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这个项目结束后,起码能赚二三十万”|预期理由
某人向朋友借2万块钱,声称半年后连本带利一起还,利息是本金的30%。
听起来挺大方,但朋友并不买账,因为这不是某人第一次向他借钱了。他直截了当地回复说:“我手里也没什么钱,况且你上次从我这里借的钱,还差2000没还呢!”
某人脸不红、心不慌,神色镇定地说:“放心,兄弟!这次啊,我一并都还给你,把这2000块钱也算在本金里,你看怎么样?”
朋友说:“听起来是不错,但我怎么才能相信你?”
某人神秘地说:“现在,我正跟别人合作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结束后,起码能赚二三十万,到时候你还怕我没钱还你?”
朋友笑了,说:“你先把那二三十万赚到手再说吧!”
为什么朋友不肯再借钱给某人?诚信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某人把没有发生的事情拿来作为论据,企图证明自己有偿还能力,这种论证手段是一种典型的诡辩术,在逻辑学上叫作“预期理由”。
预期理由是一种谬误,它在证明或反驳一个观点时,把真实性有待验证的判断作为论据,不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比如:“用望远镜观察火星,可以发现上面有不少有规则的条状阴影,而这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因此火星上是有人的。”在这句话中,“条状阴影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这一前提,是没有经过证实的,不知道真假,所以根本无法推断出“火星上有人”的结论,这是典型的预期理由的逻辑谬误。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销售领域,预期理由经常会被拿来作为劝说客户的一种方法。比如,某销售员会对客户说:“您之前购买的这款产品,公司明年可能会调高价格,为了避免您在价格方面遭受损失,我建议您趁着价格未调整以前,赶紧订购半年的存货,这样的话,能节省不少的成本。”
总而言之,对于一些严谨的科学问题,以及牵涉到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我们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预期理由。但若是不牵涉道德品行,如在营销和劝服他人时,也可以恰当地运用预期理由,在某些情境下,这的确是一种说话技巧。
上一篇:“请你相信我,那只是一个例外”|诉诸规则以外
下一篇:“这是名人说的,难道也是错的吗”|诉诸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