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诗人》
在中国古代,最活跃的游客大多是诗人,当时是考试选拔制度,官员大都是兼职诗人,相当高比例的古诗,实际上是游记。
李白就酷爱吟游,出蜀之前就游遍了巴山蜀水。25岁只身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除了中年在长安供奉翰林两年半,其余的时间,几乎一直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前后历时27年。有人统计过李白的诗文,综其一生,他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
像李白这样旅行家,以盛唐时期的诗人最为显著。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几次出游,时间较长的一次历经汴水、苏州、太湖、杭州,后从吴越回家。也正是在出游的路上,他结识李白,建立了深情厚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位同孟浩然合称“王孟”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也没闲着,他奉帝命离开长安到凉州劳军,耗时几月,其间出差、旅游两不误,使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描绘永驻人间。
古人交通没有现在发达,因此他们的旅行方式也与现在不一样。古代诗人旅行大多爱骑驴,驴是诗人最佳旅行工具,像骑马,“一日看尽长安花”,比较俗。陆游诗:“身上衣裳杂酒尘,远游何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多么富有诗意啊!“苦吟派”诗人贾岛则有两次骑驴觅诗的经历——一次是初赴长安赶考,贾岛在驴上吟出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将“敲”字改为“推”字,不禁在驴背上吟哦起来,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想冲撞了京兆尹韩愈。韩愈对贾岛此举大加赞赏,最后二人并辔而归,共论诗道,流连累日,结为布衣之交。另一次也是在长安。时值深秋,落叶纷纷,贾岛骑驴慢行,触景生情,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又开始想下联,忽得“秋风吹渭水”,喜不自胜,不觉又一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仗,不过此次的京兆尹已非韩愈,而是刘栖楚,最后的结果是贾岛被关押一宿,次日早上方被放出。
现代人旅游大多坐中巴、高铁什么的,快得可谓没法说。而古代旅行,突出一个慢字。清朝算是效率甚高,八百里加急,一封信从北京特快专递到广州,也得好几天,而且驿马倒毙于途中不知多少?李白相当于铁道部长,说,提速吧,于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一向看不起杜甫做诗的苦哈哈,但老杜的马拉松也不含糊:“即从巴陕穿巫陕,便下襄阳向洛阳。”14个字跑掉一两千里路。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古人旅游好像只在环形跑道上溜达。顾炎武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年杜牧也没闲着,但总是围着扬州城跑圈儿。“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结果路没少跑,读书却多半稀松,“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检讨书上也说自己没干有益人民的正事儿。当然也有话可说,朝廷里乱糟糟的,咱才不淌那浑水儿。环形跑道上的诗人,大都苦闷。杜甫说“北极朝廷终不改”,可那段时间也正是他最苦闷的时候,虽然围着皇帝转,但顶多是颗冥王星,远了去了。还有文天祥,转战抗元的岁月,做诗说自已的心就像指北针,永远向着朝廷,真是比黄连还苦。
(编辑 何文)
上一篇:吐蕃诗人“明悉猎”
下一篇:吟诵,让学习古诗文成为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