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改诗
距离成都西南约100千米处,有一座古老的县城——眉山,苏轼就出生在这里。他自幼天资聪颖,父亲苏洵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对他的教育很是上心。苏家旁边有郁郁葱葱的树林,少年苏轼总是拿着书,到林子边上摇头晃脑地读。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
偶尔苏洵看到苏轼的文章,都要夸奖他:“子瞻,你的文章大有长进。”至亲好友也对他赞不绝口,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少年苏轼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一天他读完书,觉得天下诗书尽在掌握之中了,于是很是自得,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然后将对联贴在书斋门口。有位老翁路过,好奇地近前观看,见到苏轼如此自信,不禁摇了摇头。
过了两天,老翁手持一本书,叩响苏家大门。见到苏轼便恭恭敬敬地说:“听说小苏先生少年天才,我家中有古书一本,传说书里全是仓颉初造的字,很多人都看不懂,所以特来请教。”苏轼心想,即使古文字我也识得不少,这样一个乡下老翁,能出啥题呢?于是漫不经心接过书来,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
老翁见状,不动声色地向前,继续拱手,恭恭敬敬地说:“请先生赐教。”“先生”两字,激得苏轼尴尬非常。因为那时候只有解惑授业,先知先觉的人才能称为先生。苏轼无奈,告诉老翁说:“这本书很生僻,我学识尚浅,看不明白。”老翁听了,爽朗大笑说:“小苏公子,可你门上那副对联不是说你‘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呢?”说完,拿过书本,飘然而去。
苏轼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此后,苏轼一直在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通过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了第二年春季的科举,经过多年学习,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
考试开始了,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注定是决定苏轼命运的一场考试,考试结果公布:苏轼、苏辙都榜上有名。特别是苏轼获得了第二名。其实他本来应该得到第一的,但主考官欧阳修看到文章写得太出色,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他为了避嫌,就评了第二名。后来金榜贴出,欧阳修后悔莫及。笔试后是面试,题目是《春秋》,苏轼挥洒自如,拿了个第一名。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看他的文章时频频赞赏说:“读苏轼的文章,我不禁汗颜啊。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后来他又说:“现在有新秀出来了,像我这样的老人应当避开,让他出人头地。”还说:“三十年后,大家只记得苏轼,不记得我欧阳修也。”北宋一代宗师,文坛领袖欧阳修面对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都说“汗颜了”,这话的分量当然很重。这对苏轼是何等珍贵的无私的推崇。
少年成名的苏轼最早还很谦逊,听到欧阳修这样说,他觉得受之有愧,说:“欧阳修是值得我尊敬的前辈,比起他来,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后来,苏轼诗名满京都,到处都有崇拜他的粉丝,慢慢就有点自傲了。加上他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很受皇帝赏识,很快就升到翰林学士。
官拜翰林学士后,苏轼在宰相王安石门下任职。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洋溢。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王安石一直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对他也比较器重。那时候苏轼受到许多人追捧,自恃聪明,开始讥诮别人。
王安石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有一天,偶然谈到东坡的“坡”字,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所以可以说,坡就是土的皮。”苏轼取笑道:“按您老的说法,‘滑’字就是水之骨?”王安石接着说:“‘鲵’字有鱼有儿,合起来又是鱼子的意思。四匹马是驷,天和虫组合起来是蚕。古人造字,并非没有意义的。”苏轼拱手道:“‘鸠’字九鸟,你老是否知道可有典故?”王安石信以为真,欣然请教。苏轼得意地笑道:“《毛诗》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听完,觉得苏轼变得很轻薄,这样对他的学问会有不良的影响。刚好朝廷有职位变动,于是将苏轼贬到湖州当刺史。
苏轼在湖州三年,三年期满后,他回到京城。一次去拜访王安石的时候,正逢王安石有事,于是管家徐伦就引他在书房小坐等待。
徐伦走后,苏轼百无聊赖,四处打量。书房的四壁书橱都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没有其他东西。苏轼打开砚匣,看到一方端砚,小巧可爱。砚池内还残留余墨,大概是王安石之前放书写过什么。砚匣下压着一张纸笺,取出一看,墨迹宛然,写的是两句诗句。
苏轼心想,安石老了,当年我在京城当官的时候,他哪次诗文不是一挥而就,不假思索?想不到三年后,一首诗只写了两句,不曾终韵。苏轼拿起笺来,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真好笑,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是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可这诗句说西风起,就是秋天。那时梧叶飘黄,群芳零落,只有菊花开放。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苏轼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后,苏轼想,没和主人说就私下续了诗。要是王安石过来看到这诗,多不好看。要想把诗带走,又怕连累了管家。苏轼思前想后,觉得很不安,只好把诗稿再叠起来,仍将它压在砚匣之下。
没多久,王安石进了书房,看到诗稿,认出是苏轼笔迹,心下踌躇:苏轼这个人,虽然屡遭挫折,却还是这种轻浮的性子。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也罢,让他再磨一磨性子吧。而后,苏轼再度调职黄州。
苏轼在黄州与四川人陈季常成了好友,闲时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赋,很快就是一年。九九重阳那天,正是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的日子,苏轼突然想起:“有人曾送我菊花数种,就栽在后园。算来秋天应该开花,何不去赏玩一番?”恰好陈季常来访,苏轼便拉他同往后花园看菊。
走到菊花架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却全无一朵。惊得苏轼目瞪口呆,半天没有说话。陈季常问道:“子瞻见菊花落瓣,为何这样惊讶?”苏轼道:“你不知道,以前我以为菊花败时,只是花瓣萎缩,并不落瓣。去年我在王丞相府中,看他《咏菊》诗中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我以为他写错了,特地续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王丞相贬我至黄州,原来是让我看菊花!”接着他又叹道:“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丞相公报私仇。谁知他没有错,我倒错了。立志读遍世间书,还要看遍世间事啊!学海果然无涯!”
