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庄子》
一、庄子的生平与时代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对庄子出生年代人们说法不一。史学家范文澜考证认为,庄子生于公元前328年,卒于公元前286年(见《中国通史简编》第274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史学家钱穆考证认为,庄子生年当在周显王元年十年间(见《先秦诸子系年》第30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也即是公元前368年稍后。据马叙伦所著的《庄子年表》记载,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今学者普遍认为庄子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即魏惠王元年。卒年以公元前286年为是。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裴骃《集解》:“《地理志》:蒙县属梁国。”司马贞《索隐》引《地理志》:“蒙县属梁国。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正义》:郭缘生《述征记》云:“蒙县,庄周之本邑也。”《正义》引《括地志》云:“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此云庄周为漆园吏,即此。按:其城古属蒙县。”《史记》没有说明国属,引起世人的纷争。究竟是何处之蒙人?今人或曰今河南商丘,或曰今山东曹县,或曰今安徽蒙城,难以定论。孙以楷、甄长松在《庄子通论》中联系“漆园”之所在,考定庄子为今安徽之蒙城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从时间上说,此事发生在前339—前331年,《正义》:“威王当周显王三十年。”《正义》:“《庄子》云:庄子钓于濮水之上,楚王使大夫往,曰:‘愿以境内累。’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二千岁矣,巾笥藏之庙堂之上。此龟宁死为留骨而贵乎?宁生曳尾泥中乎?’大夫曰:‘宁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与此传不同也。”庄子钓于濮水的时间上,应该在前339—前331年之间。但从“濮水”也能考察出庄子故里。孙以楷、甄长松在《庄子通论》中说,从“钓于濮水”看,“濮水”离蒙城不过数十里,若果庄子是宋人,且不做官,居家又极贫,无隔夜之粮,怎么可能从小蒙城跑到三四百里处的濮水钓鱼,且与惠施论辩游鱼之乐?
二、《庄子》其书及版本
(一)《庄子》的流传和卷篇
《庄子》一书,在汉朝流传的是五十二篇,已经有司马彪、孟氏的注本。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班固自注:“名周,宋人。”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序录》称:“《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日本武内义雄《庄子考》说,五十二篇是由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而成。现存《庄子》实有三十三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而外篇、杂篇则是“学庄者杂辑以成书”(王夫之《庄子解》)。
《庄子》一书,到晋朝时,其流传有较大的变化。晋朝为《庄子》作注的人有向秀、郭象、李颐等。据陆德明记载,各种注本的卷数多不相同。向秀《注》为二十卷二十六篇,郭象《注》为三十三卷三十二篇,李颐《集解》为三十卷三十篇,在这些不同的卷本中以郭象的三十三卷本流传得最为广泛。宋以后注本更多,但皆为十卷三十二篇,即宗郭象注本。
(二)《庄子》的版本
对《庄子》的注释,以晋时郭象《庄子注》最为有名,系根据向秀的注扩充、修改而成,注文与原意不尽合,因作者借注而发挥自己的思想,是当今通行本之一,有古逸丛书覆宋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影明世德堂本、四部丛刊影宋本等。
唐陆德明的《庄子释文》、成玄英的《庄子疏》,均是据郭注写成的。成玄英疏有道藏本。
明代焦竑《庄子翼》,收集了明以前各家对《庄子》的解释,有明万历刻本及清刻本。
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包括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音义,又吸收了清代学者关于《庄子》的文字考订成果,有思贤讲舍本。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标点本,是当今通行本。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比较简明,有清刻本、诸子集成本,也是当今通行本之一。
近人马叙伦《庄子义证》,对《庄子》的文字作了许多校勘和考订,有商务印书馆刊本。近人王叔岷《庄子校释》,收集了现在所有《庄子》的不同版本,作了很多校勘,重点在文字考订,有商务印书馆刊本。
今人有曹础基《庄子浅注》,而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在注释与译文方面,颇为用力,有中华书局版。
三、庄子的思想体系
(一)庄子的哲学思想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之学渊源于老子是人所公认的。庄子哲学中道的宇宙观继承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大宗师》、《知北游》、《齐物论》、《天地》、《天道》、《秋水》诸篇中甚明。庄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紧步老子的后尘,在其《胠箧》、《应帝王》诸篇中说得十分清楚。庄子的学说,正是在老子学说基础上推衍生发而来的。老子最具有奠基性的建树是对“道”的论述,提出了道家的本体论。老子把道作为独立存在并创生万物的宇宙本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观念,并加以发挥,提出了更为丰富也更为玄妙虚幻的“道”论,形成他的哲学本体论。
1.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
每个哲学家都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道家以“道”为世界本原,并因此而得名。老子首倡“道”说,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分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世界本原的“道”又经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图式,派生出世界万物。并且认为“道”有两个特点,一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无声超感觉的实体,一是有物、有象、有精在其中,两者关系是“有物”归于“无物”,“有象”归于“无象”,“有”生于“无”。
