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定音方法——十二律
【点睛之笔】
律,本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不同长度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故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
【经典解读】
“十二律”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取一根用来定音的竹管,长为81单位,定为“宫音”的音高。然后,我们将其长去掉三分之一,也就是将81乘上2/3,就得到54单位,定为“征音”。将征音的竹管长度增加原来的三分之一,即将54乘上4/3,得到72单位,定为“商音”。再去掉1/3(三分损),72乘2/3,得48单位,为“羽音”。再增加1/3(三分益),48乘4/3,得64单位,为“角音”。而这宫、商、角、徴、羽五种音高,就称为中国的五音。
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为“律吕”。
上一篇:国学《古代的学制》赏析
下一篇:国学《古代的政治哲学经典——《尚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