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 牡丹 经典》
太平盛世的春节,许多人物质丰盈,且随时都可自娱自乐,瞬间化身自媒体和网红。部分达人加入神仙预备梯队,腾云驾雾,或跨国过境、逍遥快活,或煮茶北岳、种豆南山。健康排行榜前列的水果堆在家里乏人问津,春节晚会逐渐成了过年的新衣。不少人心浮气躁,身心“弹簧”也因慵懒变成“钢丝”,假期大多盯手机、玩小程序,忙着叙旧迎新搭人脉,有时连红包也忘了抢。儿时的年味渐行渐远,淡得几乎忘却,甚至不老金曲《难忘今宵》也难以带出往日的激情。
不料,2018年正月初一至初三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突然闪出一匹黑马——大型诗词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一时间点亮了亿万人的双眼,以至于众人合唱“今夜无人入眠”。
近几年,我国电视中传统文化类节目一波一波,持续不断。新鲜出炉的《经典咏流传》以现代流行音乐作经典诗词伴侣,一时赢得万众瞩目,好评不断,后来居上,挺立潮头。甚至在网络上力压春晚,持续刷屏。趁着闲暇,摇着手机,我看完了三期16首诗词的演唱。
作为新时代中国电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节目,央视1套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在时空选择、国际化策划、时尚化手法、破局与创新效果诸方面,几乎没有悬念地赢得洛阳纸贵。演出现场,主持人提要、舞美造势、传唱人表演、观众亮灯、鉴赏团评点等,效果都出乎意料的好。有人誉其为超出想象,替全国电视台树立了一个示范;有人称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一张有声名片。的确,成功者自有其因。用央视的广告语解密:《经典咏流传》将部分古诗词和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节目的亮点之一在于今人将现代汉语与古文结合,创作歌词,让古人智慧闪耀的同时,又加入了当代的哲思。应该承认,《经典咏流传》作为泱泱大国的第一档诗词文化节目,用现代方式给观众带来传统文化的感动,谋求传统文化与当代读者交流,与外来文化沟通。如四国音乐家用中英文演唱的完整的唐诗《登鹳雀楼》,就让人大开眼界。资料披露,央视还准备把这档节目做成全民传唱经典的一种文化导引行为。这立意不可不谓高大精准。且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人物和故事极具家国情怀、价值引领,也容易让传统经典再次成为当下的流行。初心可嘉,功莫大焉。
以一个晚上的传播就超过前300年接受量的清代袁枚《苔》诗为例。“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本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口语、白话、诙谐、率真,20个字如此畅晓、平实、白描,尽显出大文豪炼如不炼的“性灵”本领,使人一下子就联想到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诗中“青春”本意就是青苔,“牡丹”则历来代表大富贵。所以,在末句生发励志之意后,鉴赏者引申出青春芳华和向上情怀,编导者着力挖掘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说实话,当《苔》诗出现在节目的刹那间,我脑海里浮现出故乡盛传的一副对联。其故事是,杜甫好友、诗书画三绝的广文馆博士郑虔被贬台州司户参军后,曾设馆授徒,但当时“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人文闭塞,学生受教困难。郑先生负气出走,学生锲而不舍追随,最后在一个小山村里,由先生考对联的方式,决定去留。当先生吟出上联“石压笋斜出”,学生中即有人接出下联“谷阴花后开”。自然,广文先生留在了台州,台州教育从此启蒙,村子也遂以“留贤”命名。这对联与《苔》诗可谓异曲同工、千古共义。
不过,兴奋之余,深思之后,总觉得整台节目稍偏于经典之形,尚不及《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注重经典之心,来得纯粹、清爽、演绎到位。我私心以为,如果创作方法和编排艺术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话,这档节目的中国梦可能更加圆满。故班门弄斧,略陈陋见。
首先,引用鉴赏团成员的话说:“这里的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人生,都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接,无论承载的是辉煌还是失落,都变成无以复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但很遗憾,这里所说的背后故事多数属于传唱人,客观上不可避免地造成喧宾夺主。例如,奥运冠军孙扬,香港娱乐圈大腕汪明荃和罗家英,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88岁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盖过了经典作品本身的故事。而且多首经典作品在演绎中,有意无意地被引导、放大到传唱人的故事上。
其次,经典作品的界定标准需要统一,演绎方式值得推敲。如对经典诗词语句任意加减改编,在前面、中间、后面移植上现代词语,拉郎配似的揉合成流行歌曲的做法,肢解了原著,曲解了原意。这种对经典作品动手术、掐头去尾、割裂原作、异化编辑的“咏流传”,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曾记否,我国戏剧舞台上,曾把历史英雄曹操演变成了奸人。由于戏剧、电视普及力度十分强大,极易以讹传讹、误导后人,以至于今天众多百姓对曹操还是这样的看法。如果经典诗词也被这样处理的话,那么历史覆辙会不会重蹈?流传下来的还是经典原著吗?