庄子和老子一样,也把“道”作为世界本原的。在《庄子》中谈到庄子有关“道”说的有《大宗师》、《知北游》、《齐物论》、《天地》、《天道》、《秋水》、《庚桑楚》、《则阳》、和《天下》诸篇。关于“道”说讲得最全的是《大宗师》篇,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知北游》有“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天地》有“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都是说的“道”是“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本原。他把“道”与“无”完全等同起来,认为世界就是从“无”中生出来的,因而在《知北游》中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不仅道是非物,而且还是一种超时空的绝对存在的精神实体。庄子虽然也承认“道”是一种抽象的客观精神实体,但是他又把这种精神实体加以主观化了。因为,在他看来,“道”是主观认识的标准,“道”就是“我”,“我”等同于“道”。“道”“我”合而为一。他在《天地》中所说的:“以道观言”、“以道观分”、“以道观能”、“以道泛观”、“通于天者,道也”。在《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完成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过渡,把世界万物和人的精神合而为一,认为万物是主观派生的,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唯心主义。从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到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唯心主义由粗到精的过程,也是认识史上的深化。
2.“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所谓“齐物”,就是以主观的绝对精神认识事物,事物则无彼此的具体差别,即“齐万物而为一”。在庄子的认识论中虽然还没有否认客观的认识对象,但是却否认了认识标准的客观性,从而对认识抱绝对怀疑的态度,所以构成了他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主义。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是通过他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应帝王》、《知北游》、《秋水》、《天道》、《则阳》诸篇反映出来的,其中尤以《齐物论》和《秋水》两篇集中地阐述了他的相对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是没有质和量的规定性的。他在《齐物论》中反复强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在《秋水》中有一段关于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名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这段论断说明,从道来看,万物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从量上看,顺万物大的来看都是大的;顺小的来看万物又都是小的。从功能上看,顺万物有用来看都是有用的,顺无用来看又都是无用的。从取向来看,顺万物对的看都是对的,从不对的看则又都是不对的。可见,庄子完全否认了认识对象的规定性,走上了相对主义。庄子还认为,人们的一切认识也都没有是非标准,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在庄子看来,世间根本没有是非的界限。他在《齐物论》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还特别论述了是非不能断定的观点。人们的认识就应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不去追求客观真理。庄子还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可靠性都是值得怀疑的。就认识能力来说,他把人生与认识都看成是梦幻,自以为有知的认识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他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就是说,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只能是疲劳不堪的结果。
3.诡辩论中的辩证法
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和诡辩论中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诸如在《齐物论》中认为:“其形化,其心与之然”的形神关系的观点;“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的观点;在《逍遥游》中的“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的观点;在《知北游》中认九“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观点,全书中承认外物作为认识客体存在的观点,都是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他的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从整体上来说是诡辩论的方法论,但是在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相对性中就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在庄子的著作中同老子一样,运用了一系列对立的概念,诸如阴阳、动静、大小、上下、祸福、生死、有无、彼此、心物、始终、善恶、偏全、形神、是非、治乱、寿夭、长短、盈虚、安危、精粗、得失等。尽管在运用这些对立概念时被相对主义的观点吞噬了对立的界限,但是这些对立概念的运用表明了庄子观察问题的灵活性,也是值得重视的。庄子还承认事物变化的观点。他在《逍遥游》中开宗明义他讲了鲲可以变为大鹏。