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尚书》
一、《周易》
《周易》位于“群经”之首,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哲学专著,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用《周易》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一)《周易》释名
1.“周”的意义
关于“周”的意义,有以下两种解释:一、“周”指“周普”。郑玄释《周礼》“三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周”指“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二、“周”指“周代”。《周易正义·序》:“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皇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周”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即“周”指“周代”。
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中认为“因代以称周”的说法比较合理。在孔颖达之后,注《周易》的研究者大部分认同“因代以称周”的说法。
2.“易”的意义
“易”的本义,据《说文解字》,“易”即“蜴”,是蜥蜴的象形。蜥蜴是壁虎类动物,俗称“变色龙”,蜥蜴的保护色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取变化含义,命名为“易”。另外,说文解字又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即,“易”字由“日”和“月”两个字组成,“日”代表阳,“月”代表阴,可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论哲学。
汉代,汉儒开始用“易”字的引申意义来解释《周易》的“易”。如郑玄《易赞》:“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即“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个意义。和郑玄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刘熙,他的《释名》中说:“《易》”一言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因而,“易”有三层意义:一、变易。宇宙万物,包括社会、人事,时刻变化,这就是“变易”。二、不易。变化不息的大宇宙,具备法则性,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小宇宙中人的动向,也有法可依,能够预知,这就是“不易”。三、简易。由于“不变”的法则,那么大宇宙的天地法则,小宇宙的动向,都可以预知,可以规范,这就是“简易”。
概而言之,《周易》的命名之义是“周”为代名,“易”为变易。古代文献、书籍常把《周易》简称《易》。西汉初期,《周易》被列为学官的“经”书之一,学者就普遍尊称《周易》为《易经》。
(二)《周易》的创作时间及作者
1.《周易》的创作时间
关于《周易》的创作时间,从古至今有很多种说法。《系辞传》认为《周易》成书于殷末周初,陈梦家、李镜池、宋祚胤认为《周易》作于西周末年,廖平、皮锡瑞、陆侃如、梅应运认为《周易》成于春秋,本田成之、郭沫若则认为《周易》应是作于战国初年。
据历代学者研究,《周易》大抵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人一时,而是有一个成书的过程。
2.《周易》的作者
《周易》的作者是《周易》研究史上又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关于《周易》的作者,有这样一种说法,“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意思是伏羲氏画出八卦的符号,周文王将两卦相叠,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周公对爻作解释词,每一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作了解释词,孔子作十篇说明词,即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系辞传上、系辞传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叫《十翼》。
由阳(一)阴(- -)符号重叠而成的八种三画卦形称为“八卦”。相传,八卦是伏羲氏观物取象所画,又称“先天八卦”。《周易》中的六十四卦都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周易·系辞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伏羲画卦”属于较早的传说,前人多深信不疑。
重卦指重叠八卦成为六十四卦,即组成六十四组各不相同的六画卦形,每卦由两个单卦组成。孔颖达《周易正义》:“然重卦之人,诸儒不同……今依王辅嗣,以伏羲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数学的程度渐渐进化,晓得三三相重,八八更可以得六十四种不同的方式了,于是乎数学的秘密更加浓重起来;一百九十二片的长砖(阳爻)和三百八十四片的短砖(阴爻)便一片一片地都发出神秘的声音,神秘的天启来了。这便是重卦,这便是系辞,这便是《周易》之所以产生。”
关于重卦始于何人的问题,唐代以前有四种主要的说法。据孔颖达《周易正义》,重卦作者共有四说:一、以为伏羲所重,魏王弼等主之,即王弼等人认为重卦始于伏羲。二、以为神农所重,汉郑玄等主之,即郑玄等人认为重卦始于神农。三、以为夏禹所重,晋孙盛等主之,即孙盛等人认为重卦始于夏禹。四、以为文王所重,汉司马迁等主之,即司马迁等人认为重卦始于文王。
