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逆反心理——吊足胃口让事情更有吸引力
禁果逆反心理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由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决定的。这一效应来源于《圣经》,传说中神造人以后,将夏娃和亚当放在伊甸园中,告诉他们园中的食物任由他们取用,唯有一棵树上的果子不可摘取。上帝走后,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并诱惑她的丈夫也吃了善恶果,结果受到上帝的惩罚。
人们常常认为,禁果格外香甜,越是禁止尝试的欲望反而越强烈。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可以适度禁止人们做某件事,而完全不必给出合理的理由,吊吊人们的胃口反而更容易促使人们去做某些本来不喜欢做的事。
禁果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使用,比如,人们可能会把某些动物不喜欢吃的“猫粮、狗粮”放在一个盖着盖子的容器里面,引得猫儿狗儿垂涎三尺,自然趁主人不注意就舔舐干净了。把牛不喜欢吃的青草放在房顶上,让它们只有费力抬头才能够到,刺激它们的食欲。对孩子的教育也往往采用“吊胃口”“卖关子”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解决难题。
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毫不费力地使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比起直接要求他们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土豆在法国的广泛种植,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禁果逆反原理来推广新事物的过程。在当时的法国,土豆被称为“鬼苹果”,农民都不愿意引种,土豆的推广种植遇到莫大阻力。这时,法国农学家帕尔曼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要求法国国王给他一队卫士,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上了土豆,并让那些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夜晚后,卫队撤走,人们开始偷偷从家中跑出来,挖走种好的土豆种到自己的田里,“卫队看守的肯定是珍贵的好东西”。于是,土豆的种植开始迅速在法国得到推广。
其实,土豆还是原来的“鬼苹果”,但是因为“卫队的看守”给它披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而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没有原因的不允许或做不到的事情比能够接触到的、能够做到的事情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这种禁止反而会促进人们渴求接近和了解的欲望。
所以,在运用这种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对信息进行完整的表达,比如说“你不能吃这种食物,否则会中毒”,给了这样一个原因,这件事就已经完整了,人们是不会去触碰的,而仅仅说“别吃这个”而不给出确切原因,那个关闭的信息就会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强烈刺激人们的窥视欲望,从而非要做到不可。
金利来领带的广告就运用了这一效应。金利来一上来并没有产品上市,只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广告轰炸。那时候,产品还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广告更是少见。金利来进行了一系列广告宣传,连街上小孩子都能够熟练喊叫金利来的广告“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但是,市场上却长期没有产品。经过一段时间“有钱没处买”的憋闷后,金利来领带一上市就被人们哄抢一空,成功奠定了金利来在香港的名牌地位。现在很多的奢侈品也往往利用这种手段来促销,他们的很多产品都是限量款的,因为限量造成了部分禁止,就容易引起争相购买。
学会深藏,就是学会态度的半遮半掩,学会行为的“欲迎还拒”。当你希望事情朝着某个方向走的时候,不妨不要把所有的信息都放出去,放出一半留下空白。留下让人们窥探的空间就等于留下一个“香甜的诱惑禁果”,吊一吊胃口,人们自然会按照你的意愿和预期的方向去做事。
心理应用:
上一篇:看清本心,保持最初的本心
下一篇:精准时效的信息就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