一个好的艺术研究人员。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囊括到了文学、艺术学、哲学、社会学……于是我们不得不膜拜这位资深的文艺研究专家。
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有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一书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是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
托尔斯泰是有勇气和探索精神的。他在《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中指责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能道出其剧作的某些艺术特点。这些论著都阐明了作者后期对艺术的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及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还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如此看来,文学批评的确可以让人成名,我们也可以多学习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类评论方式。
除了《战争与和平》,还有一部《复活》也是享有盛名的,它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文学界认为《复活》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为此,托尔斯泰遭到了政府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
输掉了官方资格,托尔斯泰却赢得了民意。就像平民选秀活动一般,他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
托尔斯泰的人生算是相当传奇了,可以说是一部蕴含各种精彩元素的小说。早期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起初他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
严肃地说,托尔斯泰的精彩正在于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带有每个人成长的共同特点,只是他的成长是积极向上,颇有建树的。因为他比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丰富的情感,思想更清晰,感情更奔放。
这位天才文学家以狂热的激情和无情的冷峻,对人类灵魂进行发掘,希望探索出一条人生的出路,发现世界的真谛,所以才能感悟出更多我们无法感悟的真理。
上一篇:心中自有桃花源
下一篇:捕蛇者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