卦爻辞的作者,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周文王。郑玄等人支持此观点。二、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马融、陆绩等人支持此观点。三、孔子。汉今文学家持此观点,《春秋纬》:“伏羲八卦,丘合而演其文”。
相传,《十翼》的作者是孔子,在北宋之前一直都是这样认为。一直到北宋欧阳修《易童子问》,这才第一次对《十翼》的作者是孔子提出质疑。欧阳修用勇于怀疑的精神,经过考证,指出《文言》、《系辞传》、《说卦传》有相互抵牾的地方,而且《系辞传》的前后文又有互相矛盾之处。认为《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并不是孔子所作,而且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欧阳修的《易童子问》:“昔之学《易》者,杂取以资其讲说,而说非一家,是以或同或异,或是或非。”“至于‘何谓’、‘子曰’者,讲师之言也;《说卦》《杂卦》者,筮人之书也:此又不待言而可以知者。”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只质疑《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作者,但仍然认为《彖传》《象传》出自孔子之手。
欧阳修之后,渐渐开启了“疑古”的风气,清代的康有为等人也提出了质疑,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并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出自汉人之手。康有为的推断带有不少主观臆想的成分,但是对后来学术界“疑古”风气的盛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界内掀起了《周易》作者的大讨论,主要倾向是否定了《周易》作者是汉儒的说法。四十年代,学术界又陆续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易》的作者进行了探讨,探讨的结论也是众说纷纭,比较有影响的看法是:卦爻辞作于周初,《易传》作于春秋战国间,经传作者均非一人,而是经过多人多时加工编纂而成。
《周易》的作者与创作时代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也介绍了有关资料和前人的各种看法。我们认为八卦的出现和六十四卦的创成时间应该是在西周以前的远古的年代;古人称《周易》的作者为伏羲、神农、夏禹之类的“圣人”,是一种带有崇古、崇圣心理的传说,但是所涉及的时代范围可以参考。既然早在西周之前就产生了以六十四卦符号为基础的筮书,那么,与之相应的筮辞也很可能同时出现了(至少在口头上流传了)。《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包羲(即伏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卦,黄帝、尧、舜通其变,三代随时质文,各繇其事。”“各繇其事”即是推述夏、商的《连山》《归藏》也各有用以占筮的繇辞。由此推断,到西周初年产生了一部新编的卦形、卦爻辞井然有序的《周易》,这推断是合理的。《系辞下传》:“《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里的“殷之末世,周之盛德”、“中古”,都指的是商末周初,这是对《周易》卦爻辞创作时代较为审慎而且可取的推测。
因而,我们可以对《周易》卦形和卦爻辞的创作历程作出如下拟议——西周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古人就已经运用以八卦重成的、类同《周易》六十四卦的符号进行占筮活动,并附有简单的筮辞;到了殷末周初,当时的学者(或筮人)对旧筮书进行一番革故鼎新的改编工作,改编的大致项目可能是:一、使卦形符号规范化;二、确定六十四卦卦序;三、充实卦爻辞文句;四、又经过多时多人的润色、增删,最后编定成卦形体系完整、卦爻辞文句富有形象性的《周易》。其时当为商朝灭亡、周朝鼎盛之际,约公元前十一世纪。此后,随着《易》书传播日益广泛,及治《易》的学者不断增多,尤其是孔子设教授徒亦涉及易学,遂陆续出现了从各种角度阐释《周易》大义的作品,并被学者编为专书传习,这就是汉儒称为《十翼》的《易传》。从《易传》中保留的不少“子曰”云云的言论,以及大部分内容所反映的浓厚的儒家思想,似可说明其作者当与孔子关系至大,若非孔子亲撰,亦当属孔门弟子依师说而记录整理成篇(适如《论语》二十篇之撰),而创作时代当在春秋末至战国之间。总之,应该认为《周易》经传的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之间的漫长过程,是“人更多手,时历多世”的集体撰成的作品。
(三)《周易》的符号
《周易》的符号是爻,分为“一”(阳爻)和“- -”(阴爻)。“一”(阳爻)和“- -”(阴爻)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结绳说、日月说、和男女生殖器说。“一”和“- -”属性相反,“一”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代表亢进的事物;“- -”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和顺的事物。
“一”具有阳刚、积极的性质,用奇数中最大的“九”代表,又称为“九”;“- -”具有阴柔、消极的性质,用偶数中间的“六”代表,又称为“六”。在解说的“传”中,较常使用概括性的词语“刚”和“柔”、“阳”和“阴”,因此,“一”又称为“刚爻”或者“阳爻”,“- -”则又称为“柔爻”或者“阴爻”。
(四)《周易》的结构
《周易》包括本文和解说两大部分,本文部分称为“经”,解说部分称为“传”。本文“经”包括:不同的六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周文王著的卦辞,爻辞。“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六十四卦由“一”(阳爻)和“- -”(阴爻)从下而上顺序以六画构成。卦的构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为“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为“上”。由六爻组成的六十四卦,以上下各三爻为一组,上方的三爻,称为“上卦”或“外卦”;下方的三爻,称为“下卦”或“内卦”。