这种观点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产生之后好像很自然的,而在庄子的时代提出鲲变大鹏确是一种了不起的科学的推测,明确肯定万物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的,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如此,而且庄子还认为事物是相互转化的。他在《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正因为他承认生死的转化,所以他才接受“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观点,在他妻子死时采取了鼓盆而歌的乐观态度。庄子辩证法的无条件性使他走向诡辩论和形而上学。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庄子的政治观点主要反映在他的《人间世》、《应帝王》、《胠箧》和《盗跖》诸篇之中。
1.揭露盗者为诸侯和痛斥残暴的政治观点
庄子在他的著作中,充分地揭露了各诸侯国君的腐化无度行为。他在《则阳》中揭露卫灵公说:“夫卫灵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诸侯之际。”又说:“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他揭露了齐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谴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的行为。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的不公正现象表示极大的愤慨。庄子对尧舜以来的统治者的残暴行为一一进行痛斥。他在《庚桑楚》中痛斥说:“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为穴阫。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他在《说剑》中鞭笞了赵文王杀人为乐的行为:“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揭露宋王的残暴时把他比作驱龙,在《列御寇》中揭露秦王说:“秦王有病召医,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他把古今的政治统治作了对比,说古代的人君“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则阳》)
2.反对争霸的战争和有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庄子是反对战争的。在他看来,黄帝之所以不能达到至德,就在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以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盗跖》)当韩魏之间争霸战争烽火燃起时,庄子说:“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让王》)用子华子讲了一段劝说停止战争不废左右手的故事,说服国君停止战争。在《人间世》中,通过颜回的话说:“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若蕉,民其无知矣。”说明卫君好战给人民带来灾难。庄子认为,战争都是由于好名、好利引起的,他借尧进攻丛、枝、胥敖以及武王伐纣的战争实例说明战争的起因是为了贪得名利地位。
在反对战争的同时,又极力反对儒家的有为政治。庄子认为,儒家所宣扬的政治观点都是有为政治。他在《盗跖》中揭露孔子说,“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在《列御寇》中借鲁哀公问颜阖“吾以仲尼为贞干,国有其瘳乎?”答说孔丘的有为政治是不可用的。尤其在《外物》中以辛辣的笔触写了一个儒以诗礼发家的故事,借以说明儒家有为政治是唯利是图而不择手段的。
3.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庄子是主张无为而治的。庄子既反对“君人者以己出于经式义度”的法治观点,也反对“藏仁以要人”的礼治观点。他在《马蹄》中指出:“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就是说等到圣人的出现,急急于求仁,汲汲于为义,天下才发生了迷惑;纵逸求乐,烦琐为礼,天下才开始分离了。所以,他的结论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与有为的主张相反,庄子提倡无为而治。他在《应帝王》中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就是说,只要游心于恬淡的境界,清静无为,因顺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用私意,天下就可以治理的。他的结论是“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他看来,战国之世并非是“至德之世”。而最为理想的“至德之世”是回到那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原始社会。这种至德之世就是“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胠箧》)还宣称,在这个至德之世,人们不分君子与小人,没有欲望和私念,“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这实际上是主张人人是劳动者、人人平等的乌托邦社会,虽然这种乌托邦思想在当时是幻想,或是一种倒退的消极的理想,但也给人们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启示。
(三)庄子的伦理思想
庄子所主张的伦理思想是自然人性说,其伦理观点的史料主要在其《人间世》、《大宗师》、《马蹄》、《骈拇》、《秋水》、《至乐》、《庚桑楚》和《徐无鬼》诸篇之中。“天人合一”是庄子自然人性论的基础。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物,“人与天一”(《山木》)的自然物。
