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著导读
第一章
原文
道[1]可道[2],非常[3]“道”;名[4]可名[5],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7]。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8]。玄之又玄,众妙之门[9]。
注释
[1]道:老子哲学上的专有术语,意指构成宇宙的实体和动力,实质上是宇宙的起源和天地的本始。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规律。
[2]道:称说,言说之意,也就是用语言表达。
[3]常:永恒的、常存的、不变的。
[4]名:这个“名”字是老子的特殊用语,是称“道”之名。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事物的概念。
[5]名:这个“名”字用作动词。意为用词语为事物命名。
[6]“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历来有两种标点法。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书以第一种标点进行译解。“无”“有”是老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二者都是指称“道”的。“无”是天地的本始,是天地鸿蒙、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万物的根源,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从宇宙起源的角度看,“无”和“有”实际说明了世界产生的时间顺序,即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从哲学的角度看,“无”和“有”反映了事物中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人类认识的一大进步。
[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常体“无”,以观照“道”的奥妙;常体“有”,以观照道的边际。妙,深微奥妙;徼,边际、端倪。这一句也有两种标点读法。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本书以第一种标点读法进行译解。
[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指上文的“无”和“有”。玄,幽昧深远的意思。
[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又玄,玄妙之中包含着玄妙。门,总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用语言表示出来,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用来称说天地本始的;“有”,是用来称说万物的根源的。所以,常体会“无”,要以之来观照“道”的奥妙;常体察“有”,要以之观照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个名称,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叫做玄妙。玄妙之中包含着玄妙,这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评析
本章开章明义,阐明老子思想的核心——道。“道”是什么?这个“道”是不可称说的,是任何概念都无法表示的。但是,老子认为“道”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他在第十四章中这样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二十一章里,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于万物之中,无处不在。二十五章上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一章是说道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循环往复,永不衰弊,是天下万物的本原。但是不知其名,勉强把它称为“道”。
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道”的大致轮廓,那就是“道”是存在于天地未分前的万物的本原,一切存在的根源。它无质无形,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长短相形,高下相倾[3],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5];万物作而不辞[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7],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的人们如果都知道美是美的,那么也就有了丑了。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斯,连词,那么,就。已,通“矣”。“恶”与“美”相对,构成一对矛盾的概念,意为“丑陋”。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生,生成。成,形成。
[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形,比较。倾,倾侧、依赖。
[4]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和,调和。随,依随。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道家最高理想的人物。道家的圣人体任自然,虚静无为,鄙弃名教,崇高自然,和儒家所标榜的圣人完全不同。处,处理。行,实行。无为,顺其自然,不对自然进行人为干预。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
[6]万物作焉而不辞:作,兴起。不辞,不拒绝,即顺其自然。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有,据为已有。恃,依赖。
译文
天下的人们如果都知道美是美的,那么就有了丑了。都知道善是善的,那么就有了不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比较,高和低互相依赖,音和声互相调和,前和后互相依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事务,以不用政令来实行教化。万物兴起而顺其自然,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依仗己能,功业成就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因此永远也不会离开功。
评析
本章分两个层次,第一层阐述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二层阐述老子“无为”的观点,这两层意思前后相连,密切相关。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美,也就没有丑;没有丑,也就没有美。同理,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恶,也就没有善。事物都是在相互比较中互相依存的。而相互依存的关系、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美丑善恶等一切事物也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美丑相比,美是美的;但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上,美与更美的事物相比较,又会显出它的丑来。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比较之中,相反相成,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这便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然而,一切的概念名号,诸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是人们的认识,那么便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便因人而异,因而会引起无休止的争论。要解决这样的争端,便要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因为“无为”依循自然的规律而不强作妄为,只有这样,才能摒却主观的片面性,也才能接近客观的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无质无形、客观真实的“道”。这便是老子的“无为”观点。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1];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4]。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5]。为无为,则无不治[6]。
