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两千多年前老子的名言。
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信奉和推崇。
两千多年来,人们很难做到这两点。而真能做到“知人”者,可谓大智慧;真能做到“自知”者,可谓真聪明。
人活在世上,办任何事情,其先决条件,无非是“知人”和“自知”。
知人,就是能理智地客观地对他人的优势和弱势做出尽可能恰当的判断,而不要把人看得高不可及或一文不值。自知,就是能诚实地对待自己,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有冷静清醒的认识。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聪明过人、无所不能或一无所长、不堪造就,就会迷失自己。
人往往犯糊涂,做错事,好怨天尤人,却唯独不愿从自身找原因。其实呢,无论是“知人”,还是“自知”,都决定于自己是否“知”了。做任何事,无非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如果对他人、对客观情况不了解,主观上再努力,也不容易成功;同样,对客观条件很熟悉,但对自己主观方面的能力水平缺乏正确的估计,也不容易成功。而这两个因素如何,都要靠自身去把握。
《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强调了做到两“知”的重要性。
比如对一个人品质、能力的了解,若不准确,估计错了,委以重任则容易导致失败。诸葛亮一生谨慎,可是对马谡的能力估计错了,用人失当,不但让马谡丢了性命,也失去了一次战略制胜的机会。而司马懿缺乏对诸葛亮处境的真正了解,也导致失去一次“冲进空城”活捉诸葛亮的机会。这都是“知人”的失误。
我们平时接受了一项指令、一份工作、一次任务,也必须先做到“两知”。对涉及这件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情况,对客观形势的掌握情况,对开展时机的选择情况,以及对事件结果的评估,若了解不透、不准、不全,则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会导致盲目执行。
比如跟你合作的人,你对他的人品、能力、背景、潜质,了解多少?是好帮手,还是绊脚石?只有“真知”了,才有一半的胜算。另一半,是必须自知。“自知”不仅是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交际力、执行力处于一种什么层次,能有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而且知道,在综合了主客观情况后,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是当进还是当退,是可取还是该舍。能做出“适合自己能力”的选择,而不勉强为之,就是有自知之明。若马谡能有此“自知”,便也不会一意孤行。比如举重运动员,自知只能举一百公斤,则绝不举九十公斤,也不去举一百五十公斤,量力而为,成功才有可能。
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就强调“良知”与“良能”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良知,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智;良能,就是不但要有能力,而且要懂得量力而为,不好高骛远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实质就是知人和自知。
事实上,要真正做到“知人”和“自知”,的确很难。
比如爷爷,是当了几年银行行长,虽有点小权,但却没因此忘乎所以。一些亲友后来埋怨没借着我的光,说我为什么不趁机捞点钱。应当说,当时确实面临很多诱惑,但爷爷有一点是清醒的,有权不能滥用。别人给好处,都不接。为什么呢?爷爷也算自知吧,自我分析性格上太认真了,也太重信誉了,一旦受了别人的好处,不办就是一种负担,收了办不成,更是一种负担,心理压力很大,反而会成为心病,还没办事,先是自己就没有了这种承受力。
因为爷爷从小就接受正统教育,没办过亏心事,没坑骗过谁,若做点出格的事,做一点不光彩的事,自己心里就不安。自己评估,不具备贪官素质,所以还是选择了清廉自守,坚守伦理道德和法规的底线。况且,爷爷是家庭经济主要支柱,万一弄出点事来,会因小失大,全家受累。饿不着,冻不着,就可以了。爷爷的这种清醒,也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清苦一些,不比当初在农村受苦时好多了吗?这也算一种“自知之明”吧。
在反腐风暴中折戟沉沙、翻身落马的大小贪官,时有耳闻。这些人之所以自毁前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利令其狂,权令其狂,目中无人,无法无天,以为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使得自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在《隋唐演义》中,那个使两把大锤、一路杀来无人可挡的无敌将军李元霸,几十万大军也奈何他不得。但他得胜之后,狂得不行,扔锤打天,结果锤落下来把自己砸死了。那位西楚霸王,有韩信而不用,有范曾而不听,刚愎自用,最后落得垓下自刎。这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结果。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因妈妈批评几句,跟妈妈赌气,离家出走了。在外面流浪几天,兜里的钱花光了,挨饿受冻,虽然很想家,也知道妈妈会发疯似的找她,但心里恨妈妈,就是赌气不回家。有一天,她饿得发昏,几乎就要晕倒了,一个陌生的老婆婆把她领回家,给她做了一碗面,她感到老婆婆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要认老婆婆为干妈。老婆婆问:“你今年多大了?”“十八了。”女孩回答。婆婆说:“我只给你做了一顿饭,你就这样感激我,你妈妈已经给你做了十八年饭,你怎么感激她了?”婆婆的话如晴空霹雳,在女孩心头炸响,她立刻泪流满面,深深拜谢了婆婆,恨不得马上飞回家扑进妈妈的怀抱……
“辱,莫大于不知耻。”知耻者,近乎勇!诚哉斯言!