六十四卦后面是周文王著的卦辞,卦辞也称为“彖辞”。《集解》:“彖者,断也。”“彖”,断的意思,彖辞,也就表示每一卦的占断。
卦辞后面是爻辞,解说每一爻的含义。通常认为爻辞是周公所著。
解说“传”共十篇,也称为“十翼”。“翼”是“助”的意思,十篇“传”犹如“经”之“羽翼”,所以称为“十翼”。解说“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彖传”是“卦辞”的解释,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别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阐释卦象的六十四则称为《大象传》;阐释爻象的三百八十四则称为《小象传》。《象传》用言简意赅的文辞,逐卦逐爻地解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的立象所在,使《周易》经文的象微意趣有了比较整齐划一的阐说。
“系辞传”因为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系辞传”是《周易》的整体概论。“系辞传”对《周易》“经”文的各方面内容作了较为全面可取的辨析、阐发,有助于后人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通常义例。
“文言传”分为前后两节,特别详细地说明六十四卦中最重要的《干》《坤》两卦的象征意旨,因而,前节称为《干文言》,后节称为《坤文言》。“文言”两个字的意思是“文饰《干》《坤》两卦之言”。
“说卦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也是《周易》的整体概论,简明扼要。后半部分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说”表示解说。“说卦传”在《周易》六十四卦象征义理中几乎是每卦必用的象喻条例,对于明确《周易》卦形符号的构成原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和意义。
“杂卦传”打散“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将六十四卦每一卦的特色,以性质相反的两卦为一对,用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
(五)《周易》的派别
《周易》学史流派较为繁杂,以“象数”、“义理”两派为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两派六宗”的说法。
1.两派
两派指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派着重于通过《周易》卦象和有关数字来解释《周易》。义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弼,着重于发挥卦象所讲的道理,而不着重于卦象之间的关系。
2.六宗
六宗指占卜象数宗、机祥宗、图书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
(六)《周易》的性质
《周易》的性质一直以来就存有争论。主要分歧在于《周易》是筮书还是哲学著作。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周易》:《周易》创作时间历经多世,由于早期内容产生于远古时代,且核心思想意义深远,不能不把《周易》当做我国古代一部特殊的哲学专著。或者把《周易》归结为是凝结着历史经验、道德、感悟、天人智慧和民族情感的一个形式系统。
(七)《周易》的价值
1.《周易》是“五经”之首,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周易》是卜筮的书,古人用《周易》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书中蕴含了深奥的哲学道理,可以推断宇宙的变化,可以“知天命”。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2.《周易》是古代文史哲研究者不可缺少的书
《周易》内容丰富,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文字音韵学价值、美学价值、古代科技史研究价值等价值,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值得深入挖掘。
3.古代科学深受《周易》启发
《周易》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历法、算术等,《周易》之后的古代科学深受《周易》的影响。
天文、历法、算术方面,《河图》、汉代的六日七分法、大衍求一术等受到了《周易》影响。
地理方面,罗盘、方位等都和《周易》有关联。
医学方面,《周易》的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对医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周易》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二、《尚书》
《尚书》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传统的“五经”之一,又称“书”、“书经”。《尚书》的内容和政事相关,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荀子•劝学篇》:“书者,政事之纪也。”《尚书》很多篇章保留了原始的政治公文面貌,被称为“信史”。尚书源流悠久,流传过程中历经劫难,版本、文字等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发生了错乱。
