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内在成长节奏
关于成才,中国有句古话叫“大器晚成”,但中国的父母们显然更接受大器早成,否则“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怎么会那么流行。为了迎合父母们的这种心态,一些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他们的口号就是让孩子早说话、早走路、早学知识,早早具备各种能力。但是,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为什么要在马拉松的开场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奔跑?而且,每个孩子的奔跑习惯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在前半程跑得快,有的孩子在中后半程跑得快;有的孩子爆发力好,有的孩子耐力足。所以,没有必要要求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就跑得比别的孩子快。在刚开始的时候跑得慢一点,并不影响他最终赢得这场人生马拉松。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女孩智力显得有些迟钝,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都在中下,父母一看这样的情况,也不再对她抱什么希望,心想能上到高中毕业就不错了。谁知到了高中以后,女孩的学习成绩渐渐有些好转,但父母还是没对她抱什么希望,高考果然也失败了。父母就打算帮她找个工作,让她早点走向社会。谁知女孩想再复读一年,父母同意了。结果这个女孩一下子复读了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考上大学之后,学习还是很吃力,磕磕绊绊终于读完大学。父母已经相当满足了,女孩又说要考研究生,又用了两年才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都28岁了。然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并在30岁之前结婚生子,一步都没耽误。这个女孩后来在亲朋好友间成了一个传奇,因为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个在童年时智力有些问题的小孩竟然可以读到研究生毕业,并且有了不错的生活。
这样的传奇为什么能够发生?我想,跟她的父母对她不抱希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对她不抱希望,所以对她没要求,也不会去干涉她的学习和生活,给她压力,结果她在非常宽松的氛围中长大,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虽然成长得很慢,并不顺利,但结果不比其他孩子差。而那些一路被父母催促着、苛责着、监督着、教育着长大的孩子却未必能成长得多好。所以有心理学家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就犹如每一种植物的发芽期、开花期和结果期都不一样,如果人为地去干涉它们的成长,它们可能会开不出美丽的花、结不出美丽的果,甚至可能会死亡。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植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发芽期、开花期和结果期,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其实就是遵循孩子的客观成长规律。
这一点我也有体会。有一次,我到一个新公司上班,成长得有点慢,我自己有点着急,领导也找我谈话,说我是不是应该找找原因。可是半年以后,我却是公司员工里进步最大的那一个,并被升职加薪。后来我发现,对于一项新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在开始阶段都不如别人学得快、做得好,但在一段时间以后,我却又是做得很不错的那一个。于是我了解了,我是做什么事情都上手比较慢但后劲比较足的那种人,这就是我的成长节奏。于是以后再做什么事情我也不着急了,也不会和别人比较,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不着急,不和别人比,会感到特别轻松。因为轻松,所以会成长得特别好,到了一定的节点,自然会强大。父母若能明白这一点,不去干涉孩子的成长,自身也会不再焦虑。
其实孩子是有一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好的知识自然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他们天然会去体验各种事物,在各种事物中汲取营养。我们不需要去干涉他们这个过程,而是要保护他们这种能力。如果他们这种能力发展得好,父母和老师都会非常轻松。
1.不干扰孩子的成长速度
心理学家李雪说:“根据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即神经科学教授彼得·胡腾洛赫尔提出的定义,孩子的大脑尚未分化,如果过分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进行刺激,如让孩子过早地、密集地接受智力训练,就会导致‘神经挤破’现象,造成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域萎缩。那么,孩子看似赢在了起跑线,却有可能输在中点或终点。”她还说:“孩子的发展需要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相辅相成,不仅仅是智力发展就可以的。”因此,我们不需要刻意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和其他方面的成长速度,不需要上什么早教班,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锻炼中,孩子的身心足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父母干扰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是受功利价值观的影响,现在个别媒体散发“再不努力,你就被同龄人抛弃了”的功利价值观,把父母和孩子引向焦虑。孩子是要努力,但用他的节奏努力就好了,不需要和别人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方向、道路、节奏,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就永远不存在被谁抛弃。
2.不干扰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精神胚胎,指引他成为他自己,这个“自己”可能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也不符合社会的大众标准,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强迫孩子必须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孩子只有成为他自己,在他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变得真正的强大。
3.尊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有些父母喜欢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例如,中午非要让孩子睡觉,哪怕孩子不困;孩子想下午写作业,父母非让孩子上午写,说上午精神状态好;孩子想听着音乐写作业,父母认为这样会影响他学习,非要把音乐关掉。这就是用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去干涉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我就是晚上工作效率高,而我的一些朋友则是早上工作效率高,我只有按照我的节奏才能更好地工作。所以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感受和节奏去干涉孩子,相信孩子的感受,孩子比你更清楚地知道此刻他最需要做什么,只要孩子的节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不妨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来。
4.不用“教育”去干扰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精神空间
看到一个作家在微博上说,她想带儿子去科技馆看展览,让儿子接受科技教育。没想到儿子走到小区时被一条毛毛虫吸引了,说自己不想去科技馆,想在这里看毛毛虫,结果儿子看了一下午的毛毛虫。这个作家的讲述中虽然透露出一丝无奈,但并没有干扰儿子看毛毛虫,甚至让他看了一下午。如果他生气地教育儿子:“毛毛虫有什么好看的,有科技展览好看吗?”就破坏了孩子与大自然的情感链接。在孩子的感受面前,教育是次要的。保护孩子的感受就是保护孩子与自我、与自然、与艺术等的链接,不破坏他对这些事物的敏感度。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灵性”的人,而不是被各种知识、规则教育出来的机器人。
社会中充斥着各种教条主义的教育,如孩子见人必须打招呼,必须学会分享,嘴甜、听话才是好孩子,结果孩子被教育成了讨好型人格,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空间。其实我们成人也不是见谁都想打招呼,和谁都想分享,而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才愿意这么做。所以,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尊重真实,让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拥有真正的自我。
最好的教育不是教育,而是陪伴、关注,但不打扰,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体验这个世界,相信他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并能够通过自我的成长获得不断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能比父母刻意的“教育”所带来的能量更大,效果更好。
上一篇:学习,是生存最重要的技能
下一篇:巧借强者之势,提升自己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