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孝:最悔子欲养而亲不待
最悔子欲养而亲不待
季羡林先生早年丧母,在谈及孝道时,他这样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永远的悔。”季老常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无须刻意为之,自然而然发自衷肠肺腑。而儿女对父母的孝,却往往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在小的时候,常常不懂孝道的意义,等明白应该对父母尽孝时,也许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
自古中国人最讲孝道
季羡林先生在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在世上的各种生物中,只有人类讲孝道。虽然有人说鸟类也能反哺,但那也不是出自心灵的情感和爱。它们通常在幼小的时候认识母亲,一旦不需要哺乳或者依靠父母,就会立即飞走离开。
中国人讲孝道的传统由来已久,《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可见“孝”在中国古代有一个鲜明固定的概念。在西方的文化中,也有儿女赡养父母,但“孝”的内涵并不明显。中国是注重伦理的国家,在众多的伦理教条中,“孝”总是摆在第一位,“三纲五常”也少不了父子这一纲。而有关孝子的故事,在中国古今比比皆是,足见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不主张愚孝
在谈到孝道时,季老不主张那种迂腐迷信的愚孝。他说:“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父母子女的关系着实重要,我们不讲那种迂腐的‘以孝治天下’的说法,我也不主张二十四孝中的愚孝。但是,作为平等的成员,年幼时父母养育你,父母年老时,你孝顺父母,难道这个道理不公平合理吗?”
谈到二十四孝中的愚孝,著名的莫过于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晋朝人,母亲早丧,继母进门后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让王祥吃糙饭,干重活,还经常在他父亲面前数落王祥不好。有一次继母患病,想吃新鲜鲤鱼,可时值天寒地冻的季节,无处购买鲤鱼,河面结冰也无法捕鱼。于是王祥冒着凛冽的寒风,脱去衣衫卧在冰面上,以此融化冰面,最终感动天地,得到了两条鲤鱼,回家孝敬继母。
这种近似愚昧的孝道季老是不赞同的,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来看,孝道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爱惜自己,敬养父母;第二是不玷辱父母的人格和名誉,做一个高尚品格的人;第三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祖先之名。也就是说,一个人做到敬奉父母、人格高尚、成才立业,才算是真正的孝道之人。
《孝经·谏诤章》中说:“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说,父亲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儿子应该帮助父亲改正,不让父亲陷入不义,才是真正的孝道。那种单纯顺承父母、唯命是从的做法,只是一种愚孝而已。相比王祥的卧冰求鲤,季老认为《孝经》倡导的才是合情合理的孝,是值得推崇的孝道。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季羡林先生回忆小时候,说家里极其贫穷,连麦子面和棒子面这些东西都很少吃到。母亲偶尔弄到一点白面,也全留给他解馋,自己从来不尝一口。想到母亲,季老心里满是愧意。年轻时家境贫困,他远离父母在外,而母亲一辈子受尽苦难,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他想着等到大学毕业就奉养母亲,然而母亲却没能等到他尽孝的那一天就永远地离开了。
季羡林先生在文章《母与子》中写到母亲逝世后,他无比难过哀痛的心情。母亲的过世曾让他一度对世界灰心,渴望在漂泊的生活过后,回到故乡倾听母亲的呼唤,“仿佛饮一杯甘露似的,给疲惫的心加一点生气,然后再冲到人世里去。”
季老内心悔痛,因而对尽孝有更多的体会。他奉劝年轻人,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尊敬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父母老了或许什么事也做不了,但他们年轻时做过,他们为孩子洗衣煮饭,用全部的爱意抚养孩子,双目望着孩子离家,一颗心全系在孩子身上。当他们年老时,腿脚不灵便了,视力也模糊了,孩子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为父母洗衣煮饭、悉心照料,跟父母聊一聊开心的事,让他们享受一个安乐的晚年。
上一篇:季羡林:谈好人与坏人:好人难当,坏人不会改好
下一篇:季羡林:谈学与思:有思有学,知行合一,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