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只凭一句庄重的承诺,不惧面临千难万险,扎根故土,挥洒青春,贡献智慧;只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甘愿身居戈壁荒漠,隐姓埋名,与世隔绝,忍受艰苦;只因一个崇高的信念,纵然没有功名利禄,一腔热血,一声祖国,一生满足。隐姓埋名几十载,为国捐躯愿此生。历史谱写了这些无名英雄、铁血战士壮丽的诗篇,时代赋予了他们更加响亮的名字——“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1949年,新中国才刚刚成立,而世界已经进入了核时代。这对于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双重的考验。对外,核武器的到来加紧了各国的军备竞赛,形成了紧张的国际局势。对内,新中国仍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各方面的建设还在缓慢摸索中。可是,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从未停止,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步履维艰的新中国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1960年11月5日,一枚被称作“争气弹”的导弹——东风一号发射升空,准确命中目标。东风一号的成功发射迎来了新中国仿制导弹的初次胜利,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紧接着,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冲入云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中国成为了第5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面对中国在原子弹方面取得的成功,西方国家仍旧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国是有弹没枪,甚至用讥讽的口吻毫无根据地预言:中国5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能力,更低估了新中国的实力。早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3个月,中国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1966年3月,中国开始进行导弹和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1966年10月27日9时,“东风二号”核导弹点火升空,9分14秒后,核弹头在距发射场894公里之外的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这意味着中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核导弹。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刷新了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21时,伴随着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在祖国的上空响起,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了第5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不仅缓解了新中国面临的窘迫局势,为当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还从此打开了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弹一星”事业不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人才的培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与民族的团结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回望共和国一路的艰辛历程,“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跌宕起伏,令所有人难以忘怀。在这个宏大的工程背后,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更是几代人的奉献与牺牲。他们用爱国、勤劳、智慧、协作、自强、奋进,共同成就了“两弹一星”的胜利,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赤子求学海外,丹心至存其间,但凡为国效力,万死不辞返还。讲的就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海外专家,心怀报国之志、不辞艰难也要归国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所有身居海外的专家学者心潮澎湃。他们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到故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挥洒青春和热血。作为归国专家学者中的一员,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可谓非常艰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钱学森就萌生了回国的想法。但当时正值妻子怀孕,考虑到路途中的不方便,他们便商定先做准备,等孩子一出生就动身回国。然而,钱学森一家还未踏上归国的行程,美国政府就打探到了这个消息,因为钱学森是声名显赫的火箭问题专家,美国政府不可能也不打算把这位优秀的科学家放回中国。为了笼络钱学森,他们先是提出了十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想要借此打消他回国的念头。但是,他们根本不懂这位科学家的一腔爱国热忱。面对祖国的召唤,这些名和利在钱学森眼中根本是一文不值。遭到拒绝的美国政府一计不成,不得不转头想另外的法子留住钱学森,竟然采用了囚禁和监视的恶劣手段。美国的一位海军次长甚至放话:“就算是枪毙钱学森,也不能放他走,他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就这样,在重重的阻挠下,钱学森归国的计划足足推迟了5年。这5年里,钱学森从未停止对祖国的思念,他和妻子用了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1955年,钱学森和妻子想方设法避开特务的监视,寄出了一封隐秘的信件。这封信经过几次辗转,最终到达周恩来总理的手中。在中国政府的不断交涉下,美国政府为了利益不得不妥协。1955年的秋天,钱学森和家人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巨轮。
在钱学森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诱惑面前不变心,暴力当前不屈服。正是这样的大无畏精神,鼓舞和激励了1500多名学有所成、身居海外的科技工作者,怀揣着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梦想,矢志报国,归心似箭,不惜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回到祖国。他们的回归,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带来了成功的希望,也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带来了无尽的光亮。
泓峥萧瑟无草木,狂风卷沙漫天飞;不慕世人功与利,自甘隐姓埋名人。讲的是以邓稼先、王淦昌为代表的一群无名英雄,不慕名利,在戈壁荒原中的试验基地默默奉献的经历。
