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是一种诀窍
季先生语录:
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中,这是一种笨方法,纵然不是人见人爱的方法,但是却是历来为人们所采取并且推崇的古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许多人认为,将来人们无须再用那些死方法、笨方法去学习了,可以选择更为灵活的、简便的、快速的方法去学习。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若要有个好坏之分,那笨方法与灵活的方法未必就能分出个决然的胜负来。拿找资料来说,现如今互联网铸就了信息时代,人们只要一上网,在百度或谷歌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许多资料,除此之外,各大电子图书馆、期刊网等,无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对比徒手去图书馆翻阅文献、报纸杂志来说,这样的方式是更为便捷、迅速的。但是,还应当看到,这样得来的资料,很多时候会有讹误。况且,随着网络流行语的盛行,许多资料,特别是古代的经典资料,饶有篡改的痕迹,这样一来,要求真求实,还是笨方法更可靠。
所以说,笨方法未必就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这个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更应当看到,于匆忙中放慢脚步,脚踏实地地去查证、去搜集资料,才能有“不折不扣”的收获,否则,落下笑柄不说,更无法厚积薄发,还容易产生浮躁的学习心理,这是学习中的大忌。
当年在作博士论文的时候,季先生就深深体会到了笨方法的好处。当拿到博士论文的题目后,季先生用了三年的时间去搜集资料。这期间,他看了一百多种书刊,经过细心地整理,最终将资料有条理、有系统地写成卡片,以便于自己的论文写作。
当他终于写好论文,并且成功拿到学位以后,学校还要求学生“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
这对任何一个写过学术论文的人来说,都是极为厌恶的事。何况季先生要核对的是三年来看的一百多种书刊上的资料,这是极为繁琐的事,看似也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事,一句话,是很“笨”的方法,很死板的做法。但是季先生耐心去核对了,最后他的论文没有发生任何错误。
晚年,季先生撰写《糖史》时,他又用那种笨方法把《四库全书》翻检了个遍,然后准确无误地记录了所有有关蔗糖的史料。正是始终秉着这样的一种做学问的态度,所以季先生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写别人所不能写,提出别人想不到的观点。
这就是笨方法的意义之所在。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笨”是一种诀窍。通常大家对“笨”都嗤之以鼻,所以,都摒弃这样的做法。但是,真正“逆道而行之”的人,是获益匪浅的。季先生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吗?德国人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采用“笨”方法,所以他们的书中难有错误,甚至没有错误。学习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日日伏案找资料,确保每一份资料可靠无误,精确到每个字都不出错,“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十九年里,从未松懈过。提笔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司马光才48岁,书写成的时候,他已经是66岁的老人,可谓呕心沥血。
但,正是司马迁利用“笨”这一诀窍,从一而终地写下来,史学上才有了《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著作。
总而言之,“笨”未必就是不好的,“笨”也是一种诀窍。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加之以“笨”这种诀窍,那么我们便可能收获自己意想不到的成就。
上一篇:“商不厌诈”不可行
下一篇:“迁就”同“适应”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