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机遇已经悄悄溜走
从前有一头毛驴,它拥有两堆草料。一天,它饿了,可是站在两堆草料中间,是去左边还是去右边呢?往左边走走——嗯,还是去吃右边的比较好;往右边走了几步——算了,还是去左边那堆好了。走走又回头,回头又走走,于是,这头幸运的、富有的毛驴,就这样在两堆草料间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当然是有点夸张,可是,不要说人就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人比毛驴聪明,思考能力强,所以在前思后想中,反而更容易犹豫不决,失去机会。
哲人说,人生有三大憾事:遇良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很多人把握不住机遇,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没有胆识,而是他们考虑得太多。在患得患失间,机遇的列车在他们这一站停靠了几分钟,又向下一站行驶了。
人最宝贵的是思想,是坚信自己的判断。很多人喜欢随大流,由于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充分的自信,就觉得走的人多的才是阳关道;另外,身边的人多时,能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自我安慰说:“没关系,反正也不是咱们一个人。”
这种思路是对这些人独立思考和决断能力的严重戕害,虽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一个人的长短优劣只有自己最清楚,最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也同样适合你。历史上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从来都敢于在不同意见中作出决断。
在哈佛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决断需要以精准的分析和对形势的把握为支持,某些人缺乏这种自信,他们的犹疑不定,往往会使自己错失无数良机。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很多机会本来就是稍纵即逝的。每每在优柔寡断的人左思右想的时候,机会已经溜到了别人手里,把他远远抛在了后面。
一个穷小子和一个富家小姐相识并相爱了,但是他总觉得两人的身份不太匹配,所以不敢过于表现自己的热情。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很想到他的恋人家去,找他的恋人出来,一块儿消磨一个下午。但是,他又犹豫不决,不知道他究竟应不应该去,怕去了之后或者显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恋人太忙,拒绝他的邀请。于是,他左右为难了老半天。最后,他勉强下了个决心,坐上一辆三轮车去了。
车子终于停在他恋人的门前了,他虽然后悔来,但既然来了,只得伸手去按门铃。现在他只好希望来开门的人告诉他说:“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门铃,等了3分钟,没有人答应,他勉强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2分钟,仍然没有人答应。他如释重负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于是,他带着一半轻松和一半失望回去了,心里想:这样也好。但事实上,他很难过,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个与恋人相聚的机会。
你能猜到他的恋人现在在哪里吗?他的恋人就在家里,她从早晨就盼望这位先生会突然来找她,带她出去消磨一个下午。她不知道他曾经来过,因为她家门上的电铃坏了。如果那位年轻人不是那么犹豫不决,如果他像别人有事来访一样,按电铃没有人应声,就用手拍门试试看,他们就会有一个快乐的下午了。但是,他并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只好徒劳而返,让他的恋人也暗中失望。
很多时候,机会已经站在了你的身旁,只要你坚定地伸出你的臂膀,挽住她的腰,她就会倾心于你。
与其相反的是,很多人都曾想着挽着她的腰,但又担心她的心不属于自己。就在他们反复思考之时,机会悄然从他们身边溜走了。
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很善于思考,但有时他们的思绪会偏离原本的轨道,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并不是对这问题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往往被枝节的问题所困扰,他们太容易被周围人们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太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至于给外来的力量一种可以左右他们的机会,谁都可以在他们摇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个筹码,随时都有人可以使他们变卦,结果弄到最后别人都是对的,自己却没有了主意。
在社会上打拼了许多年的人通常有这样的经验:很多时候,你越想抓住机遇,越想思考周全,防止纰漏,结果越事与愿违。要知道,生活中原本需要非常谨慎的事并不太多,就算是真正的大事,也很难真正找到万全之策,机会总在行动和变化中出现,它不会青睐于只懂得思考和犹豫的人。
上一篇: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下一篇:磨难面前,感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