得此教训后,苏轼潜心向学,终成一代大家。
入选理由:
学海无涯,即使是天才也需要谦逊的向学精神。
阿离之言
我们心中的苏学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好文,诗、词、赋均是一流;他好字,书法为“苏、黄、米、蔡”之首;他做官,虽说经常被贬谪,但怎么也做过宰相,位极人臣;野史里还说他会吃,发明的东坡肉流传至今。乍一看,这个男人了不得,任何一个领域要混出头都不容易,偏偏他各行各业都做得头头是道。大概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吧。
但估计苏轼最遗憾的应是自己官做得不好吧。宋朝不像现代社会,分工明确,写文章的不管做官,要做也是小官,特殊领域如民生维持,有专业人士负责。在古代,做官第一件事是文章要写得漂亮。官做得好不好不打紧,文章做得难看,怎么做士林表率?所以宋时执掌朝政的全是大文豪大才子大学士。改革派的头子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保守派司马光写的是《资治通鉴》这个大部头史书。当然以苏轼的学识,靠向哪边都是个吃香人物,可是他偏不,就做个中立派。
党争中想保持中立不容易,很显然苏轼失败了,只好流放山野。很好,这个流放,流放出苏学士的人格魅力来。贬湖州通判,贬杭州通判,贬黄州团练,贬汝州团练。一路贬一路快活,贬去岭南,他就惦记着荔枝;贬去杭州,他还能造条苏堤,用来散步刚好;贬去黄州,他改善当地伙食。这个苏学士啊,好比一杂草,落在哪里就蓬勃生长。中国不缺文人,缺的是这种具有独特风骨的文人,雍容高贵,宠辱不惊,放旷通达。
苏轼的放旷通达还体现在他的自省上。大凡有点才华的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泯然众人是难以忍受的事情,所以看待事物和他人的眼光不免有点高高在上。
有个流传广泛的段子,说佛印和苏轼聊天,苏轼说:“我看你就像一坨狗屎。”佛印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苏轼大笑,说:“我是佛,你是狗屎,我比你高明。”佛印摇头不语。回去后,苏轼于夜深人静时猛地醒悟,心中有佛,看人是佛;心中满是狗屎,看人也是狗屎。第二天,他笑嘻嘻地找到佛印说,你这老家伙,又摆了我一道。
这段子充分说明,苏轼实在是个勇于嘲笑别人也勇于自嘲的人。其实世人都爱面子,麒麟皮下露马脚,当然是露别人的比较好,若是自己则要百般掩饰。苏轼之所以流芳千古,就因他不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苏学士,不认为他骂得别人,而别人骂不得他。他晓得自己和世间众生一样,都是平等的存在。
所以苏轼虽然爱卖点小聪明,却不会让人觉得可憎。但偶尔也有小聪明会出娄子,比如传说里他和王安石打对台戏。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输得口服心服。野史可信否撇去不说,我们也更愿意相信一个天才有点小弱点,比如不够谦虚,爱炫耀自己的博学。这就是我们心目中风流无双的苏学士,他多情、深情不滥情。贫穷叫人志短,他却愈加气长;流放叫人思乡,他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再没有这样一个文人了,如此矛盾而和谐,他是数百年来唯一的异数。
上一篇:老舍的爱情故事
下一篇:范仲淹断齑划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