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辈子,需要各种各样的生存能力。
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属于专业性的,比如计算机、机械、医疗、财会、金融、建筑、农牧、航天、教育、艺术,等等,你精通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赖以生存。爷爷年轻时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老一辈常讲,家有满斗黄金,不如薄技在身;一招鲜,吃遍天,学好一门技术足可以养家。
但是,当爷爷到六十岁时,太多的生活经验改变了这种看法,感悟到人生还有一种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能力,那就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处险不惊的应变能力和行动的组织、协调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人的说话办事能力。
交际力的实质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能力。说人的交际力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大体有三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是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首先必须跟人打交道,因为人就生活在群体中,这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决定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关系网”上的一个“结”,如果你不懂怎样跟人打交道,不能跟大家搞好关系,没有人缘,没有人脉,你的专业再厉害,得不到别人支持,也难以把事业做大做好。
二是根据目前企业界流行的“情商”、“智商”说,认为一个企业家要想成功,他自身的能力条件,情商比重占70%,而智商占30%。情商就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说话得体,办事公正,口碑好,有人格魅力,特别是有组织协调能力;而智商主要表现在业务能力上,懂专业,有办法,长于技术攻关。也就是说即使一个顶尖的业务高手,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成功率也较小。
三是根据卡耐基的一个公式,也强调交际力的重要性。1999年时,有一天爷爷用午休的时间到书店看书,偶尔翻到一本《卡耐基妙语》,在开篇中,卡耐基讲到他研究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如日本松下幸之助、台塑大王王永庆、美国比尔·盖茨等一些成功人士,虽然学历不高,大都是初中文化,却都成为世界级的精英。为什么?卡耐基总结了一个公式,他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遇事的组织应变能力,15%靠专业技能。爷爷当时看到这段话,沉吟良久,认为确有道理。
说到这里,爷爷挺欣慰,我孙孙从幼儿时,就表现出这方面的潜质。①你从小就挺闯,不惧场。大人抱你出去玩,人越多你越欢实,谁抱都行,不像有的小孩一见生人就躲。从小就这样闯,长大后也会有胆量。②你半岁时,手里拿着吃的东西,谁要都可以,还主动往别人口里送。自私是人的本能,可你却显得很大气。有的大人惊呼:“这孩子一点不抠,大气,以后一定有出息。”③你的微笑挺迷人,无论走到哪,都有很多人喜欢。有一个甜美的微笑,是上天赐给你的人际通行证,是你走向人群最好的“介绍信”。④你转弯快,一岁左右时,不顺你意你便又打又挠,见大人哭了(故意逗你),你会立刻去搂大人的脖子,在脸上亲几口,直到大人破涕为笑。⑤你不到一周岁大,就会主动去求助大人。什么东西拿不动,够不到,就来拉大人的手,让大人去做。善于求助别人,是成功人生必备的重要潜质。⑥你一岁左右大时,知道小心,懂得保护自己。你没吃过的东西,怎么给也不吃,直到大人吃一口,做出样子,你才肯吃。穿衣服带绒毛的,你不穿,说“怕”。高压锅喷气时,你自己就知道躲到一边去。从小就有“辨别”和“自卫”意识。⑦你从小就知道关心人。你两岁时,看你太爷躺在那里,头上蒙个毛巾,你跑过去,把小手伸到毛巾下,摸摸太爷的额头说:“太爷,你感冒了?去医院吧!”一会儿,太爷睡着了,毛巾掉地上了,你赶忙跑过去,捡起毛巾,轻轻给太爷盖在头上。看到谁睡在沙发上,你就会找件衣服,给盖上,还说:“感冒了咋办哪!”小模样儿非常可爱。⑧你知道替别人考虑。你刚两岁,一次你妈妈要领你到室外玩,快出门时,让你返身把电视关闭,你跑到电视跟前刚要闭,回头发现你太爷坐在床边,你又跑到太爷身边问:“太爷,你看吗?”你太爷说:“我没看。”你才返身去闭电视。⑨你有担当潜质。有时自己不慎摔倒或哪里碰破,虽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哭,反而安慰大人说:“没事、没事!”在幼儿园有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你,你也能大度地不和他一般见识,不还口也不还手。⑩你有一定自制力。你喜欢看动画片,即使看得正高兴,大人提醒你“到时间了”!你会立刻关闭电脑。有时不用提醒,自己看着钟表,到约定时间,会主动跟爷爷摆手再见,回自己房间写字或看书。俗话说“三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孙孙的这些潜质,如果得到发扬,对于一生交际力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
如今,你长大了。爷爷不知道你在看到这段文字时,你的思想、性格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许你在小伙伴的群体中品学兼优,俨然像个“小领袖”,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拥戴;或者由于你先天条件较好,聪明又帅气,被大家娇惯,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变得傲慢、专横,谁也管不了,正让亲人感到痛心和无奈。阔阔,无论如何,你还是个孩子,你的漫长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你现在接受爷爷的劝告,一切还都来得及。总之,爷爷认为,你一定要注意养成自己良好的交际力,这是你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养成自己的交际力呢?
