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从事着最危险的工作却坚守如初,身处在最平凡的岗位却初心不改。与炸药共舞,与死神为伴,他在刀尖上为工匠精神代言,他就是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生死岗位的“整形专家”——徐立平。
1968年10月,徐立平出生在一个航天工作者家庭。他的母亲温荣书是中国航天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火药整形车间最早的一批员工。在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徐立平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航天梦。1987年,19岁的徐立平从陕西航天技工学校毕业,他选择了母亲工作过的车间,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的一名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修理工。
身穿防静电棉服,手脚连接导电的金属线,小心谨慎地用金属刀具将发动机内填装好的火药切削整形至设计要求的精度,以满足火箭及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需要。这,便是徐立平的日常工作。这项工作也被称为“雕刻火药”,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尤其在作业时,一旦刀具与金属壳体发生接触,或者是摩擦产生一丁点儿的火花,瞬间就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甚至可能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工作的危险性就如同在高空钢丝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徐立平深知这份工作的精确性与危险性,从拿起整形刀的那一刻起,他就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当作自己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的目标只有一个:练好刀工!
刚开始,从最基础的拿刀、推刀学起,徐立平每天跟着师傅刻苦学习,在试件上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切、削、铲等基本功。业余时间,他苦练雕刻功夫,反复揣摩刀具的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以及怎么用力、如何下刀等……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断努力,在练坏了30多把刀之后,徐立平用刀已经游刃有余,雕刻手艺甚至超过了他的师傅。只要用手一摸,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型面。
练好了基础功夫之后,徐立平就开始钻研药面的精度值。他非常清楚药面精度值的重要性: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都会造成药面精度数值与设计要求不符,发动机点燃之后,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的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有可能偏离正常轨道,严重时还会引发爆炸。为此,他不断追求火药药面修整的最高精度,在车间里他勤学苦练,回到家后还经常在餐桌上进行手工练习。有的时候切土豆片,他都以雕刻火药的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出的土豆片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就这样,通过徐立平的不断努力,火药药面精度允许的0.5毫米的最大误差值,他硬是控制到了0.2毫米,还不及两张A4纸的厚度,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自愧弗如,同事们更是对他的手艺赞叹不已:“徐师傅在火药整形行业绝对是大师级别,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一刀过去,需要切掉0.2毫米,就能切到0.2毫米;需要切掉0.5毫米,就能切到0.5毫米。对于平面度,他用手一摸,就知道哪边高多少,他的技能简直就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徐立平长年坚守在生死岗位上,他不怕危险,勇于牺牲,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在自己平凡的航天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航天精彩。
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的发动机在研制的攻坚阶段出现了问题。固体燃料发动机是航天火箭、战略导弹这类飞行器的重要核心,制造它需要上千种工序,而其中质量要求最高、最精确的部分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浇注与整形。在经历了两次试车失败的情况下,第三次试车一触即发,但发动机的药面又出现了问题。由于当时国家还不具备相应的探测系统,专家组经过慎重讨论,最终作出艰难决定——就地挖药。也就是说,承担火药药面整形的工人要钻到已经填埋好推进剂的发动机壳体里,把浇注好的火药一点儿一点儿地抠挖出来,直至挖到界面的故障处,查明问题的根源。此时,工作还不到3年的徐立平毛遂自荐,主动加入挖药突击队。那一年徐立平才21岁,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缺氧的环境,狭窄的空间,刺鼻的气味,再加上精神的高度紧张,每个人只能半跪半躺地在成吨的炸药堆里待10分钟,而且每次最多也只能挖四五克。面对如此高压,许多人都出现了呕吐、头疼等症状。而徐立平为了能让大家多休息一会儿,每次总要在里面多挖上五六分钟才出来。直到今天,徐立平都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那里面太安静了,除了铲药的声音,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像雷一样在耳边响起……”就这样,突击队成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成功地找出了火药裂纹,排除了发动机故障。但徐立平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由于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内挖药,火药挥发出来的毒性气体伴随着徐立平的每一次呼吸,进入到他的身体,侵害着他的健康。再加上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挖药,工作结束后他的双腿有3个月都无法行走。徐立平的母亲还清楚地记得,在这次挖药任务结束后,徐立平是被同事搀扶着进的家门。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在徐立平的工作生涯中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每当遇到重大危险任务时,只要组织需要,徐立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徐立平还一直探索创新,不断地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05年,徐立平同工种的一位同事在操作过程中,刀具碰到了发动机金属壳体,擦出的火花点燃了发动机,火药瞬间燃烧,同事不幸遇难。徐立平的弟弟也从事着和他一样危险的航天工作,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的弟弟全身70%被烧伤……同事的牺牲和弟弟的事故,对徐立平触动很大,更加深了他对火药整形危险性的认识。他暗自立誓:一定要杜绝刀具碰触火药壳体的问题,只要还在整形岗位一天,就一定要研制出更加安全和更加科学的刀具,最大限度地规避危险。