作为上古文献,《尚书》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治学说的基本经典,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圣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尚书》是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想史、传统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一)《尚书》释名
1.“尚”的意义
在魏汉时期,“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郑玄《书赞》:“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郑玄训“尚”为上,“上”指上天。二、王充《论衡·正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按照王充的说法,“尚”指帝王。三、东汉马融:“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尚”指上古。以上三种说法,第三种较为可信。
2.“书”的意义
“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史官记载君主的言论与重大事件,史官的记录汇集成册,便称为《书》。
《尚书》在先秦称为《书》,先秦经典中没有书名为《尚书》的典籍。《墨子·明鬼》:“故《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尚书”指上古的书,是泛称,而不是专名。《说文解字》:“著于竹帛谓之书”,因此,原来的“书”是简册的代称,泛指所有的书籍。《尚书》在汉代才称为《尚书》。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尚书》独载尧以来。”东汉马融:“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按照以上说法,“尚”通“上”,《尚书》可以理解为“上古的史诗”。后来,儒家尊奉《尚书》为经,所以《尚书》又称为《书经》。
(二)《尚书》的创作时间及作者
《尚书》由虞、夏、商、周史官记载君主的言论与重大事件汇集而成,性质类似现代的档案。关于《尚书》定本(未有今、古文之分前的《尚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云:“《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伪孔传》:“先君孔子生于周末……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尚书璇玑钤》:“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去三千一百二十篇。”
以上几种书籍的记载基本上大同小异,都认为《尚书》成于孔子之手。但很多学者对《尚书》成于孔子之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不过,《尚书》作为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既不写定于一时,也非出于一人之手,而是经过很长时期的汇集和流传,到一定时期才定型成书。现在史家多认为《尚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也有人据新出土的更早一些的证据说明《尚书》的定本成于孔子。
(三)《尚书》的种类
《尚书》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
1.《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由伏生(伏胜)传授,也称为“伏生本”。伏生,济南人,先秦时期的一个讲《尚书》的老博士。《史记•儒林列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伏生在秦始皇焚书时把《尚书》藏在墙壁中,这样,《尚书》才得以保存下来,但只找回二十九篇,丢失了很多。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关于伏生向晁错授经的情形,后人曾作画刻碑描述。
后来又将伏生的二十九篇《尚书》用隶书记录下来,成为孔子之后第一个有实际篇数和大体内容的《尚书》传本。因为是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所以叫做《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一共二十九篇,也有二十八篇的说法,原因是篇目分合不同。《隋书·经籍志》认为伏生传下来的有二十八篇。
王先谦的《尚书孔传参正》把《顾命》和《康诰》分为两篇,所以《今文尚书》一共二十九篇。
《今文尚书》经过数代传授,在宣帝、元帝时,形成三个分支,就是所谓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三家之学一直盛行于两汉,但到了西晋,三家《尚书》全部丧失,民间也没有传习,最终失传。
2.《古文尚书》
和《今文尚书》相对的有《古文尚书》。《汉书·艺文志》:“古之《尚书》者,出孔壁中。”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拆除孔子旧宅,在墙壁中发现了很多古书,其中就有《尚书》。因为是用先秦的古文字书大篆(蝌蚪文)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尚书》。因为此部尚书在孔子故居的墙壁得到,《古文尚书》又称为“孔壁本”或者“壁中本”。
这部《尚书》被孔子的第十一世孙汉博士孔安国得到,他又将古文字改写为汉代通行的隶书,因而,《古文尚书》又叫“隶古定”本。孔安国比较了《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古文尚书》除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外,还有另外十六篇。这多出的十六篇,孔安国没有说解。东汉时,贾逵替《古文尚书》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也只解释二十九篇,其余各篇没有解释,所以也没有流传下来。