注释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崇尚贤才。不争,指不争功名,也就是返朴归真。老子认为人们争权夺利的根源就是国君“尚贤”。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货,财物珍宝。老子认为正因为统治者看重“难得之货”,才使人们争相为盗。
[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见(xiàn),通“现”,显现,此处指显耀。可欲,能引发人们欲望的东西,诸如声色犬马之类。老子认为统治者显耀能引发人们欲望的东西,使得人心大乱。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使动用法,使……纯净。实,使动用法,使……充实。弱,使动用法,使……柔弱。强,使动用法,使……强健。
[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知,即无智,没有心智。智者,自作聪明的人。
[6]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而为,也就是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治理天下。
译文
不崇尚贤才,使百姓不争功名;不看重难得之物,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耀能引发人们欲望的东西,使民心不致淆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百姓思想纯净,使百姓肚内充实,使百姓心志柔弱,使百姓筋骨强健,常使百姓没有心智、没有欲望,使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不敢随意妄为。以“无为”的心态来治理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社会。
评析
这一章阐述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迭起,民不聊生,对此老子进行深刻的思考。在老子看来,功名富贵会引发人们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们便运用巧诈伪作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所要的东西,这便是导致社会混乱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怎么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呢?老子认为,首先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能得到起码的温饱,不致使百姓为了生存而为盗为贼。其次,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没有功名富贵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使百姓不要为了功名富贵而为盗为贼。从物质和精神上双管齐下,这样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做到“无为而治”。能做到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就大治了。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1]。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2]。绵绵若存,用之不勤[3]。
注释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指“道”。谷,形容虚空;神,形容变化莫测。谷神,形容“道”的虚空而变化莫测。不死,喻“道”的变化不停。玄牝,微妙的母性,指天地万物的产生之处,此处用来比喻“道”的不可思议的繁殖能力。“牝”,即是生殖,“道”生殖天地万物,但创生的过程不留痕迹,所以用“玄”来形容,“玄”即是幽深不测的意思。
[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根,天地的根源,是说“道”产生天地万物。
[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绵延不绝。若存,存而不见,即若有似无。不勤,不劳倦、不穷竭。
译文
大道虚空而变化莫测,而且变化不止,这叫做生养天地万物的玄妙的母体。这生养天地万物的玄妙的母体,便叫做天地的根源。它绵延不绝,若无似有;作用恒久,永不衰竭。
评析
本章阐述“道”的特征。“道”体为虚,以“谷”为喻;“道”生万物,以“神”为喻。“道”乃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所以将“道”比作“玄牝之门”、“天地根”。“道”孕育万物而生生不息,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来形容。本章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阐述“道”的特征,生动形象。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2]。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3]。
注释
[1]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生,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
[2]是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反面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后,使动用法。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外,使动用法。
[3]故能成其私: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人们的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之所以这样,不正是因为圣人不自私吗?正因为圣人不自私,所以成就自己。
评析
这一章由天道论及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在老子看来,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运行;圣人效法天地,“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利害意欲摆在前头,不把自己的利害作优先的考虑,所以才能“身先”、“身存”,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伟大的谦让精神。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退其身”、“外其身”和“身先”、“身存”之间的关系,也即“利他”和“利己”之间的关系。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纠正今天人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夫唯不争,故无尤[4]。
注释
[1]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利,用如动词,此处意为“滋润”。处,居、停留。所恶,所厌恶的地方。几,接近。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居处。地,用作动词,选择地方。心,心胸。渊,形容沉静,用作动词,保持沉静。与,对待,与人交往。仁,诚恳仁义。言,说话。信,诚实守信。政,为政。治,治理得好。事,处事。能,能力,用作动词,发挥专长。动,行动。时,时机,用作动词,把握时机。
[4]故无尤:尤,怨恨。
译文
上善之人,其德如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诚恳仁义,说话善于诚实守信,为政善于作出治绩,处事善于发挥所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
评析
本章用水性来比喻上善之人的品性。水性如何?在老子看来,水最大的特点“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具体表现为“居善地,习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正因为这样,水才不会招致怨恨。老子认为,上善之人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性,利于众生而与世无争,甘居卑下之地,为人所不愿为,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竭尽所能帮助他人,贡献社会。这样的人,不会招致人们的怨恨,只会得到人们的拥戴。若能如此,何愁天下不治,人民不安?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1]。揣而锐之,不可长保[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3]。富贵而骄,自遗其咎[4]。功遂身退,天之道也[5]。
