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直:正直,率直,耿直。『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修身》)『中心辩焉而正行之,直也。』《中庸》所说的『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为直。直为做人之本。孔子尚直,此种言论《论语》中屡见:『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敢作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坚信是错误的东西。
89
【解读】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是《尧典》提出的人格培养目标,是古代的理想人格。直、栗、刚、简是刚性品格,温、宽、无虐、无傲是柔性品格,二者对立相成、交融并济,构成了一种刚柔有致的人格。刚而少柔,难与人处;柔而不刚,萎弱不立。处事刚柔适中,才能政通人和。
做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对立而又和谐的平衡关系。人作为个体,有其个体性、独立性、自主性;要能独自站立,有别他人。缺乏个性,随流从众,作为一个人立不起来,也就难有创造。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也有其群体性、协同性、适应性;得跟他人同生共存、和谐相处,要能尊重别人、同情别人、关爱别人。眼中唯我、无视众生,纵己所欲、为害他人,这是难以立足于世的。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格,和谐而完善的人格是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独立性与协同性、自主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平衡,是刚与柔平衡而富有张力的结合。这就是不刚不柔,就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就是直而温、刚而无虐,就是孔子身上所体现的古代君子人格。这种人格不仅决定了人与社会相处之道,而且还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之道:人一方面独立于自然,要超越、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也依存于自然,要归顺、维系自然。这正是刚柔有致。古代的人格理想蕴含着我们祖先千百年的生存智慧,足以启迪我们应对今天的世界与挑战。
【原文】
直而温①,宽而栗②,刚而无虐③,简而无傲。
——出自《尚书·尧典》
【注释】
①直:正直,率直,耿直。“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修身》温:温和,温厚,温柔。温者予人温暖,如春风煦日。直而温,既直且温:直以立身,温以待人;持之以直,出之以温。
②宽而栗:宽,宽宏,宽厚,宽容。但宽不是无边无际的,不是是非不辨、容污纳垢。《礼记·表记》:“宽而有辨。”郑玄注:“辨,别也。犹‘宽而栗’也。”宽而栗的“栗”,就是条理清楚、明辨是非。宽而栗,待人宽厚、处事宽容,又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③刚:刚强,刚毅,刚健。刚者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虐:暴虐,残酷,伤害。刚易失之于虐。为人强悍,行事猛厉、过头就会伤害人,显得残酷无情。尤其对于弱者,刚猛过甚就是暴政,就是凌虐,就是欺侮。刚而无虐,适得其正。
【译文】
为人正直而温和,待人宽厚又能明辨是非,性情刚正而不凌人,志向宏大而不傲慢。
90
【解读】
孔子在《礼记·仲尼燕居》中说:“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为求中之器,礼,制中,礼求中,礼,亦为中,亦可以理解为度。“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
——出自《论语·泰伯》
【注释】
①劳:辛劳,劳苦。
②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译文】
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
91
【解读】
本篇中的“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相对。直,符合仁的品德。
正直是立身处世之本。不正直的人虽然也可以欺世盗名,侥幸生存,甚至可能福禄双至。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而已。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②而免。”
——出自《论语·雍也》
【注释】
①罔:诬罔的人,不正直的人。
②幸:侥幸。
【译文】
人活在世上,为人处事要正直,邪而不正、曲而不直的人虽然有时也混得不错,但那只不过是侥幸地逃脱了他应得的下场。
92
【解读】
孔子所说的“达”,是指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与他的言行达到一致。“质直而好义”也就是从内而外,自己的心就是正直的,这个也是“主忠信”,而行为上就是“唯义与比”。“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如果说第一句主要说的是对己“忠”的话,这一句讲的就是“恕”。将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通过察言观色,来观察别人的想法。这样的话,才真的算是“达人”。孔子认为只有这样的人,取得高位才是正当的,才是应该的。
【原文】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①,虑以下人。
——出自《论语·颜渊》
【注释】
①察言而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译文】
所谓“达”,就是质朴正直而好尚信义,谨慎考虑别人的言语,留心观察别人的神态,考虑着谦虚地对待别人。
上一篇:《耻》文化国学经典解读
下一篇:《俭》文化国学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