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地说出需求,冲破沟通阻碍
人们通常认为说话“有力量”表示说话大声、很有气势。事实上,说话大声和有气势不是一回事。说话大声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也可能是故意提高声音以震慑别人,还有一种是因为没有底气用提高音量来伪装自己。有理不在声高,越是说话有分量声音往往很平静和缓、不急不躁。所以,说话有力量并不是声音大、气势足,而是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效果,这种效果里蕴含着敞开与放下。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这种力量来冲破沟通阻碍呢?
首先,要申明而不是证明
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无论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是物质层面的需求。合适的需求是人的本能,当我们说出需求的时候是在申明自己,如果带着不切实际欲望的话,就会变成欲求。
“申明”指的是我要告诉别人我的态度和真实需求。而“证明”指的是一个人要从语言和行为上向别人证实他是怎样的人。所以,在证明里存在很多的刻意,在证明里意味着不认为别人会相信自己,所以要额外做一些举动,让别人来认同自己,这不是表达的真相。
在表达时但凡是强调的,都是自己心虚;但凡是解释的,都是自己觉得力度不够。比如,有不少人说话的时候会加上前缀“你听我解释”或“不信的话,我做你看”,这样的话背后就暴露了说话者既不自信,也不信别人。
所以,一个人有足够的自信,在陈述自己的真实需求时,往往会不带任何情绪与虚心做作,这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会因为别人不相信而有所改变,信不信是你的事情,我表达的是我最本真的自己,不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额外的东西,所以不心虚。在声明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会非常笃定和平和,因为我们只是在纯粹地表达自己。
所以,大部分沟通产生障碍都来源于没有自己的声音,这样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其次,要敞开去表达
敞开表达并不是争吵,一旦争吵就意味着向对方关上了心门,这样的沟通最终会走向失败。敞开表达就是要特别恳切地向对方寻求帮助。
我们举个例子,有一档招聘节目,有位求职者在第二关就被淘汰了,按照节目要求他必须离开现场。但在第三关的时候,这位求职者竟然出现在了舞台上,他对节目主持人说临走前特别想去敞开表达一次。于是现场的招聘老板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说:“我本来做了充分的求职准备,因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和老板所以很紧张,导致没有发挥好。如果在座的各位还能给我几分钟时间陈述一下自己对于该职位的理解,我会没有遗憾的离开。”在座的老板们听到这位求职者如此恳切,于是就允许他陈述,结果事情发生了扭转,老板们听了他的一番陈述,发现他思维清晰、表达准确,关键还对这个职位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最后有很多位老板为其留灯。
敞开地说出自己的需求能用在各种场景里。恳切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让对方进一步了解你的基础。
如果一个妈妈希望孩子做什么,不要向孩子提要求,而要先试着敞开自己。比如,有位妈妈看到上初中的儿子天天打电子游戏十分焦虑,但她知道如果一味要求孩子放下手机是没有用的,只能引起孩子反感。于是她对儿子说:“儿子,妈妈看你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电子产品,非常担心,怕你的眼睛过早地近视,也怕你颈椎出问题。如果手机耽误了学习时间妈妈也害怕你考不上高中,所以,妈妈非常焦虑。希望你能理解妈妈的心情。”这样的表达虽然不一定能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但起码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触动。
另外,有力量的话是少而有用的话,要不然就会变成唠唠叨叨一大堆无用的废话,那样不但自己不再有权威,还会让别人产生想逃的冲动。
最后,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有力量的第三步叫放下对结果的期待,放下对方关于我们提出申请这件事情回应的期待。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当你能够有力量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当你能够特别恳切地向对方提出申请,或者当你有力量地提醒对方或者是阻止对方,这个时候对方听到了你的表达,你就已经大功告成了。至于对方到底愿不愿意给我们这份支持、能不能同意我们的申请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放下”是很重要的。
“放下”的这种心态就是允许任何结果,有机会去争取没有让自己留遗憾,别人没有给予支持也不生气,这就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解脱的能量,既解脱自己,也解脱了别人。
解脱自己,是因为你不会对事情的结果耿耿于怀,因为你知道不是你提出的所有的需求,对方都能够支持。解脱了对方,是因为有时候你的需求在对方当下的状况里来说,可能还不能够帮你达成,但是不意味着他在这个当下没有满足你的需求就是不爱你。所以,只要我们在表达需求后“放下”,就不会动辄给对方戴帽子、贴标签。
我们表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表达出去,让别人、让这个世界了解我们。当我们表达完了,对方了解我们了,我们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大功告成了。
无论对方是谁,表达时一定要秉承这三点,即:“我是我”“我敞开”“我放下”。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力量地说出你的需求,冲破沟通的阻碍,让整个世界了解你!
上一篇:有些事,一次错过,一辈子错过
下一篇:有思路,就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