注释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拿着,此处意为端着。盈,满,此处指盛满水的杯子。已,停止,此处意为放下。这句告诫人们做事不要太满太过,万事要留有余地,否则,物极必反,便会走向反面。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通“捶”,捶击。锐,使动用法。这句告诫人们不要锋芒太露,为人要收敛低调,否则,便会招致灾祸。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莫之能守,宾语“之”前置,即“莫能守之”。这句话告诫人们财富不能长保,不要汲汲于富贵。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而,连词,表假设,如果。骄,骄横。遗,招致。咎,灾祸。这句话承接上文,告诫人们富贵如果骄横,便会招致灾祸。
[5]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遂,成。天,自然。道,规律。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贪功、不居功,这才是自然之道。这样才能全身自保。
译文
端着盛满水的杯子,与其战战兢兢,不如把它放下。捶打利器使之尖锐,尖锐之器更易磨损,不可长久保有。满堂的金玉宝器,没有人能守住它们。富贵如果骄横,那是自己招致灾祸。功成身退,这是自然的规律。
评析
这一章论述基本的为人之道,主要的观点是为人行事要留有余地,千万不要做得太过太满,否则,便会走向事情的反面。重点是围绕一个“盈”字展开,与之相应的有“锐”,有“满”。锐而易钝,满而易亏,物极必反,自古皆然。如果执迷不悟,便会“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人都是有弱点的。普通人在功名利禄面前,往往是贪心不足,不顾死活,而稍有才华的人,便恃才傲物,遭人忌恨。这些都是取祸之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生过多少这样的悲剧。所以作为普通人,一定要淡泊名利,适可而止,该收手时要收手。这才是避祸全身之道。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1];绝仁弃义[2],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5]。
注释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聪明。智,才智。利,好处,用作动词,获得好处。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复,恢复。孝慈,孝敬和慈爱。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智巧。利,财富。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文,文饰。属,归属。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见(xiàn),现,表现。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没有雕刻的木。抱,怀、笃守。绝,抛弃。学,学术。
译文
抛弃聪明与才智,百姓就会获得百倍的好处。抛弃仁爱和正义,百姓就会恢复孝敬和慈爱。抛弃智巧和财富,盗贼就会消失无有。以上所说的聪明才智、仁爱正义和智巧财富三种情况,全是浮文虚饰,不能用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表现本色,笃守质朴,减少私心,淡泊欲望,抛弃学术,这样就会心境平和,无忧无虑。
评析
老子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是统治者所标榜的聪明智巧、仁爱正义和孝敬慈爱,“圣”“智”产生巧诈,“仁”“义”流于造作,“巧”“利”腐蚀人们的天性。所以,若要社会稳定,人心平和,必须彻底抛却“圣智”“仁义”“巧利”,使人们返朴归真,保持淳厚的天性。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的思想对我们应该有极大启迪作用。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1];洼则盈,敝则新[2];少则得,多则惑[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5];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7]。
注释
[1]曲则全,枉则直:曲,委曲。全,保全。枉,弯曲。直,伸直。
[2]洼则盈,敝则新:洼,低洼。盈,充满。敝,破旧。新,更新。
[3]少则得,多则惑:少,少取。得,获得。多,贪多。惑,迷惑。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式:抱,怀、守。一,指道。式,法式、范式。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自见,自现。明,显明。自是,自以为是。彰,彰显。
[6]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自伐,自夸。自矜,自傲。长,长久。
[7]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诚,确实。全,保全。归,信服。
译文
委曲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低洼就能充满,破旧就能更新,少取就能得到。贪多就会迷惑。因此圣人坚守大道成为天下的榜样。不自我表现,所以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不自我矜持,所以长久。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古人所说“委曲就可以保全”等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是能够保全因而信服它。
评析
本章讲述的是事物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老子首先引用六句古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来阐明这一辩证法思想。然后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进一步阐述这种思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最后得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结论。
老子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促成这种转化,使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然后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切不可盲目蛮干,使事情变得不可收拾。老子所说的“不争”,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1];将欲弱之,必固强之[2];将欲废之,必固兴之[3];将欲取之,必固与之[4]。是谓微明[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6]。
注释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合、敛、闭合。固,通“姑”,姑且。张,张开。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弱,削弱。强,强大。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废,废弃。兴,兴起。
[4]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取,夺取。与,给与。
[5]是谓微明:微明,隐微而显明的征兆。
[6]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脱于渊,离开深渊。利器,有几种说法:一说利器指权道;一说利器指赏爵;一说利器指圣智仁义巧利。示,显示、炫耀。
译文
将要闭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大;将要废弃的,必先兴起;将要夺取的,必先给予。这种情况就是隐微而显明的征兆。所以说,柔弱胜过刚强。鱼不可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给人显示。
评析
这一章主要描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亦即矛盾双方转化的问题,如“歙张”、“强弱”、“兴废”、“取与”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过论述的侧重点在于矛盾双方转化过程中的彼消此长,即当某一事物发展到极限的时候,在它的内部已经包含着向反面转化的因素。“张”中隐藏着“歙”,“强”中隐藏着“弱”,“兴”中隐藏着“废”,“予”中隐藏着“取”,等等。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太阳正午的时候,就预示着将要偏西;天气最热的时候,就预示着将要转凉;人到盛年的时候,就预示着将要步入老年……
