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中国心:平生爱国,不甘后人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亲、尊师、重友,但季羡林先生却说:“要把‘爱国’加上,还必须放在第一位!”季羡林先生见证了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所以才能说出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语。他忧国忧民,舍身求法,坚定不移地秉持爱国精神,全心全意地献身学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风雨动荡的一百年,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慢慢转变,由弱变强,由贫至富。季羡林先生作为一代文人,为中国学子树立了一面旗帜和榜样。被称作“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的季羡林先生,始终保持着埋头苦干、为国为民的精神,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脊梁”。
理性爱国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爱国方式,但在种种言论的背后,我们不禁要想:何为爱国?是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抑或是强烈抵制日货?是赞美她还是批评她?那些危害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打砸抢等不法行为是爱国吗?爱国绝对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我们主张的是理性爱国。
季羡林先生曾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批评她更是爱国!”季老这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认为爱国就是要无条件对国家唱赞歌、说好话,但凡见到批评者,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扣上汉奸和卖国贼的大帽子。季羡林先生对此质疑:爱国,难道就意味着放弃一颗热忱的理性爱国之心?放弃个人对政府批评的权利?
季老提倡理性爱国,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永远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凡是使中华民族蒙羞忍耻的行为,都要坚决抵制,爱国也不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赞美,当国家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善意的批评也是一种爱国举措。在任何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有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时刻以国家大局为重,以冷静理智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国。
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赞美,更需要人们的理性爱国,我们应该用正当的方式来对国家提出建议,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宝贵的力量。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
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即使远在他国,他也无时无刻地思念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中国。他深深地爱着这一方热土,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底蕴,都是他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他说:“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少年求学于清华时,季羡林先生便加入了赴南京向蒋介石政府要求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千里迢迢、不辞艰辛到农村宣传抗日爱国。在德国留学时,他也只有一个念头:“为了祖国。”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季羡林先生常常忍受饥饿和寒冷,却不改他发奋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巴利文、梵文、吐火罗文的意志,埋头钻研。博士考试门门得到优秀,毕业论文也顺利通过了,季羡林先生却只是松了一口气,微笑道:“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回国后的季羡林先生一直执教于北大,他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告诉我们在近代那飘摇动荡的年代里,历次反抗邪恶力量的运动几乎都是北大发起的,北大的学生都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抱负。
他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唯爱国不甘后人,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
“中国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情怀
季羡林先生在北大工作期间,把他深深的爱国情怀转换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具体实践。他以那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献身于爱国报国的学术研究中。“3”“40”“13”三个数字,把他的爱国成就表露:归国3年内,为祖国写下40多篇的文章和13篇学术论文。而后他顶住压力,偷偷翻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虽经历艰辛,但中文译本的问世为中国的翻译史和中国—印度文化交流铸就了一座里程碑。
晚年,季羡林先生出版了数十部学术著作,撰写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梵语与佛教历史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不可估量的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献出了一份举足轻重的成绩。著名学者钱文忠称赞他道:“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季羡林先生年逾九十岁高龄时,仍不改本心,坚定地说道:“我们这个大国的和谐、团结,会影响世界和全人类,没有人能阻止中国的腾飞。”
上一篇:季羡林:谈中华文化:下一个三十年的河东
下一篇:季羡林:谈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