从那以后,徐立平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危险降下来。完成日常工作之后,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术,拓展新技能。他日夜不休,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药面和整形的不同阶段,亲自上阵制作图纸,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徐立平逐渐摸索出适用于各种药面的整形参数,并发明设计出了3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其中两项获得了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工厂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徐立平设计出的刀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他的“立平刀”在整形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刀具不与火药壳体发生碰撞,极大地降低了火药整形的危险系数,这对整个航天事业来说都是一个杰出的贡献。
为了降低操作的危险系数,徐立平还主动学习整形机的相关知识。他白天蹲在整形机边反复琢磨研究,晚上夜以继日地计算各项参数值。他带领班组职工进行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双向培训,使全组成员都基本掌握了手工整形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方法。他还经常检查整形机的安全装置,找出其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改造建议。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和探索,徐立平带领班组完成了30多项技术革新,先后实现了数十种导弹发动机在数控整形技术方面的成功应用,80%以上的型号整形实现了远程控制。
见证了老一辈航天人以苦为乐的艰辛创业历程,徐立平总是会说:“航天是一个大系统,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螺丝,还有太多人在同样危险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我算不了什么。”从1987年工作至今,徐立平坚守在自己平凡而又关键的整形岗位上,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危险与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斗在一线、奉献在一线。现在的徐立平,除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外,更多关心的是怎样让更多的青年人成长为技术骨干。他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把自己入职以来研究和掌握的方法、技能、经验全部无私地传授给青年职工。另一方面,他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编写培训教材,整理自己在药面整形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总结工作要领和安全事项……在徐立平的带领下,他的整形组被授予“金牌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称号,原班组成员中已经有两人担任了重点班组的副组长,其他人也都成长为国家级技师和生产骨干。徒弟李鹏在获得航天科技集团“最美一线青年员工”时说道:“能够成为徐立平的徒弟真的很幸运,他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快速进入岗位,更让我的成长比同龄人更快。”
因其精湛技艺、敬业态度与奉献精神,徐立平先后荣获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十大感动人物”、“三秦楷模”、中华技能大奖、航天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时代楷模等荣誉,这一项项荣誉都是对徐立平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最好褒奖。而这些荣誉背后,徐立平付出的不仅仅是日日夜夜的汗水和辛劳,更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由于长年保持一个姿势雕刻火药,再加上火药的刺激性,徐立平的双腿变得一粗一细,走路的时候身体也会向一侧倾斜,还落下了腿疼的病根儿。家人看到徐立平这个样子,更多的是心疼,每次提起丈夫徐立平,妻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她说:“我真不敢去想象,所以家里面的事情,我都很少让他操心,我就怕……所以我很少跟他吵架,我就怕影响他。”
30多年过去了,与徐立平同时期进厂的工人们大都已离开或者调岗,只有他一直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说:“再艰难的道路总要有人去走,再危险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干!每当看到火箭升空、导弹发射、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心中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觉得自己这辈子活得真值!”
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徐立平认认真真地做着这一件事情。这是血与火的淬炼,更是生与死的考验;这是对使命的忠诚与坚守,更是对创新的执着与奉献。他用平凡之手,雕刻航天非凡;他是一介工匠,更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
上一篇: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下一篇:“救命”蝈蝈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