1958年,作为核物理专家之一的邓稼先,接到国家的调令。临行的前一晚,他对妻子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活得很有意义。”第二天一早,34岁的邓稼先给家人留了一张全家福照片,就启程前往戈壁滩的核试验秘密基地。而他的家人连他的工作是什么、去哪里、通信地址都一无所知。邓稼先进入秘密基地后,迅速投入到核试验中,大量的数据、高难度的问题、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每天都神经紧绷。况且,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里,国家能为科学家们搞研究所提供的条件是十分有限的,物资极度匮乏、技术远远落后、粮食经常短缺、环境异常恶劣,这些阻碍如满天飞沙走石击打着邓稼先和所有科研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邓稼先和同事们坚持了长达8年的时间,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从新疆罗布泊传来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好消息。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并没有使邓稼先放慢继续为国防科技事业劳动奉献的脚步,直至1986年,邓稼先身患绝症躺在病床上,中央军委指示对其事迹解密,各大媒体才争相报道这位“两弹元勋”,才使国人知道了他的姓名和默默奉献的28年时光。
还有一位叫王淦昌的科学家。1959年,王淦昌在苏联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他的名字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同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了援助中国的协定并撤走了所有在华的苏联专家,这就意味着祖国的“两弹”研制急需大批的国内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自力更生。1961年,王淦昌奉命参与领导研制原子弹,前提是王淦昌需要放弃眼前的一切,包括他的名字和刚刚获得的荣誉。王淦昌丝毫没有犹豫,他说:“我愿以身许国。”就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王淦昌消失了,而在西北的核试验基地,一个叫王京(王淦昌化名)的人默默坚守了17年。
像邓稼先、王淦昌这样甘愿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还有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这些闪光的名字来自国内各行各业,有人民军队的指战员,有专家学者,有技术人员,也有工人群众。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隐藏自己的姓名,从四面八方来到这片广袤的大漠戈壁。在这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盛夏时地表温度高达60℃,刮起风来飞沙走石,狂风能把帐篷掀翻,飞起的石头能把汽车的挡风玻璃打碎。一位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曾这样回忆:“一些高出地面不到1米的地窖,就是全部落区工作人员的住房。住在地窖里,虽说不太冷,可是窖顶上不断往下淌沙子。在别处,床单是铺在身下用的,而在这里,床单却必须挂在空中,否则第二天醒来,七窍都要被沙子灌满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和造就了所有人坚毅的性格,他们从不抱怨,只愿在自己的岗位上劳动奉献、忘我拼争。经过几年的协作与苦战,原本空荡荡的戈壁荒漠开始出现了变化,一座座建筑、一个个基地、一排排产区拔地而起,通信设备的不断完善、实验器材的不断改进,无不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稳定的根基。
舍家舍业无怨悔,为国为民尽憔悴;誓存机密显忠魂,以身报国不辞行。赞扬的是以郭永怀为代表的一众铁血志士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1968年12月的一天,59岁的郭永怀因公乘坐飞机从青海试验基地赶回北京。凌晨,这架飞机在降落时失事,机体坠毁,无一人生还。事后,人们在搜寻过程中,发现了两具紧紧拥抱在一起并且已经烧焦的遗体。经过辨认,确定是郭永怀和一位警卫员。当人们把他们分开时,从两人中间掉出了一个完好无损的公文包,这个公文包里装有国家绝密科研资料的文件。飞机遇险,在生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的不是如何保护自己,而是守护关乎祖国和人民伟大事业的绝密文件。
和郭永怀一样为“两弹一星”事业捐躯的烈士还有很多,他们静静地长眠在导弹试验基地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和核试验基地的“马兰烈士陵园”里。是他们用奋斗和牺牲,为我国的“两弹一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用鲜血和生命为“两弹一星”精神注入了最深刻的内涵。
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是关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是一个声势浩大的伟大工程。既需要党的远见卓识和坚强领导,也需要所有参研参试人员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科学家们义无反顾地在前方打头阵,庞大的科研队伍和参试部队紧紧相随,所有协作单位和人员则全力支持配合。为了伟大的事业,他们告别亲友,隐姓埋名,走进基地,走进工厂矿山,走进科研院所。他们扑下身子,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上劳动奉献。他们目标一致,方向明确,矢志不渝,共同踏上完成“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征途,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换来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了,但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播却从未停止,继续绽放着永恒的光芒。
耄耋之年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在“两弹一星”的光辉史册上,有一位老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他就是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当中至今仍然健在的3位科学家之一——孙家栋。从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到新时代的航天事业,孙家栋已经奉献了60多年的人生,他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以来的全部过程。如今,已近92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呕心沥血。他说:“当年,如果没有‘两弹一星’这些‘大国重器’,中国就生存不下去。现在也是这样的,生存和发展都重要,但国家安全是首要的。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而非一个和平的年代,国家始终需要拿出一定力量来建这些‘大国重器’。”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正是由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激励和继承发扬,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攀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特别是在新时代,又升华成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嘹亮的号角声,伴随着新时代的征程已经吹响。在中国这片广袤大地上,一眼望去,随处可见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未来在召唤着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创造。老一辈耳熟能详的拼搏故事已经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新一代薪火相传的奋斗征程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守讲台 怀天下
下一篇:弘扬劳动精神,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