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季先生语录: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个学人往往集中一段时间,钻研一个问题,搜集极勤,写作极苦。但是,文章一旦写成,就把注意力转向另外一个题目,已经写成和发表的文章就不再注意,甚至逐渐遗忘了。我自己这个毛病比较少,我往往抓住一个题目,得出了结论,写成了文章;但我并不把它置诸脑后,而是念念不忘。
愚公执著于解决家门前无路的问题,所以他移走了门前的大山;精卫为了替民除害,所以它誓死要填埋东海;女娲为了平洪水,杀猛兽,所以她成功地补好了天……因为他们抓住问题一生不放,所以才能让自己行动起来,并且让自己的行为成为时代的壮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学习愚公移山的执著,学习精卫填海的勇气,学习女娲补天的一丝不苟,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才能解决问题。不仅能解决已有的问题,还可能解决其他的问题;不仅能给已提出的问题一个答案,而且可能会寻求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更难能可贵的是,可能会由探索答案变为权威的研究。
不论如何,学习中,我们要有“抓住一个问题一生不放”的执著,这样我们才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结论,不会浅尝辄止;相反,可能会沿着来时探索的路,层层推进,不断深入,进而精益求精。这时候,我们不仅能解决已有的问题,还可能在探索的途中,摸寻出其他的道路,抑或是收获其他的认识,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就是这个道理。而那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柳暗花明”也是意味无穷的。
季先生在学习上就是一个“抓住问题一生不放”的人。据季先生自己说,他觉得自己在1947年用中英两种语言发表的论文《浮屠与佛》不够好,因为论文中的几个问题,由于资料的限制,回答得并不精彩,为此,他耿耿于怀了四十多年。直到1989年,他根据新得的资料才圆满地回答了那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此,季先生又写了一篇论文,题为《再谈“浮屠”与“佛”》。季先生这一抓,就是42年。
还有几篇论文,是季先生于1944年在德国写的,论文主要讲的是关于佛教梵语中-am>o和u的音变现象。也因资料不足,所以,有许多人质疑季先生的假设。季先生也没有满足于当年论文中的答案,之后的几十年,一直在收集资料,一直在求证。终于在1990年,季先生在有效资料的帮助下,写成《新疆古代民族语言中语尾-am>u的现象》一文,完满地论证了自己的假设。而季先生这一抓,又是46年之久。
正是因为季先生能“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所以,他才能成为梵语研究的第一人,才能在学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才会有今天的卓著成就。
在学习中,要想有收获,并且获得更大的收获,季先生这种“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的精神,是应当为我们所取的。有“问题”,我们的大脑才会“思而不止”;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才能有所得;有所得,才会精益求精,才会有所突破。否则,便可能因自满而错失进步的良机,更难以获得真知。试问,蜻蜓点水能抓到鱼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我们主张在学习中向季先生学习“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的精神,并不是说,一生只思考一个问题,别的都不想了。相反,我们不仅不只思考一个问题,还要思考多个问题。诚如季先生所言:“最好脑海里思考问题,不要单打一,同时多思考几个,而且要念念不忘,永远不让自己的脑子停摆,永远在思索着什么。这样一来,你搜集面就会大得多,漏网之鱼也就少得多。材料当然也就积累得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旦用起来,你就左右逢源了。”
而这,又是“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别样的意义了。这也进一步证明,学习中,“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是可取之道。所以说,人生中,我们要勤奋好学,而对于已学到的东西,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要用“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的态度细心地去求证,去完善,这样才能收获真知,才能实现创新。
上一篇:把握恐惧的根源
下一篇:无须叹老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