人就是天,天就是人,他在《大宗师》中说:“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这就是说自然和人是同一的。人只能因顺自然而存在,才是他所主张的“真人”。他在《徐无鬼》中说:“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在《大宗师》中也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以人助天”。这种人是自然物的天人合一说就是庄子伦理思想的基础。庄子的自然人性论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建构的。在庄子看来,人性就是自然本性,他在《庚桑楚》中说:“性者生之质也。”这就是说性是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的人性就是他在《齐物论》中所说的南郭子綦的“吾丧我”,在《应帝王》中所说的列子“雕琢复朴”,亦是他所提倡的婴儿状态。人性就是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
庄子的自然人性论的内容是自然事物的属性。在庄子看来,人和物是没有区别的,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至乐》)正因为人与物无别,而人伦与果理也无分别,他说:“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知北游》)正因为果理人伦无别,所以在人的善恶的道德标准问题上,庄子主张以自然的本性作为善的内容来衡量人的品行。在庄子看来,自然无为就是人的道德标准。
庄子追求自我养生的人生观。在道德问题上,所谓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价值观念。人的价值不外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他完全否认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的社会价值,而竭力追求个人生存、个人自由的自我价值。在《逍遥游》中所追求的是悠闲自得的绝对自由,这种人生观完全是以自我价值为核心的人生观。庄子对社会价值问题,人对社会的义务的责任问题完全持否定的态度。他通过《逍遥游》、《让王》中讲的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不受又逃遁的故事,说明无用之为大用的道理,就是主张对社会不提供任何价值。在他看来,凡是给社会提供价值的都是没好结果的,倏忽为混饨凿七窍的价值是使混饨致死,关龙逢、比干、伍子胥为社会提供价值被杀。人只有像社树那样不为社会提供舟材、棺橔材、器材、门户材、梁柱材的价值,才能保持自己的全生。这就是庄子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总起来说,庄子的伦理思想是自然人性论,是至德的道德评价论,是个人养生的个人主义人生观。
(四)庄子的文艺思想
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先秦的文坛上,对散文艺术的开拓首推屈原和庄子二人。所以中国文学史常把《庄子》和《离骚》并列,成为一代散文的灵魂。庄子的散文,也可以说是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哲理诗而来的,不过它与老子的《道德经》的体裁比起来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首先,庄子的散文有自己独特的寓言体,在《庄子》一书中,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共有大小寓言故事一百多个。庄子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在《逍遥游》中,他通过鲲鹏变化的寓言描绘了无穷无尽的大千世界,又通过肩吾问连叔的寓言阐明了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在《齐物论》中,他通过“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啮缺问乎王倪”、“瞿鹊问乎长梧子”等寓言阐发了相对主义认识论。在《养生主》中,他又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了他的处世哲学。在《人间世》中,又通过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叶公子高出使齐国、颜阖为卫灵公太子师和匠石遇社树的故事,描写了人际关系的纠结和说明无用为大用的道理。在《德充符》中,以鲁有兀者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和卫有恶人哀骀它,以及跂支离无脤与甕等六个形体不全者的寓言,说明了至德的观点。在《大宗师》中,又通过南伯子葵问乎女偊、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语,以及意而子见许由等故事,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批判了孔子的仁义观点。庄子的散文可以说是寓意极深的含有哲理性的散文。
其次,庄子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在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中,充满了追求理想境界和神奇超旷的艺术特色。他通过诸多的故事情节,追求的是至德超俗的理想王国。他赞颂自然,顺遂自然,以自然无为为最高精神境界,他崇尚原始社会那种无君子和小人之分的耕而食、织而衣、无忧无虑的社会制度。他塑造一批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的神奇形象。这些至人、神人、真人和圣人都有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而达到“吾丧我”的境地;都有“登高不懦,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神通和情感;都有寝不梦、觉不忧、食不甘,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兔于刑罪的性格;都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御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能力;都是“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渭,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的人。所以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就是追求其无名、无功、无用的真人、神人、至人和圣人的理想。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除了表现于追求理想之外,还集中地体现在他创造人物的艺术风格上。