依爷爷六十年人生的感悟,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学会主动“推销”自己。扩大或融入新的交际圈,必然要通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才行。人一多了不敢上前,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当然也引不起别人的重视。在有很多生人的场合,不要畏首畏尾,要大大方方,十分得体(不是大大咧咧,要不急不躁、温文尔雅)地主动自我介绍,互通姓名,表示欢迎或致以敬意。当然,这时“会说话”就十分重要了。如果语调铿锵、口齿清楚、妙语连珠、风趣幽默、活泼机敏,自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但也不要太张扬、太自负,弄得整个场面上大家看你一个人的表现。要动静相宜,张弛有度,有制有节,不失分寸。有时,学会适时向别人请教,也是交际场合的一种智慧。抓住各种机会让大家认识你,你也尽可能结识新朋友,是扩大人脉资源的必备素质。
第二,学会主动关心别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不喜欢跟一个冷漠、缺乏爱心的人打交道的。应当有一副热心肠,看到别人有难处,力所能及地主动上前帮忙。人在难处,一句亲切的问候鼓励,就足以令人感动。当然也不必一定做自己力所不及的帮助。俗话说“没有钱还可以帮个人场”,人到不了,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是必要的。千万不要幸灾乐祸,不要取笑别人的短处,不要漠视别人的尊严。要学会欣赏他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本身就是一种优秀品质。欣赏他人,不需要成本,只要有开明的理性和慷慨的态度就够了。有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赞赏的手势,就足以令人感动不已。能欣赏他人,自己获得的不仅是进步,更会获得一份珍贵的友情。你可以认真领会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当厄之施,甘为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冰”等古训的深刻内涵。
第三,要懂得感恩。古人讲“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人的一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每当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必须学会感恩。节日去看望一下,平时多问候问候,特别是恩人有难处时,挺身而出,主动帮助。虽然能力有限,关键是要有这个心意。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珍惜互助的情感,不懂感恩,周围的人看了,也会推人及己,自然会疏远你。你看《水浒》中的宋江(宋江人品好坏另论),他的人脉为什么那么好,值得深思。
第四,处世要公平、正直。人际交往,有亲有疏、有远有近、有薄有厚是正常的,但是,在公理面前,要表现出正义。不能因为谁跟我关系好,错也是对;跟我关系不好,对也是错,这样一来,人就没有了正义感。当然,人也是有感情的,对亲近的人,在公理面前又要不失情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包拯斩包勉,还要代亲人的赡养之责。既讲情,又讲理,情理兼顾,有情有义,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第五,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大胸怀者,不仅可以容人之过,更要有“富贵不相忘”的豪气。自己有了成功,一定要明白,那不仅仅是你个人因素所致,必然是众多条件帮你促成的。所以,你成功了,不要居功自傲,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要与大家共同分享。如共同玩一次,吃一顿儿,把奖金拿出一部分大家分配,等等。别人不在乎分享多少,关键看你有没有这个心意。当你痛苦时,也可以找个知心朋友倾诉,寻求指点和安慰,这也是分享,这样,可以展示你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更鲜活更可爱的一面。如果自己深藏不露,跟谁都不交心,冷峻高深,甚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居高临下、鹤立鸡群、白璧无瑕的“完人”,反而会让人感到你工于心计,深不可测,会敬而远之。当然,所谓分享也体现在两个朋友挤一张床睡,把自己的衣服借给朋友穿,自己的车借给别人开,两人分一块地瓜,主动把好菜推到别人跟前等一些琐事上。好的人脉,就是靠这些小事日积月累而来的。
