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王弼
简介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玄学贵无论的创始者之一。
人物小记
王弼在少年时就“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虽然年纪不大,却已为《老子》作注。当时的大学问家,正始玄学的领袖何晏,比王弼大近40岁,也曾为《老子》作注,听说王弼已为《老子》作注,大为惊奇,乃亲至王弼处。相见之后,何晏见王弼注文,自觉精奇无比,大为叹服。由此两人竟成为忘年之交,共同创立了魏晋玄学派。在何晏的推荐下,王弼被任命为尚书郎。
主要思想
王弼在关于“以无为本”的理论中,强调“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认为,作为万物之宗的“无”,不能独立自明,必须通过“有”,从天地万物的存在上去明了,“无”是万物的“所由之宗”。
王弼强调万物存在的统一根据,认为此根据表现在万物之中,只有通过万物才能把握它。这种理论在思维上有相当的深度和意义。但是,他把这统一根据归结为“无”,而且又把它夸大为一个不随万有变动的绝对的根据。他说:“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王弼很强调“无”的“自然无为”,他认为万物都表现为一种必然性,即所谓“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王弼的这些思想对以后宋明理学有相当的影响。
王弼的《易》学,一反两汉象数之学,而提倡领会玄旨的义理之学。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了“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的解《易》方法。特别强调“得意”的重要,认为:“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
王弼提出的“得意忘象”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是一种摈斥象数之学“存象忘意”的新的解《易》方法,也是王弼建立“以无为本”理论体系所依赖的根本方法,具有普遍的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王弼曾明确声称:“无”“不可以训”,“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是道不可体,故但志慕而已。”他认为,作为万物之本的“无”,无言无象,如果只停留在言象上,不可能达到对“无”的认识和把握。王弼认为,“无”不能自明,必须通过天地万物才能了解,从方法论来讲,也就是“意以象尽”,“寻象以观意”的意思。而之所以能以象观意,那是因为“有生于无”,“象生于意”。因此,从“以无为本”的理论讲,必然得出“忘象得意”的结论,也必须运用“忘象以求其意”的方法去把握“无”。王弼这一方法论,包含通过现象探求本质的合理因素。但由于过分强调“得意在忘象”,片面夸大“立言垂教”,而“弊至于凐”,进而认为,圣人“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从而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得意忘象”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对玄学贵无理论的建立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时佛教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王安石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下一篇:王玄览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