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
“今天的午餐真是太难吃了,根本不值二十块钱!”
“凭什么她的工资比我多,职位比我高?”
“为什么别人能幸福,我却遇不到真爱……”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的,抱怨的话几乎人人都说过,抱怨的人处处都有,被抱怨的事更是五花八门、杂乱不清。听着这样的言辞,让人觉得生活简直是一团糟,没有顺心的地方。更要命的是,抱怨者本身对于抱怨这件事秉持着孜孜不倦的态度,可以就某个话题无休止地抱怨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抱怨真的只是控制不住情绪吗?
抱怨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呢?
在这里,我想谈谈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名作《等待戈多》,这是一部很有代表性意义的悲剧,也能带给人不少的启示。
故事发生在乡间的一条小路上,两个流浪汉在此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在等待中,他们没事找事,没话找话,吵架、上吊、啃胡萝卜……猛然传来一阵响声,两人一阵惊喜,以为是戈多来了,却发现是空欢喜一场。夜幕降临,其中一个流浪汉提议离开,另一人也同意了,可两人仍然坐着不动。
到了第二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两个流浪汉再次相遇,开始重演昨天发生的事。他们重复前一天的言语和动作,没完没了地说话以打发时间。到最后,其中一个流浪汉又提议走,另一个人也答应走了,可他们依旧像昨天一样,坐在原地不动。
这幕荒诞剧借助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节,暗喻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可把这个情节延展一下,放在抱怨者身上,却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所有的抱怨和批评,都没有实质性的见解,也没有采取要改变现状的行为,只是站在原地不停地重复着同样没用的话。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抱怨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也许,最开始只是一种倾诉,为了减压、排解苦闷,看似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实则是对自己不满,抱怨的背后是在说:“为什么我总是这样?为什么我不能更好一些?”
带着这样的心理,势必会生出一些焦虑,要通过抱怨的途径来获得他人的安慰。在抱怨者看来,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仿佛自己就是最不幸的那个人。事实上,听者很清楚,这不过是夸张的描述,与现实不符,正因为此,听得多了就会感到厌烦。
抱怨的人不停地责备外界环境或是他人,其实是在申诉自己内心的某种需要,但又不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抱怨和引人注意上。对于抱怨者,倾听的人最初会采取给予建议的方式来对待,就像《等待戈多》里那个提出离开的流浪汉一样,可时间久了却发现,抱怨者只是用耳朵听,根本不会服从,也不付诸行动,只是重复抱怨。
看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抱怨的本质不在于某一件事,而在于抱怨者内心的软弱和行动力的匮乏。就算他们抱怨的A事得到了解决,接下来他们还会为了B事和C事继续抱怨,就像《等待戈多》里不断重复的场景一样。
作家六六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两个字:失败。37岁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就是四个字:永不抱怨。”
若说抱怨,马云应该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去抱怨,毕竟他失败了那么多次,可他没有那么做。相比之下,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又是怎么做的呢?
2013年一项涉及5000人的调查显示,65.7%的人每天抱怨的次数在1~5次,13.8%的人每天抱怨6~10次;近八成人抱怨仅为发泄内心苦闷,九成人对自己的抱怨行为深恶痛绝。体制内的公务员抱怨禁令之下福利少了,工资太低;体制外的白领抱怨没保障;年轻人以蚁族自嘲,抱怨“土豪”们占据太多社会资源;中年人抱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老年人抱怨看病贵、看病难……
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你所看到的“幸福的人”,背后也背负着你不曾看到的辛酸。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去解决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对任何人而言绝无例外。记得剑桥有一本书里是这样写的:“我以为有钱人会过得比我们充实,我以为物质上都得到满足就会没有烦恼,我以为一切外在都拥有就不再忧愁,其实呢?原来并不是,他有一切让人羡慕的东西,可是他却从未有过开心快乐;他有钱有车有地位,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朋友……”
抱怨这种事情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即使将小数点后的数字重复一万遍,也永远无法达到1的目标。可软弱无能的人,却只想着重复这样的无用功,白白地浪费时间。真正的勇者,会鼓起勇气正视现实,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上一篇:承认自己和他人都是会有情绪的
下一篇:抹得开面子,才能打得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