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芙蓉哥哥”:
异装癖
以“不漂亮,毋宁死”为宗旨,且素有“时尚圣经”之称的《Vogue》杂志,其法国版竟然在一期的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个长着一圈浓密大胡子却身着女装、长相疑似“猿人”的家伙。这是自砸招牌还是又一位西方“芙蓉哥哥”?
其实,这位雌雄莫辨的“美人”,就是被誉为“时尚妖男”的Andrew。他巧妙地玩转着性别界线:他有结实的肌肉,又有一双让女人嫉妒到死的超长美腿!他保持着黑猩猩般的胡子,又只以女装亮相!他爱穿小热裤、卡弗坦长袍,踏超高的高跟鞋、系腰带,花哨艳丽,打扮出20世纪60年代时髦嬉皮又混合着70年代黑人电影元素的风格。但是,这个妖艳的“猿人”就是不承认自己是易装癖或变装皇后,也拒绝接受任何性别划分的局限,声称对于他,每时每刻在任何地方都是表演。所以,现在,他被称为“表演艺术家”……
在“Ta时代”里,帅气的女性,美丽的男性,性别界限似乎正在受到某种挑战。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异装癖以男性见多,因为女性着男装现在已经常见,尤其在西方社会还很流行,故并不视为异常行为。当然,这种公开的“异装癖”或是为了吸引人眼球,满足自己的“被观赏欲”,或是因为个性实在是太“特殊”。那么,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异装癖”,我们该怎样解释这种“性别暧昧”呢?他们又有哪些行为特征呢?
异装癖者开始时一般只在自己的房间中穿着异性服饰,通过镜子自我欣赏。后来逐渐频繁起来,甚至有些人穿着异装入睡或出现在公众场合。有些人则是先着部分异装,偶尔穿一两件女性服装,然后逐渐增加异性衣饰的件数,直至最后全部穿着异性装束。当他们穿着异装时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甚至有一种自认的文雅和美丽的感觉。如果不穿或被制止穿着时,则会引起他们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形成“异装癖”呢?
有些人在幼年时,被环境影响到了自身的“性别辨认”,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这样,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母亲从小对儿子十分宠爱,而父亲很严厉,那么,男孩就会在幼年将女性的特质神圣化和美化,从而造成内心对这种“神圣光环”的渴望。所以,也有许多男性异装癖是偷用母亲的化妆品、饰品、衣着。
同时,有的人对两性关系有一种惧怕和忧患的心理。因此,有不少人在不穿异性服装的情况下,性交出现明显的阳痿症状,而穿了异性服装则无此性功能障碍。这大概是异性装扮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忧虑情绪或罪恶感的结果。
如果有为异装癖而感到痛苦,想要改掉这种癖好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异装癖者一般会在5~14岁之间开始萌生异装兴趣,到了青春期就产生与异性装束有关的色情幻想。因此,当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异装癖苗头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人接触,培养广泛爱好,同时,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减少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这样可以控制其发展,使异常行为得到明显的改观。
同时,让异装癖者回忆童年的生活经历,寻找他们患异装癖的早期成因。然后究其原因向患者进行分析解释,指出这是一种童年时性别角色受到异常限制和不良影响的结果,使其对自己的病症及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努力去控制纠正。当异装癖者穿着异性装扮时,可采用厌恶疗法,比如用橡皮圈弹手,或者引发患者对其异装行为及其结果的羞耻感和恐惧感,从而对异装行为产生厌恶,进而消除这种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异常行为可能逐渐消失。
上一篇:花店会员卡:投机心理蒙蔽理性思考
下一篇:视而不见:认知资源有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