另外,舞台上伴奏乐器“丰富”“时尚”,新老、中外、长幼参与者才情横溢,诗词内容难免被歌曲、器乐、演员的表演形式所掩盖、冲淡,诗词的韵味和意境难免跑调、走味。观众坠入五彩缤纷、耳目迷离的综艺大观中,连作品本来面貌都模模糊糊、张冠李戴,不知经典在哪个云深处,经典又怎能真正流传?当然,编导主观上是为了体现“咏流传”,但太强的现代感、表演化、综艺性,反而让经典的厚重多有缺失,使观众陶醉表演,忘记经典。
再者,古典诗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且前人自有前人之唱法。据我所知,我国经典诗词研究前辈如吴梅、唐圭璋、施蜇存、万云骏、华钟彦等,均有师承有序的精彩唱法,这些唱法亦已传授给学生,如钟振振等。现在节目所选的当代流行曲谱,虽然本意应该是基于中国古典诗词因可唱而诞生、借可唱而流传的本来面貌,但在客观效果上,却丢失了传统唱法的原汁原味,黯淡、甚至消退了经典本身的许多光芒。尤其对师承有序的现代唱法选择忘却和抛弃,很有可能造成古法吟唱的断层和永远失传。要知道,那也是珍贵的经典啊,怎不令人惋惜。如果节目能把这些吟唱方法介绍和演示出来,则经典传唱才能真正“咏”流传。否则,只是断代的咏、隔代的传。况且,现场演示的部分现代传唱流于浅薄,失却了经典之高雅,大煞风景。虽然有的曲子的确好听,很鼓舞人,但这样偏偏更容易误导观众。
另外,鉴赏人的解读多在经典外围转悠,有时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泛泛而谈,缺少对经典本身字词句的诠释、典故运用的品味、诗意词境的点化、写作背景的解说、现实意义的阐发,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说得极端些,这套节目是借经典之名传现代演唱,且下足了功夫,而对经典内涵的传承得过且过、浅尝辄止。甚至是编导匠心独具、表演炉火纯青的一场文艺“演出”。只不过整个节目披了另一件时尚的新衣,换了个娱乐玩法。
经典作品该如何流传?学者们一直在不懈努力。我以为,经典之传承必须首先尊重经典,敬畏前人。若用现代曲子歌咏古代经典,前提要有灵魂触动、由心而生,吟唱要神形兼备。否则,也是对前人的大不敬,是对经典的亵渎。说句玩笑话,像现在央视这样演下去,即使前人无语,我们不用付版权费,作品不失传,其经典真身也很快会变成化身。
至于谷建芬老师谱曲的50首《新学堂歌》,由于基本保留了经典诗词的意境,又吻合了时代的韵律,好听易唱,因此,得到普遍认可,是影响好、传播广、大成功的范本。我的故乡有一首流传千古的禅诗“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传承经典欲避免缘木求鱼、泥牛入海之虚空,而得到羚羊挂角、香象渡河之真意,唯有在经典内用功。“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同样,也以《苔》作喻:《经典咏流传》节目尽管阳光灿烂、春风和熙,但目前仍属“苔花”。前三期能够流传的恐怕也就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登鹳雀楼》《苔》《枉凝眉》《将进酒》等少数几首。因此,需要假以时日完善和提高,以期真正演变为牡丹。我相信,有“行业领域最顶级的一批团队参与节目”,国色天香的盛开一定指日可待。如果可能,建议这档节目改用“经典咏叹调”命名,这样更契合音乐节目原义。因为“咏流传”是主观意愿,所选的经典作品却是客观性存在,并不以“一众唱作歌手”的意志、喜好为转移。现在的节目,热闹是热闹,好看也好看,而且凭借声光电科技抢眼球,十分煽情,但鲜衣怒马总难持久。
当我还在手机上写这篇小文时,虹桥新天地早已是一片灯海,“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元宵灯会正在上演。窗外,小区庭院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啊,又到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踏春季节。信息传来,明天开始,每周六的央视综合频道将继续播出《经典咏流传》第N期。我平居静虑,仿佛听到了经典诗词春天的脚步声,铿锵有力,渐行渐近。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新时代,更好地享受前人馈赠的诗词之真善美,虔诚地敬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无比感动。
上一篇:苏轼超然的审美和潇洒的人生
下一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