东汉初,扶风茂陵人杜林从西州(今甘肃境)得古文《尚书》一卷,是漆书,称为《杜林漆书》。
3.《伪古文尚书》
在汉代所传的“五经”里,《尚书》的纠纷最多,因为《尚书》的经文本身存在真伪的问题。《古文尚书》伪本有两部,一部是西汉张霸伪造的一百零二篇,没有流传下来;另外一部是东晋豫章内史梅赜伪造的二十五篇。
梅赜把伏生传授的《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分为三十三篇,割裂古书中所引的《尚书》文句,伪造了《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梅赜把他所伪造的《伪古文尚书》献给元帝,《伪古文尚书》顺利获得了正统地位,成为科举功令的标准本。直到宋代,学者才开始陆续怀疑梅赜所献之书的真实性,直到清朝的闫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详细地列出了一百多条证据,揭发了《伪古文尚书》的真实面貌,《尚书》的真伪才明了。
(四)《尚书》的内容和体例
1.按时代分类
《尚书》的流传本一共五十八篇,按照朝代编辑,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记载了虞、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传说,内容丰富,涉及当时天文、地理、管制、礼仪、教育等众多领域,反映了中国分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宗法思想、哲学形态逐渐形成的过程。
《虞书》,一共五篇: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记载唐尧、虞舜、夏禹、皋陶、益稷之事。
《夏书》,一共四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记载夏朝的史事。
《商书》,一共十七篇: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盘庚(三篇)、说命(三篇)、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记载商朝的史事。
《周书》,一共三十二篇:泰誓(三篇)、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滕、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康诰、毕命、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记载周朝的史事。
2.按性质分类
《尚书》的体例,伪孔传《尚书序》分为六种体式:典、谟、训、诰、誓、命,孔颖达分为十种: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见《尧典正义》)。粗线条地归类,大致可以分成四种体式:典、训诰、誓、命。
典,主要记载古代典制。《尧典》《舜典》《禹典》《洪范》《周官》等都属于这一类。
训诰,主要是训诫诰令,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神的祷告。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虞书》的《皋陶谟》,《商书》的《盘庚》,《周书》的《金滕》等篇都是“训诰”体。
誓,主要是君王诸侯的誓众词。《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诸篇都属这一类。
命,主要是国君对臣下颁布的命令,像现代的下行公文。《顾命》等篇属于这一类。
(五)《尚书》的篇数
1.《今文尚书》的篇数
后世对伏生传授的《今文尚书》篇数,议论纷纷,难以定论。主要有以下说法:
(1)伏生在秦始皇焚书时把《尚书》藏在墙壁中,但后来只找回二十九篇,丢失了很多。后来文帝派晁错去向伏生学习《尚书》,后来晁错又把伏生的二十九篇《尚书》用隶书记录下来,成为孔子之后第一个有实际篇数和大体内容的《尚书》传本。
(2)王充的《论衡》认为伏生的《今文尚书》一共二十八篇,剩下那一篇是宣帝时期的河内女子所献。
(3)王先谦的《尚书孔传参正》认为是把《顾命》和《康诰》分成了两篇,所以《今文尚书》一共二十九篇。
(4)《隋书·经籍志》认为伏生传下来的《今文尚书》有二十八篇。
(5)相传,伏生所传授的《今文尚书》之所以有二十八篇和二十九篇的不同说法,是由《顾命》和《康诰》分或者不分造成(这种说法不包含宣帝时期河内女子献的一篇)。
(6)有人把《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的说法(包含宣帝时期河内女子献的一篇)也称为三十四篇,因为其中《盘庚》和《泰誓》这两篇又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篇,《顾命》也分出《康诰》一篇。
(7)有人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的说法(不包含宣帝时期河内女子献的一篇)也称为三十三篇,因为其中《盘庚》和《泰誓》这两篇又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篇,《顾命》也分出《康诰》一篇。
2.《古文尚书》的篇数
(1)“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即《古文尚书》一共有四十五篇。
(2)有人把《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称为三十四篇,因为其中《盘庚》和《泰誓》这两篇又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篇,《顾命》也分出《康诰》一篇。而《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其中还有一篇分为九章,则《古文尚书》一共五十八章。
(3)据《汉书·艺文志》,《古文尚书》有四十六卷,一共五十七篇。
(4)桓谭的《新论》则认为《古文尚书》有四十五卷,一共五十八篇。
3.《伪古文尚书》的篇数
西汉张霸的《伪古文尚书》一共一百零二篇。
