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
在谈论通过一个人的个性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南怀瑾先生借鉴了苟说的《申鉴》,分析其中的“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的时候指出,那种有口才的人,则常犯话多的毛病,言多必失,所以多言是要不得的。
南先生在分析《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的时候,言简意赅地告诉人们:少说话。在南先生看来,多言是个祸患,言多必失。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古往今来,很多人错就错在话太多,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下面两个事例就论证了南先生关于“少说话”观点的正确性。
众所周知,明代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牧童,给有钱人家做过工,为了不挨饿受冻,还曾一度被迫出家当过和尚。尽管如此,朱元璋却是胸有大志,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年少时一位和他要好的穷伙伴进京求见。其实,朱元璋很想见见老朋友,可又怕他在众人面前讲自己过去不光彩的事。经过一番犹豫,朱元璋还是叫人传唤他进来了。那位老朋友一进大殿,立即行大礼,跪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承蒙皇上当年恩宠,所以草民才能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到他这样说,非常高兴,这让他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时光,心里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这位老朋友让朱元璋想起了年少时苦中作乐的美好时光,于是立即重赏他。
这位老朋友受赏的消息一传出,另一个当年一起放牛的伙伴也进京求见朱元璋。他还是和当年一样,叽里呱啦讲个不停。并且,他生怕朱元璋记不起自己,竟然毫不避讳而又绘声绘色地在金殿上问道:“牛娃子,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俩在一起给人家放牛……”
这时候,朱元璋皱起了眉头,于是咳嗽了两声以示暗示,结果他的这位老朋友不仅没有领会他的意思,而且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结果,豆子还没煮熟,大家就开始抢着吃,混乱之中,罐子被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当时就跟疯了一样,从地上抓起豆子就往嘴里塞,不料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立即找来一把青菜,让你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吞进了肚里。”
听到这些,文武百官们都笑了。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一怒之下,他喝令左右道:“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给我斩了!”
第二位朋友自以为说得越多,朱元璋就越能想起他来,就会给他重赏,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原因在于这位朋友不会说话,并且不懂言多必失的道理,导致惹上杀身之祸。
事实告诉我们,会说话的人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升官发财,逆转命运;而不会说话的人却可能因为言语不当或者说得太多而遭受灭顶之灾。这足以说明说话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侃侃而谈不见得就能谈笑风生,妙趣横生,让人钦佩;相反,可能会惹祸上身,遭遇不该有的灾难。因此,在社交场合中,言多必失。要在交际中如鱼得水,不仅要会说话,还要如南先生所告诫我们的一样:少说话。古往今来,因为话多误事的事例不在少数,同时,因为适当地缄默而成就自我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范雎就是这样一个懂得“少说话”的人,他也因为自己的“少说话”和适时地说话而得到秦昭王的重视,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举荐,范雎深得秦昭王的赏识。但是当秦昭王向他请教治国之策的时候,第一次、第二次他都不说话,这让推荐他的人非常难堪。几经询问,范雎才说:“我提出来的计划,如果被采纳,是可以使秦国称霸天下,国富民强的。可是秦昭王每次都心不在焉,根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
后来,推荐的人便向秦王说明这个原因。第三次见面的时候,秦昭王摒退左右群臣,专门接待范雎,虚心求教。这时候,范雎讲出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策略。范雎既言之有理,又言简意赅的一番话,让秦昭王恍然大悟,非常感动,于是立即封他为宰相。
范雎之所以能当上宰相,与他会说话有莫大的关系,更与他少说话有密切的关系。若是他一开始便毫无避讳地在群臣中高谈阔论,那么,他的建议未必会被秦昭王采纳,很可能变成一听即过的废话。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少说话,说对话”,是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谨记南先生的教诲——少说话。南先生的这条说话准则,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归纳与传承,更是对我们为人处世时所要秉承的方式方法的忠告。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如若想圆滑处世,避免祸患由唇舌衍生,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成就,就要首先做一个少说话,会说话的人。
上一篇:思考死的意义,收获生的彻悟
下一篇:繁华过后总是空,洗尽铅华方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