很多孩子,不,不仅仅是孩子,应是很多人,常常有在心里转不过来弯儿的时候。有人及时点拨,当然好了;如果没人点拨,就特别需要自知、自省能力了。
爷爷在职时,曾经对一些家境优裕、缺乏磨炼的年轻职工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时有意消磨他们的傲气,当时的想法是,宁肯他们恨我,也要对他们的将来负责。结果呢,有一些年轻人过后想明白了,对我怀有感激之心,有的年轻人就一直耿耿于怀。如果我用当时的职权“讨好”权贵,迁就他们,我个人可能会有实惠,而他们的孩子却可能不成器。爷爷没指望他们一定理解,只是感慨于自知之难,知人之难。
人要学会跳出“自己”的圈子来“看自己”、“看他人”,换个角度,拉开距离,往往能看得清楚。《史记》中周处的故事,发人深省。周处从没想到自己在乡邻心中是个恶棍的形象,当他偶然听到“旁观者”对自己的评价后,才幡然醒悟。我们自身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认识自己,也要借助他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
“推人及己”或“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也是能够知人识己的心理途径。
孙孙长大后,可能要面对一些批评、挫折,可能面对各种机遇、功利的诱惑,特别是小有成功、春风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失去理智、失去自我,要有量力而行、当止则止的“自知之明”。
人一旦迷失自己,高估自己,则可能有失败或性命之忧。
我念高中时有个语文老师,颇有文采,也十分孤傲,但对我挺偏爱(我是他的语文科代表),我第一次见到《诗刊》杂志,就是他送我的。一次他带学生们去学游泳,他一再告诫学生不会游泳不要贸然下水,他自己也不会游泳,而且有气喘病。可是,在他略知一点水性后,竟自不量力到深水处学潜泳,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再也没有上来,死时才三十二岁。他死于缺乏“自知之明”,一时糊涂,满盘皆输,让人十分痛惜。
人,应当学会不断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中照见别人,反省自己,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减少失误。
孔子带学生去传播儒学,一次在路上被困,七天没吃一粒米,饿得大家都走不动了。好不容易,弟子颜回讨来一点米,架在火上在野外烧稀饭。饭将熟时,孔子远远看见颜回伸手在饭甑里抓饭吃。孔子心想,颜回饿极了,才做出这种失礼之事。但他没有当面斥责颜回,而是装作没看见,故意说:“我刚才做个梦,梦见先人了,用这饭先祭奠一下先人吧。”过去,不洁净的食物(意指用手抓过)是不能祭奠先人的,孔子这样说,是想看颜回的态度。结果颜回连忙施礼说:“这饭不能用来祭奠先人了,刚才灰落在饭里了,我用手把表面弄脏的饭抓出来想扔掉,可是,一想到您平时的教导,不能浪费,就把脏饭吃了。”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原以为可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我怕眼睛看错,又加上心理的推断,结果我还是误解了颜回。眼睛看见的,加上心的判断,也不可靠了,了解一个人真难啊!”
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有冤枉自己最亲近的学生的时候。所以,知人难,自知难。而孔子,善于自省,确实从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当然,学会“知人”和“自知”,绝非仅仅爷爷说的这些就能说透的。将来,你还要学习很多如《哲学》、《逻辑学》、《止学》、《官箴》、《家范》、《资治通鉴》、《史记》、《荀子》等经典文献,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一些《心理学》、《逻辑学》等专业性知识,更会增长你“知人”、“自知”的能力。
眼睛能看见很多东西,却看不见它自己
德国人库萨地尼古劳说过:“一个人对自己的无知认识得越清楚,他的学问就越大。”这话确实有道理。而爷爷这里强调的就是能“认清别人”、“认清自己”的重要性。
爷爷希望孙孙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能运用知识和智慧,做到“知人”和“自知”,能随时找到自己“行为”的“坐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以保证自己在关键时不迷失。
上一篇:现代人的适应力
下一篇:管理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