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要平凡,目标要高远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伟大的价值,在于知崇礼卑。所谓“知崇”就是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所谓“礼卑”,就是起步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空想主义和幻想主义者。这样的人时常幻想“一夜成名”和“一步登天”,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无时无刻不期盼自己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获得他们那样的辉煌,却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别人艰苦奋斗的一面。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也总是表现得非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不愿付出,却迫切地希望取得好成绩。这是非常矛盾的,但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据此来看,南怀瑾先生的“起步要平凡,目标要高远”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便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凸显自己生命的价值,要有崇高的理想,更要有源源不断的微小的“跬步”。
荀子在《劝学》中意味深长地劝解求学的人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南怀瑾先生的“知崇礼卑”的道理和“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的道理是一致的。能“知崇”,才有“高远的目标”,能“礼卑”,才能做到“积跬步”、“积小流”。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和“千里之行”就是南怀瑾先生所说的“高远目标”得以实现后所处的状态。
生活中,要实现“高远的目标”,我们就应该像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做到“起步平凡”。而不是做一个好高骛远的人,或者单纯的幻想主义者,只说不做,或者只是急功近利地想走捷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小处、细处着手、出发,做到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不断积累实现高远目标的基础——经验、实力和信心。这也正是南怀瑾先生的“知崇礼卑”观点的背后深意。而一个人若是能够起步平凡,志存高远,也便有了不甘流于庸俗的品性,也便能虚心上进;在实现高远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多一些希望和毅力,多一些坚持和勇气。
对此,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更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个小男孩在电视上看见大力士举重,便非常崇拜。他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个大力士。可是,家里没有杠铃,也买不起杠铃。
有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一头非常结实的牛,他想,既然没有杠铃,有一头壮实的牛,也是好的。于是,小男孩就回家告诉父亲自己的想法。父亲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答应了他。
这天,父亲真的给小男孩买了头牛,可是小男孩却非常失望,因为他眼前的牛是头小牛犊。父亲见他不高兴,便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儿子,你好好照顾这头小牛,并且从现在开始每天把它举起来一次。只要你坚持这么做下去,你一定会得到惊喜的。”小男孩点了点头,并且坚持照父亲说的去做。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牛犊在小男孩的悉心照料下也渐渐地长大了。小男孩自己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健壮和结实了,他的力气也在不断地增大。
在小男孩十七岁这天,当着众人的面,他成功地举起了一头非常结实的牛,深得大家的夸奖和称赞。
这就是由“平凡的起步”实现“高远的目标”的典型例子。如果小男孩只是一味地想着要当大力士,却没有从举起小牛犊的这一小目标着手,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的大力士梦想始终都只会是萦绕在脑海的幻想,实现不了。这也就再一次深刻地证明了南怀瑾先生的“知崇礼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达到某种理想的目标,都应该做到“知崇礼卑”,志当存高远,同时能够从细微之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干起,不断夯实基础,和小男孩举牛犊一样。这样久而久之,成功还会远吗?还用担心安身立命无法实现吗?
上一篇:幸福无关贫富,金钱不应成为罪过
下一篇:好死与赖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