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
昔有晋朝道安法师,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
——良贲《仁王经疏》
简介
道安(公元312~385年),本无宗的代表人物,俗姓位,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东晋时杰出佛教学者。
人物小记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当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时,他曾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此一人指的正是一代高僧道安大师。
道安本姓卫,他自幼聪敏,十二岁出家,后追随佛图澄为师,甚受佛图澄的赏识。因北方战乱,道安南下襄阳,并在此居住了十五载。后来,道安来到长安,生活七年后辞世。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自汉以来,佛学有两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道安实为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家之一;他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他的弟子甚多,遍布南北,慧远、慧持等名僧皆出其门下。道安是当时译经的主持者,在他的监译下,译出了《四阿含》、《阿毗昙》等经共百余万言。他对以前的译本做了校订和整理工作,并编出目录。其提出的翻译文体问题和“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原则,对后世影响颇大。他博学多识,以才辩文学著称,文章为当世文人所重。
道安重视般若学,一生研讲此系经典最多,同时重视戒律,搜求戒本至勤,又注意禅法,对安世高所译禅籍注释甚多。由于道安综合整理了前代般若、禅法、戒律等系佛学,遂使原本零散的佛学思想,得以较完整的面目呈现于世,因此,道安大师被视为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又因道安大师出生时手臂多长一块皮肉(皮手钏),时人即称之为“印手菩萨”。
主要思想
“五失本,三不易”:即是有五种失原本之义并三种之不容易者。“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远,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蒋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道安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本无论”。道安认为,世界于空、无等自然状态经由元气变化而成,故称本无,而不可称万有可自空、无中产生。道安的本无思想,只是把无看作无形无象的状态,并非把无看作完全的空无。道安并不否认外物存在的观点,道安的“本无论”也不是专论宇宙观,主要还是佛教的修行法。道安还认为,研究般若经典不能单用“考文、察句”的方法,而要披开繁复的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上一篇:贾谊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下一篇:邵雍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