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论做什么事,不要过分追求极致和完美,因为事情一旦达到极致和完美,就会走向反面。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过于争强好胜,因为一旦占了上风,就预示着将要转入劣势。所以我们要学会“示弱”,因为“柔弱胜刚强”。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2]。无为而无不为[3]。取天下常以无事[4],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5]。
注释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求学,指对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日益,一天天增加情欲文饰。为道,求道,“道”指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日损,一天天减少情欲文饰。
[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不妄为、不人为干预。
[3]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会无所不为。
[4]取天下常以无事:取,为、治。无事,无扰攘之事。
[5]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有事,繁苛政举。
译文
求学以追求仁义圣智礼法,就会天天增加情欲文饰;求道以观照事物未分化的状态,就会天天天减少情欲文饰。减少再减少,直至进入无所妄为的状态。如果能够做到无所妄为,就会无所不为。治理天下要常以“无所事事”为准则,如果扰攘多事,就不能治理天下。
评析
本章讲述要把“无为”作为治国之道。要做到“无为”,就要“为道”。老子为了说明“为道”,将“为学”与之相较。“为学”追求的仁义圣智礼法之类,这些知识积累得越多,违背自然的情欲文饰也就越多。而“为道”体验的是事物未分化状态的自然之道,领悟越深,违背自然的情欲文饰也就越来越少,最后直到进入“无所妄为”的无为之境。如果能够进入无为之境,就会无所不为。那么治理天下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3];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4]。”正言若反[5]。
注释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弱,柔软弱小。坚强,坚硬强大。胜,胜过。无以,无法。易,代替。
[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胜,战胜。莫,没有人。
[3]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垢,污垢,指屈辱。
[4]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不详,祸难。
[5]正言若反:正言,正话。反,反话。
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柔弱,但是攻破坚硬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因为在这一点上,水是无法代替的。弱小战胜强大,柔弱战胜刚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没有人能实践这个道理。因此圣人说:“能够承受全国的屈辱,这样的人可以称为社稷之主;能够担当全国的祸难,这样的人可以做天下之王。”这样的正话听起来像反话,其实里面包含着多么深刻的道理啊。
评析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克刚的道理。水性至弱,但耐力无限,水性至柔,但韧性无限,所以水能凭借无限的耐力和韧性,战胜坚土和岩石。黄土高原上的纵横沟壑,深山峡谷中的蜿蜒水道,都是水冲击而成的。再坚硬的岩石,在流水的冲击面前,都将让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水在战胜对手的同时,自己却毫发未损。这又是水至弱至柔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要学会示弱,示弱有时比一味逞强更有力量。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3]。虽有舟舆,无所乘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使民复结绳而用之[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动用法,使……小。寡,使动用法,使……寡。
[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即使。什伯,什百,各种各样。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使得。重,意动用法,以……重。
[4]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虽然。舟舆,车和船。无所乘之,没有乘坐它们的必要。
[5]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甲兵,铠甲兵器。陈,陈列。
[6]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复,恢复。用之,用结绳记事来治理天下。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意动用法,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
[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相互。
译文
使国家小,使百姓少。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便利器具,也不使用;使得百姓看重死亡,不迁徙到远方。虽然有舟楫车马,没有乘坐它们的必要;虽然有铠甲兵器,没有摆出它们的必要。使得人们恢复结绳记事,用这样的方式来治理天下。让人们觉得自己的饮食可口,觉得自己的服装华美,觉得自己的居处安适,觉得自己的习俗快乐,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相互听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相互来往。
评析
本章老子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国家”的蓝图。这样的国家很小,人口很少。不使用各种奇巧之器,因为使用奇巧之器虽然可以提高功效,但同时也诱发人们的奸诈之心。所以虽有舟楫车马,没有乘坐它们的必要;虽有铠甲兵器,没有陈列它们的必要。使社会回到远古时代的自然状态,使人们安土重迁,惧怕死亡,过着简单纯朴的生活。“甘其食,美其食,安其居,东其俗。邻国相望,鸡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幅多么自由、祥和、安逸、恬静的画面。
然而,我想老子未必真的相信会出现这样美好的社会,这不过是老子的一种理想而已。老子生活的时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社会极其动荡和黑暗。所以这样美好的社会不过是针对现状有感而发而已。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2]。知者不博,博者不知[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4],既以与人己愈多[5]。天之道,利而不害[6];人之道,为而不争[7]。
注释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诚实的话。美,动听。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辩者,善辩的人。辩,狡辩。
[3]知者不搏,博者不知:知者,懂得大道的人。博,广博。
[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积,积藏。为人,帮助别人。
[5]既以与人己愈多:与,给予。多,丰富。
[6]天之道,利而不害:道,规律。利,利物,给万物带来好处。害,妨害、伤害。
[7]人之道,为而不争:道,规则。为,作为。争,争夺。
译文
正值诚实的话并不动听,动听的话并不诚实。真正善辩的人不会狡辩,狡辩的人不会善辩。懂得大道的人并不渊博,渊博的人并不懂得大道。圣人不积不藏,帮助别人以后,自己愈加富有,给予别人以后,自己愈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害物,人的准则是有所作为而不相争。
评析
本章主要阐述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想要说明的是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并不一致,这中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遇见此类现象,“忠言逆耳”就是如此。所谓“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便是如此,所谓“好话说尽,坏事做绝”也是如此,所谓“说人话,不办人事”也是如此,等等,可见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对社会生活惨痛教训的概括。直至今天,我们还能感受到这一点。
上一篇:《梁惠王》原著(选)国学经典解读
下一篇:《诗经》与《楚辞》国学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