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赋的人喜欢模仿前人作品,所谓“踵事增华”,也算文学史上一个明显的创作现象,尤其唐宋以后科举考赋,闱场同题情形尤为突出,于是由模仿以补续并超胜前人,也成为赋坛斗技的常态。早在汉人作赋时,这种现象已有所呈示,最典型的作家是扬雄。据《汉书·扬雄传》存录雄自叙谓:“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尝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名曰《反离骚》。”又本传“赞曰”称:“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可见扬雄仿相如为“四赋”(《甘泉》《长杨》《河东》《校猎》)与仿屈原作《反离骚》,既仿其本,又驰骋其意与词。同样,陶渊明写《闲情赋》,于赋序亦谓“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检逸赋》……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是补续,也是自为。这种以模仿前人写赋并补益其词意者甚多,兹举两则纪事为例。
一则是南朝张融写《海赋》故事。《南齐书·张融传》记载:融“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文辞诡激,独与众异。后还京师,以示镇国将军顾恺之,恺之曰:‘卿此赋实超玄虚,但恨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曰:‘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此四句,后所足也。”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此赋实超玄虚”语指西晋时木华(字玄虚)曾作史上第一篇状写大海的完整赋章,所言的“超”指超过前者,但前提是对前赋的模仿。比较两篇《海赋》,木赋首述大海之形成,并广大其象,谦卑其意,以层层比喻,夸张形容,借助神话传说,虚构异国幻境,后世评说“文甚隽丽,足继前良”(《文选》李善注引傅亮《文章志》)、“奥博详实,极赋家之能事”(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张赋层次清整,先绘饰大海声势,继描述海中奇鱼,又形容海上美景,再束以想象与玄理,以海上神山之景,状神奇之象以喻流心物外而“化静自清”的境界。这也牵涉到第二点,即两赋皆以“奥博详实”为赋,自隶于魏晋时代征实之文风,然何以顾恺之谓其“超玄虚”的同时,又责其“不道盐”之失,而张氏复补足“漉沙构白”四句以应对,这又说明赋家模仿前贤又欲超越的写作心态,落实到物态描写方面,也常是具体而微的。
另一则是南宋人孙因模仿柳宗元《晋问》而成赋体文《越问》的本事。孙因是浙江慈溪人,《宋元学案补遗》有传。据其《越问序》所载,一是“借楚辞体而去其羌谇蹇咤之声,仿《晋问》意而削其佶屈聱牙之制”,这说明此赋模仿《晋问》却能变其体而更其制。一是言此赋在“王公(十朋)作赋后五十七,自句章徙余姚”时作,并指出王十朋“会稽三赋”之《会稽风俗赋》(另两篇是《蓬莱阁赋》《民事堂赋》)有三遗恨,即“止及(会稽)境内山川”,未能旁及古之越境;“杂举夫秔秫桑蚕”,而未及越地特产的“金锡”“竹箭”等;又对鱼盐之利未能详述,有举小而遗大的弊病。所以对照王赋,孙赋辟有“驻跸”(叙宋高宗逃难驻绍兴)、“良牧”(歌颂“帅宪新安汪公”即汪纲的政绩)、“封疆”“金锡”“竹箭”“鱼盐”“舟楫”“越酿”“越茶”等专章描述,多增地方事物风俗,以补王赋之阙。有趣的是,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是仿柳宗元《晋问》而作,孙因的《越问》是仿柳、王两篇而为,堪称再仿之作,所以他强调的于柳赋“更其制”与于王赋“补其遗”,是再仿后的“超前”创作,尽管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孙赋则铺述各种互不连续的事物,散漫无归,故虽颇有文采,就命意、谋篇说,则远逊于《晋问》与《会稽风俗赋》”,然其主创意图的超越,则显而易见。
上举两事,仅举隅之见,类似情况在赋创作或赋家自述中常见。比如李白创制《大鹏》与《大猎》二赋,明明效仿汉人,却偏要在自己的赋序中对汉晋前贤或“鄙心陋之”,或谓“龌龊之甚”,虽有偏颇,却内涵了赋家“超”的意识。于是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常见现象,诗人好追慕前贤,比如视诗、骚(或“风骚”)为终极追求,即如陶渊明的诗作,后代诗论评述唐宋名家,也只说王维学陶如何,韦应物得陶几许,孟浩然习陶所成,苏东坡仿陶最肖云云,鲜有超越的期许,杜甫诗在宋以后的地位亦然。赋家则不然,其仿前而超胜的创作现象之普遍,宜有赋“体”的因素,试举其要,聊述三端:
