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仪犹如细胞,渗透至整个社会的肌体,无论国家典制、平民交往还是个人的修身,处处发散着礼仪温暖而迷人的味道。《中庸》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可见礼数之多。而《周礼》则将纷繁之礼、复杂之仪分为五大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即祭天、祭地、祭祖宗时所行之礼;凶礼指操办丧事、赈灾时所行之礼;军礼指发动战争、集结军队、宣布出征时所行之礼;宾礼则是中央政府招待各路诸侯以及地方诸侯之间相互交往时所用之礼;嘉礼则指结婚、成年、祝寿时所行之礼。
上述五礼,经历代传承,日臻成熟,但也出现了仪礼规范过于繁杂、形式主义日益严重等现实问题。及至宋代,才将其有所简化,合并为冠、婚、丧、祭四礼,涵盖人一生的几大必经阶段。
中国礼制精神本质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人际交往中,强调低调示人,内敛待人,钦重他人,以期赢得对方同等的礼遇。“若要好,大敬小”,越是地位崇高、威望深重者越要放软身段,由衷地善待他人。尊人之礼并非简单作秀,或是礼节性表示,而是发自肺腑地敬重他人,否则厚重的礼节就变成了浅薄的客套,背离了传统的礼仪标准。
许多传统礼俗发展至今,虽然有些已经断档失传,现存之礼也被贴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但从不少仍然通行的礼仪中依旧能够找到历史的影子。所以,古礼未必一概落伍,新礼也不一定生机长存,关键在于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完善。以下几种传统礼仪都是经过时光检验的,其中的优秀因子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1 .行走之礼
三人行,不仅必有我师,还必有我礼。传统的行走之礼是行“趋礼”,即地位低者在地位高者面前走过时,务必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姿态对尊者表示敬意。传统行走礼仪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之规,也就是说,走路不能走在路中间,应该靠右边行走;站立时不能站在大门中间。
2.见面之礼
与不同身份者相见,传统礼仪讲求看人行礼。比如一般性招呼,仅行拱手礼即可。拱手礼是最常用见面礼仪,姿势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握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此为基本层面礼仪。如果到他人府上做客,进门后与落座前,主宾要相互行礼谦让,此礼为作揖之礼,称作“揖让”。作揖的姿势同样是双手抱拳,先抬起再垂下,同时低头示意,上身略向前倾。直至今天,作揖之礼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除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情况下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者向身份低者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礼仪中,对至尊者还有跪拜之礼,即双膝着地,额头有节奏地触地叩拜,也就是常说的“叩首”。如今跪拜之礼只能在老派人家的除夕之夜和大婚场面上见到,而现代人的交往见面礼一般均以握手替代了。
3.入座之礼
座次是社会秩序的表象之一,是当局者身份的象征之一,古今中外莫不对此有着明确而严格的界定。坐席之上彰显着主、次、尊、卑,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中国传统礼仪规定,室内座次东向为尊,即贵客坐于西席之上,主人一般坐于东席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位置,也就是北席。陪酒者和晚辈、随员一般居于北向位置,也就是南席。入座的规矩是用餐时身体尽量靠近桌案,用餐后身体尽量靠向椅背,也就是“虚坐尽后,食坐尽前”。这种坐法一箭双雕,一方面要求就餐前坐得比尊者靠后以示谦恭;另一方面又要求进餐时尽量坐得靠前接近桌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坐席。无论坐于何处,当贵客光临时,一般情况下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中国的入座之礼经历了几次演变,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流行分为主客位的分餐制,主人居北边上座,客人分坐左右两侧,并均有自己独立的餐案和餐具;隋唐时期开始出现长条方桌,取消了单独餐案,但每人仍有专用餐具;到了清代,已经普遍使用圆桌,并沿用至今。
4.待客之礼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招待客人,大到迎候恭送,小到餐具摆放,有着一整套中规中矩的流程,《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均有明细条文——
安排筵席时,菜品放置位置必须遵循固定法则。一般说来,带骨之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调味品放在面前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果回答客人提问,一定将脸略侧一边,以免呼气和唾星溅至盘中或客人脸上。端上整尾烹鱼时,务将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尾部最易脱刺;但干鱼却恰好相反,要将鱼头指向客人,因为干鱼头部更易剥离;冬季时,鱼腹肥美,摆放时应将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季时背鳍部肉厚,所以摆放时应将鱼背向右。
主客共餐是待客之道。陪同长者饮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待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后,少者方可返还入座而饮。如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将酒喝光。
面对年长位尊者时,少者还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但不能尽饱,而要等尊者用毕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最佳状态是小口快咽,以备随时回复长者问话。
大凡熟食,少者必先品尝第一口。如是水果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准抢先。古人喜生食,遇尊者赐与桃、枣、李等水果,吃剩的果核绝对不能随地扔掉,而须怀而归之,否则将被视为极不尊重之举。
5.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理念催生出来的饮食文化,给了历代重礼人士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之说,聚餐畅饮成为一个绝佳的社交平台,上演着一幕幕或喜或悲的礼仪大剧。仅从迎送有别的称呼上,就不难了解传统饮食礼仪的丰富。迎宾宴饮称“接风”、“洗尘”,送客宴席称“饯行”,乃至“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的规矩,无不是饮食礼仪的外化之物。席上饮酒规矩多多,主要包括:客人须待主人举杯劝饮后方可饮酒,即“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要表达谢意,可在席间举杯向主人回敬。夹菜也是如此,须先由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即“与人共食,慎莫先尝”。此外,古时还有一系列的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与人共餐,不可吃得过饱)、“共饭不泽手”(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毋投骨于狗”等,以确保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氛围。
6.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注重人情,亲朋邻里相亲相近,共享共荣,迎来送往之事贯穿全年,特别是节庆、吉日,更是走动频繁,于是,在拜贺庆吊方面,产生了不少仪礼俗规。拜贺之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地位低者向尊长的礼敬。行拜贺礼时,态度必须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将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人生重大事件中。比如,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之礼务求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朋上门恭贺,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用品。孩子长大成人后要行成年之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礼仪中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时行加冠之礼,将获一个新的名号,表示其正式取得结婚生子、承担责任的资格。女子1 5岁时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已到出嫁年龄,可以女大当婚。现代社会将成人礼年龄定于1 8 周岁,学校统一举行集体成人宣誓仪式,强调担负起应尽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婚嫁是人生重要节点,传统礼仪将其分为六道程序,即“周公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到了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高潮在于亲迎,也就是新郎亲赴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后进入洞房,行结发之礼与合卺之礼。寿诞礼一般在40岁后才有资格举行(当今社会,公民寿命大幅度延长,一般多掌握在60岁时开始庆祝大寿)。人生的告别仪礼是丧礼,中国人历来重视送亡,将寿终正寝的高龄人士去世看做白喜事,亲朋前来吊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
上一篇:月饼之圆寓何意
下一篇:服务员送的小零碎干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