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儒家论学,把学问看作修身入世,完善理想人格(君子)的途径。『学习』即学习道德知识,这是儒家首先强调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认为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养成,必须重视道德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指出不好学者有『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孔子本人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荀子强调学习道德知识是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基础,认为『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在重视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儒家还重视道德思维的训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5
【解读】
玉石是天然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纸说”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它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学者一方面承认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问题。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出自《三字经》
【译文】
玉不打磨加工,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去学习,就不懂得道义。
46
【解读】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思考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出自《论语·为政》
【注释】
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学习但不去思考,就会罔然没有收获,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
47
【解读】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同时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原文】
三①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注释】
①三:虚数,极言多。此句中泛指多人。
【译文】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48
【解读】
这句话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①行之。
——出自《中庸》
【注释】
①笃:踏实。
【译文】
广泛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踏踏实实地实践。
上一篇:《乐》文化国学经典解读
下一篇:《和》文化国学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