再次,庄子也是古代语言文字的巨匠。在他的著作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汉语的词汇。他对古代单音词的运用有较大的推进。他除了运用前人创造的词汇外,还独创一些自己的单音词汇。如在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就收入《庄子》的单音词118个。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单音词汇运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双音词,这是他对古汉语词汇的一大贡献。仅《辞海》就收入庄子创造或有独特涵义双音词的条目169条,其中联合式、偏正式、重叠式结构的词汇十分丰富。庄子不仅独创了一些单双音词语,而且还创造了一大批至今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据有人统计,《汉语成语词典》的5500多条目中,收入庄子的成语73条;《成语词典》的6800余条目中,收入庄子的成语197条。《中国成语大辞典》收入庄子的成语148条。有些成语人们至今还在经常运用。“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大相径庭)”、“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朝三暮四”、“呆若木鸡”、“踌躇满志”、“善始善终”、“每下愈况(每况愈下)”、“似是而非”、“送往迎来”、“害群之马”、“文过饰非”等都是人们在言谈或写作中常用的。如果说庄子的散文寓言体裁是一个特点,那么在文字上成语典故化则是一种特色。
(五)庄子的思维方式
庄子是集哲学家、伦理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思想家。因此,他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合为一体的。
庄子在他的著作中运用逻辑思维,从概念到判断到推理。如“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逍遥游》)用了逻辑思维的推理。庄子用寓言典故对人物加以塑造都是用形象思维的。如他运用形象思维塑造庖丁解牛时的形象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所写的百余个寓言故事都是运用了形象思维的产物,这一点可以说也是前无古人的。庄子不仅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融合起来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又是以他的直觉思维为基础的。在先秦诸子中老庄的直觉思维是最发达的。作为人类认识史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方式之一种的直觉思维,应当加以研究和总结,而中国认识史上的老庄直觉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该重新认识,加以批判地继承。庄子直觉思维的内容和过程与其他人的直觉思维一样,是一个直觉激发、直觉想象、直觉类比和直觉判别的过程。
庄子直觉思维的直觉激发是指他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外来的信息刺激下,由联想所得出来的新观念。如庄子在借匠石之齐,得到栎社树之大而寿长的信息时,马上就联想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橔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而得出新的观念是“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的直觉想象更是十分发达的。所谓直觉想象,是指他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用来认识事物。也就是说,庄子可以把他的头脑中长期记忆蓄存的各种知识块和潜知的思想元素随机调动和组合,直接显示出新的关系、符号和事物。在《逍遥游》中,当他写北海中鲲变大鹏飞向南海时,马上就调动了齐谐所载的材料来证实其典故。列御寇乘风而行、南郭子綦的“吾丧我”,三籁相吹,狙公赋芧,倏忽凿七窍,神人吸风饮露,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等等,所有的寓言故事都是庄子想象力的产物。庄子的直觉类比,是指他在认识过程中,把已有的意象作为前提,从部分机制到整体机制的类比类推而得出新知识的方法。庄子的直觉判别,是指他对认识的对象不用推理的方式,而是采取直接体认的方式来断定事物。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和“万物于我为一”的判断就是直觉判别。他讲的认识事物的“莫若以明”也是直觉判别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直觉思维还具有系统的整体性、不精确的模糊性、求异的创造性和预见的洞察性等特点。庄子善于把认识的客体作为从结构、层次、功能所构成的整体机制上把握事物。庄子的大、全、一的思维方式就是把客体看作是一个整体。如他把进化看作是一个整体系列,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他认为天道、帝道、圣道都是“道”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就认识的主体来说,庄子又总是把人的本能、欲望、需要、意向、动机、潜意识、感觉、表象,意志、美感、想象等非逻辑的直觉思维的内容来构成他的认识主体的结构。他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又要看到事物的功能,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别,也要看到事物的取向。庄子直觉思维的模糊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相对主义理论的创造。对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理想人物的创造,对心斋、坐忘、以明、有待哲学概念的创造,对一百多个寓言典故的创造,都是直觉思维的创造性所致。而他所创造的东西虽经历代学者的不同解释,却始终解释不完,这就是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的缘故。庄子直觉思维的洞察性,是指他在阐述其道理中,在创造其寓言典故中,预见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如,他在观察当时的社会的弊端时就预见到:“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庚桑楚》)这种直觉思维的洞察性,已为后来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残酷统治所证实。
上一篇:国学经典解读
下一篇:老子与《老子》国学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