东晋豫章内史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一共五十八篇。梅赜把伏生本《今文尚书》的二十九篇分为三十三篇,其中,从《尧典》分出《舜典》,从《皋陶谟》分出《益稷》,把《盘庚》一篇分为三篇。另外,梅赜还割裂古书中所引的《尚书》文句,伪造了《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因此,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一共五十八篇。
(六)《尚书》的文字字形
《尚书》的文字字形,在殷周时期应与现代所见殷周青铜器铭文一致。战国时期则应和出土战国简牍帛书一致。西汉初,伏生所传授的《今文尚书》则是用汉代流行的文字隶书写成。后来出自孔壁中《古文尚书》是用先秦古字写成。东汉杜林在西州所得的《杜林漆书》,郑玄因为其笔画形似蝌蚪而称之为“科斗书”。汉熹平石经用“今文”隶书写成。曹魏正始石经用古、篆、隶三体写成,章句所依据则是古文《尚书》。东晋时依古字笔画,用隶书写成,称“隶古定”,范宁为方便诸生诵读,又曾将“隶古定”写成当时通行的正体隶书。《新唐书·艺文志》:“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这里的“古文”指的是“隶古定”,这里的“今文”指的是唐朝流行的楷书。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又据卫包写本刻成石经,以免传写错讹。
(七)《尚书》的流传
《尚书》的流传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1.秦始皇焚书,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但后来只找回二十九篇,丢失了很多,《百篇尚书》失传了。后来晁错又把伏生的二十九篇《尚书》用隶书记录下来,成为孔子之后第一个有实际篇数和大体内容的《尚书》传本。
2.汉武帝末年,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经过比较之后,孔安国发现《古文尚书》除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外,还有另外十六篇。但这多出的十六篇,孔安国没有说解。东汉时,贾逵替《古文尚书》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也只解释二十九篇,多出的十六篇没有解说,所以也没有流传下来。
3.经过汉末变乱,《古文尚书》有所残损,就连两汉经师的著作也失传了很多。
4.西晋永嘉兵乱,欧阳、大小夏侯三家今文《尚书》全部丧失,汉魏的《石经》也逐渐消失,只存留了马融、郑玄、王肃的《书注》。
5.东晋初,梅赜献《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但其中的二十五篇是梅赜伪造的。在这个时期,《尚书》出现了真伪的问题。
6.陈、隋朝之间,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没有记载汉、魏的《石经尚书》异文,这样,后人也无法校勘“三体石经”的异同。
7.唐代,孔颖达等人编撰《尚书正义》。孔颖达在《尚书正义·序》中说明了他们撰写这部《尚书正义》时采用了伪孔传作为《尚书》本文。由于他们误认这部梅赜所献的《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是出自孔壁的孔安国真本,所以做了错误的选择,以致真伪颠倒。从此,后人不能再见到汉代《尚书》的真面目。
8.唐玄宗天宝年间,卫包奉命用唐朝流行的楷书改写“隶古定”,因为避讳字的改动和卫包不懂文字学的原因,改错了不少,致使《尚书》完全失去真面貌。
9.宋开宝中,李昉、陈鄂等人奉召作《开宝新定尚书释文》。经过宋人的删改,《尚书》更加复杂。
(八)《尚书》的价值
1.科学文化方面
《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实。例如尧舜的禅让,夏禹治水和统一中国,商汤伐桀,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和统治东方各国的事迹。这一历史时期里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治国大法、教育、刑法、典章制度等也都有许多真实反映。它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早在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很重视它,引用不少,甚至整篇地引用着。
因此,在古代历史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尚书》所记载的古代历史资料更显得珍贵。可以利用《尚书》所记载的材料考察古代的典制,研究古代的风俗,探究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
2.语言方面
《尚书》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其中经过考定的真实文献,可以利用它们探讨殷周时期的语言特点,为我们深入研究上古汉语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尚书》保存了许多古义。例如现在很少用的实词:殷表示正,讹表示化,襄表示上等。又例如现在很少用的虚词:厥表示其,佥表示皆,都表示赞美,暨表示与。
《尚书》确实是上古训诂的宝库。这部书又反映了许多古代语法的特点:有许多句首语气词,例如惟、诞、率、亦、越等;很少使用句末语气词,例如《甘誓》和《汤誓》都没有使用,《盘庚》三篇只出现一次“哉”字;被动句与主动句往往没有区别,例如《尧典》“舜生三十征庸”句,晚出《孔传》解释说:“言其始见试用”,这说明后代用“见”字表示被动,在上古语法里还没有产生。又如《禹贡》“禹锡玄圭”句,《史记》作“于是帝锡禹玄圭”,原来是个被动句,它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乾》卦国学经典解读
下一篇:《大学》国学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