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属,才能得人心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南怀瑾先生将这段话翻译为:季康子问:“当政的人怎么做才能受到百姓的尊重而忠于他,并能为忠于他而相互勉励?”孔子回答他:“用庄重的态度真心接近百姓就能受到百姓的尊敬;力行孝道,慈爱百姓,就能获得百姓的忠心;提拔重用好人,真心帮助教育能力差或者在某些方面不懂的人,百姓就会相互劝勉拥护你。”
南先生认为,季康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在为季氏一家寻找政治出路。而孔子当然是明白季康子的用意和野心的,所以,他就巧妙地利用季康子内心的不安与企图,引导他、教育他要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以德服众。他告诉季康子,要使百姓尊敬你、忠于你,你必须从内心尊重百姓,以庄重的态度接近百姓,行大孝于天下(包括忠于国君),像父母兄长爱其子弟一样爱护百姓,提拔重用好人,对能力差或者对某些方面不懂的人,诚心实意地帮助教育,百姓就会真心爱戴你而相互劝勉拥护你。
我们不难发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就必须深得人心,而要俘获人心,就须得了解下属,甚至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尽管一切以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下属的个人利益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了解下属:了解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气度,等等,才能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他们的个人利益,才能获得他们的尊重、服从,总而言之,才能获得人心。这也正是南先生在品读季康子和孔子的对话时所要告诉领导者的一个道理。
那么,作为领导者,要了解下属,究竟要了解他们什么呢?对此,南先生在谈论领导艺术的时候,提出了三点。
一是要了解下属的愿望。一位知名企业家曾说:“假如说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特殊天赋的话,那就是感受他人目的的能力。领导者只有凭借了解下属、倾听他们、读懂他们、采纳他们的建议,才能够说得出下属的感觉,能够站在他们面前信心十足地说:‘这就是我所听到的你的愿望,这就是你的需求与抱负,只要你跟着我朝着正确方向走,这一切就都能在我们共同目标的实施中获得实现。’”显而易见,要了解下属,获得人心,了解他们的愿望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要了解下属的个性。南先生反复强调,识人难,识人如辨物。因此要真正识别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外表,更要带着一双充满识人智慧的双眼去了解他的个性,透过他的个性看他的内在品质,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是石还是玉,就有了分晓。
三是要了解下属的气度。南先生认为,一个人胸襟开阔的人,对人就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而一个胸襟狭窄、气度小的人,则可能会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要么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就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可见,气度像一面镜子,能映现出一个人的许多,诸如品行、为人处世的器量、待人接物的胸襟,等等。因此,要了解下属,以达到得人心的目标,还需要了解下属的气度。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领导,如若想了解下属,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就应该主动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甚至了解他们的一切,关心他们的一切。这样一来,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深得人心。如此,不就能实现有效而又长远的领导了吗?
上一篇:器量决定命运
下一篇:高调做事,低调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