第六,面对亲朋同事之间的矛盾,不推波助澜,不添油加醋,不卷入其中。人际矛盾纷争在所难免,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在变化中的,今天香了,明天臭了,后天又好了,如果你卷入其中,无论偏向哪一方都会令另一方感到不快,而有一天他们两人和好了,你又成了什么人?所以,不能乱传话,不能当甲说乙,当乙说甲,当甲乙和好一见面时,你就成了挑拨离间的坏小子,那时,你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所以,调节矛盾时,要公平,要正直,多讲道理,以化解情绪,绝不能火上浇油。“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没有不退的潮水,没有不见面的朋友,考虑周全,顾及后果,说话注意分寸,事后不但能获得别人的理解,也能获得友谊。
有时自己也难免卷入人际误解、纷争,你也不要着急。能退一步,给予谅解,不仅对自己是一种解脱,也是化解积怨的机会。如果有人刁难、排挤、嫉妒你,最初可能对你是一种伤害,而最终却可能是对你的成全。因为,每一次的被刁难、排挤,都会教会你如何与人相处,去接近或透视生活的本质,从而实现自己在人际社会中的游刃有余。
第七,遇事有主见,临危不惧,急切时可以成为大家的主心骨。平时大家在一起显不出谁高谁低,只有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困难面前,才能考验一个人,见出一个人的能力。急切时,人们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都盼望有人带大家走出困境。如果此时一个人沉着冷静,能清楚地分析形势利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拥戴,这就是一种“领袖气质”的展现。
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凭一时的灵感,功夫还在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没有真才实学,想当“领袖”也是枉然。这就如爷爷在《蕴蓄生命的地力》中讲的,看你“生命的地力”是否深厚。这种危难时刻的“智慧之花”,只有在肥沃的知识的土层中,才能绽放。
第八,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衣着得体,整洁、利落,温文尔雅的外表,举止文明大气,从容、自然,平易近人的话语,是一个人走近他人的最好介绍信。习惯的话题,爷爷后面还要提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第九,应用心理学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一点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更好地把握人性本质,理解别人心理,循着别人心理的渴求,尽力满足别人的愿望,你就会在群体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东西方社会文明程度的差异,与社会文明教育的效果有关。西方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而在中国人们往往把心理学作为学术研究课题,而忽略对心理学应用的价值。为什么在中国一些经常性“思想教育”不能深入人心,就是没能从心理学角度“有的放矢”。人的行为,会因为对心理学的有效应用,而使事情事半功倍。
学习是对知识的积累,才能是对知识的应用。没有知识便一定不会有才能,而有知识却不一定有才能。关键是对所学知识能灵活掌握,用于人际交往的实践。爷爷还给你准备了曾仕强的《齐家三部曲》和金正昆教授的《商务礼仪》讲座光碟,读一读,对你成长会有启迪。
总之,交际力的养成,实质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爷爷在其他篇章中强调的个人修为,也都关系到交际力的养成。交际的魅力,首先决定于个人自身的品格、才能、修养方面的功力。“人际关系”只是“事业之舟”的一支桨而已,或者说,用卡耐基公式,只是85%而已,只有再加上15%的专业能力,个人的事业之舟才会倍道而进。
阔阔先天的潜质,让爷爷感到你长大后在交际力方面会有卓越的表现,但必须依靠你后天的不懈努力才行啊!
独木桥上,最先转身让路的往往是大智者
上一篇:习惯的力量
下一篇:人生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