一曰“物”,即前人如陆机《文赋》所言“赋体物而浏亮”,换言之,就是赋体书写多物态的呈现。我曾在《从京都赋到田园诗——对诗赋文学创作传统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一文中对以漢代出现的京都赋与晋宋兴起的田园诗进行比较研究,在试图说明公元初近五个世纪文学变迁之主流时,也分析了诗与赋“体”的差异,其中如与田园诗表现于田野之景、农耕之乐、隐逸之趣、景候之序、自适之情不相同者,在于京都赋更多地描写城市建设、宗教礼仪、商业贸易、物产风俗、游艺表演等。其中“物态”书写,更接近于赋体的特征。由于物质文明的进化,使“物以赋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的创作也就天生地具备了进化与超胜的质性。略述其要,又包括事物的发展,如刘邵《赵都赋》叙述“珍玩服物,则昆山美玉,玄珠曲环,轻绡启缯,织纩绨纨。其器用良马,则六弓四弩,绿沉黄间,堂嵠鱼肠,丁零角端”,写一都之物产,意在超越前人的观物视阈。这种事物的发展,又常通过两方面在赋中呈示。一是外物的引进,尤其表现于古代王庭朝贡体系的贡物描写。如班固《西都赋》写外邦贡物:“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对此,《文选》李善注:“《汉书》宣帝诏:九真献奇兽。晋灼《汉书注》曰:驹形、麟色、牛角。又《武帝纪》曰: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又曰:黄支自三万里贡生犀。又曰:条支国临西海,有大鸟卵如瓮。”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汉和帝时甘英出行西域,经安息、条支直抵波斯湾,所见“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使具珍怪”。可知赋中所写,皆有史可证的新鲜事物。二是技术的发展,促进赋中物象的趋新。例如明清时代对外贸易的扩大,一些新事物、新素材进入赋家笔下,出现了一大批诸如“眼镜”“自鸣钟”“电报”等新题材的咏物赋。如晚清学者章桂馨(光绪三十年进士)的《电报赋》描述与赞美电报科技之“关山咫尺”的“夺天工之巧”,以及“一刻千程,纵声万里”之妙,也是前人赋写物态不可能及的。
二曰“京”,即以京都赋为中心的体物大篇之创制,也内涵了赋体适宜城市文学表现的特征。《四库全书总目》于“地理类”提要云“首宫殿疏,尊宸居也”,而宫殿所在乃京都,或称“京师”,班固《白虎通》释“京师”谓“京,大也;师,众也。天子所居,故以大众言之”。联系到萧统编《文选》择“体裁”与“题材”时采取“首赋”与“首京都”(以班固《两都赋》居首),既是对以京都为中心的大一统文化的认同,也是与赋体切合城市文学之描写,尤其是擅长京都书写的特色。以汉代为例,汉赋就是“众大之词”,是对国家整体形象的文学化写照,其宗旨在班固、张衡京都赋中所说的“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西都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东京赋》)的华夏中心论与万邦协和观。这其中的“物态”与“德教”,奠定了后世辞赋(尤其是体物大赋)创作由“观物”到“观德”的书写模式。这也构成了历代京殿赋的不断摹写与仿制。但是在模仿过程中,赋家又无不表现出一种“一代胜过一代”的超胜思想。这又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中人物的超胜。比如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假托人物,“子虚”“乌有”“亡是公”代表楚、齐之地与天子之都,并以“亡是公”压倒“子虚”“乌有”,影写的是汉初由藩国盛到宫廷强的政治变迁,也奠定了大赋崇当世圣王的思想基础。又如扬雄《长杨赋》写天子游猎,也采用先述“汉三帝”(高祖、文帝、武帝)再写“今上”(成帝),即“今朝廷纯仁”一节描写,如果说扬雄赋还寄有一定的讽意,则其创作模式到东汉京都赋(班固与张衡的作品),颂当世圣王之意,已非常明显。二是赋家摹写的主观超胜意图,也成为历代京都赋书写的一大思想传统。这一点在左思写《三都赋》以汉代京都赋为鹄的之批评已肇其端:“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于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三都赋序》)继此,如唐人李华作《含元殿赋》,序称“陋百王之制度,出群子之胸臆。非敢厚自夸耀,以希名誉。欲使后之观者,知圣代有颂德之臣”;宋人杨侃作《皇畿赋》,序称“大宋畿甸之美,政化之始”;元人黄文仲作《大都赋》,开篇即云“窃惟大元之盛,两汉万不及也”,掩压前朝,一脉相承。这种创作心态落实到“体”,实与赋文擅长描绘都市文明并喻示社会进步切切相关。
三曰“反”,这又包括赋作的模仿性以及赋家的逆向思维。赋的赓续也有类诗的,如“和赋”与“和诗”。和赋有“和圣制”,如唐太宗作《小山赋》徐充容赓和,有“侪友自相和”,如高适和李邕《鹘赋》、苏辙和兄轼《沈香山子赋》等,还有后代同题赓和且次韵的,如“宋吕纲《浊醪有妙理赋》次东坡韵;明祈顺、舒芬、唐龙诸人《白鹿洞赋》次朱子韵”(王芑孙《讀赋卮言·和赋例》)。这类赓续只有模仿,没有强烈的超胜意图,故在赋创作中有类似“和赋”的一种体裁“反”,则着意持续而超越。赋之“反”体,肇自扬雄《反离骚》,继续者有皮日休《反招魂》、赵秉文《反小山赋》、徐祯卿《反反骚》、尤侗《反招魂》、汪琬《反招隐》等。读扬雄《反骚》,一则读骚感于史事,表现出对屈原尊崇、同情以至哀怨的心理,一则借史事与旧文以抒发牢愁,貌似拟作,实多创思。也正因此中寄寓了“反”(以反彰正)的逆向思维,所以后世评价亦迥异。如朱熹评扬雄谓“屈原之罪人”、“《离骚》之谗贼”(《楚辞集注》),李贽则认为“《离骚》,离忧也;《反骚》,反其辞,亦其忧也,正为屈子翻愁结耳”,其作“痛原转加,而哭世转剧”(《焚书》卷五《读史·反骚》)。“反”体在赋域的创作实践,自与赋体的补续与超越潜符默契。
观历代赋家创作(尤其是体物大赋),其超胜的主观意图,常建立在贬抑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这是骨子里的“文人相轻”,还是反映时代的进步?个中理趣,亦可商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赋梦与梦赋
下一篇:道教的仙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