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所不在
你常听到很多人喜欢说“心是无所不在的”或“心是遍满太虚的”这样的话,而说这话的人所依据的便是《楞严经》卷一中的一段经文:“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是名为心。”这段经文本来是用来形容清静解脱的“道心”,而不是用来形容充满贪嗔痴爱的“人心”。这个“在”字本来是挂碍的意思,“不在”就是不挂碍。这段经文是说外面发生事情,道心不挂碍;里面发生事情,道心也不挂碍;卡在两者之间的事情,道心也不挂碍。不论里里外外发生什么事,内心完全了无挂碍的意思,一切都没有执著,这叫道心。
而今我们把这段“一切无着”的道心句子,硬套在“一切有着”的人心上面,再把明明白白的“不在”、“俱无所在”(都没有在的意思),硬改成完全相反的、无所不在(处处都在的意思)。各位再看清楚一下,“俱无所在”是“都没有在”,而“无所不在”是“到处都在”或“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这是完全相反的两句话,但我们竟说得那么顺口,一点也没有发现两者完全矛盾,那么多的古圣先贤,就这样张冠李戴了数千年,都没有人发现与经意完全违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在佛教的《大般若涅盘经》第三十卷中,曾有六位外道的大师去找佛陀辩论,他们认为“心无所不在、遍满太虚”,而佛陀为了证明心不是无所不在,也不是遍满太虚的,因而与他们进行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辩论。只是因为《大藏经》有五千多卷,就算你每天读完一卷,也得花上十四年的时间才读得完,所以很少人曾经看过这段经文,也因此才有机会让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至今仍然迷惑着无数的修行者。
刚听到这样的说法也许你会非常讶异,但以下这段精彩的经文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段原文颇长,我特撷取其中最浅显的一段来加以印证。看完这段内容,相信你必和我一样,对于佛陀用简单的比喻,就能破除你我心中的迷惑,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般若涅盘经》卷三十:
六师言:“瞿昙(佛陀的凡姓,指佛陀),色亦非我,乃至识(感觉、想法)亦非我。我者遍一切处,犹如虚空。”
译:六位外道的大师说:“佛陀啊!这色身终究不是我的,甚至你所感受到的感觉、想法也不是我的,真我遍布在一切地方,就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在的!”
佛言:“若遍有者,则不应言‘我初不见’,若初不见,则知是见本无今有。若本无今有,是名无常。若无常者云何言遍?”
译:佛陀不以为然地说:“如果你真的已经如虚空般遍满在一切地方,那么你就不应该说这地方我以前没见过,如果这地方你未来到之前没见过,那么就知道你现在所见到的景象你本来没见过,而是今天人到了这儿才见到的。如果这景象是你人到了这里才见到,人不来这儿就见不到,这就叫作‘无常’。若是你的知见这样的无常,怎能妄说你的心与太虚一样遍满在一切处呢?”
以上佛陀用了极简单的比喻,就让我们轻易地了解到,人的心并未遍满太虚,而是只在每个人身中的某个位置,因此才有直指人心的教义存在。然而由于大多数的修行人对于心遍满一切无所不在的执著,致使这直指人心的教义,沦为指不出位置的窘境,并且失传了两千多年!
现在容我用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佛陀的意思。如果你认为你遍满在一切处,应不应该包含我的口袋呢?请问我的左边口袋装了什么?右边又装了什么?如果你说不出来,就表示你没有遍满在我的口袋。连这个小小的口袋你都还没遍满,还谈什么遍满太虚呢!这不是妄语了吗?
那么这“人心”究竟在什么位置呢?我们又要如何找到它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佛陀特为大家演说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经文中真是直指人心,直接指出修行时观照内心的位置。然而马上又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茫茫的经海里,大家都只读《金刚经》《心经》……究竟有多少人曾看过这部《心地观经》呢?而看过的人中,又有几人真的看出它的内涵呢?而经文中佛陀究竟要我们观照的内心位置,指的是身中的哪里?以下这段文殊师利菩萨与佛陀对谈的经文,便是唯一的答案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十一: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译:那时文殊师利菩萨请问佛陀说:“世尊啊!照我的理解,道心是没有形、相的,也没有一定的地方,但是凡夫或行者想要开始发心修行,要从哪里开始观照他的人心呢?又要做什么样的观照才容易入手呢?”
佛言。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心地观经第二卷说胸忆是在两乳之中)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清静处)及空寂室。端身正念。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佛学常用语,梵语yojana之音译),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大家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译:佛陀回答说:“想要修行的善男信女啊!大家们想要观照解脱自在的心,应当想象一轮清净圆满的月轮,在胸膛两乳之中的位置朗朗地高挂着,如果想要快速让心得到定静而不再退转,可以找一个清静空旷的地方,端正身体静静坐着,闭上眼睛,往内观察‘胸中的那轮明月’,并作这样想象:那圆满月轮的光茫可照到五十由旬那么远,足以遍照身中这个小宇宙,那月光丝毫没有污垢,非常清明洁净,那皎洁的月光使得身体内内外外都非常的清澄明澈,非常的清凉。此刻这月轮的位置就是你内心的位置,而你心中的能量就比喻为这轮明月的光茫,常常观照着这股皎洁的能量与光茫遍照身心,没有一点尘埃的遮蔽,也没有一点分别妄想,这样就能让大家的身心渐渐得到清净,究竟的解脱自在也能坚固不退。”
观照心地的经叫我们观照胸臆(两乳间正中),那是因为人心喜怒哀乐发生的地方,就在这个位置。而佛陀要我们把内心想象成一轮明月,那是因为胸中情绪的起伏本是一股能量的变化,而能量本无贪嗔分别的意义,就像皎洁的月光一般,只是一种光的变化,何来贪嗔妄想呢?因此佛陀将月比心,将心比月,最后所希望的是希望大家因此了悟心中能量本无意义,而解脱人心的枷锁,得证清净与自在。
由这段经文的指引我们可以知道,充满烦恼挂碍的“人心”是有位置的,而此位置佛经中已经用“于胸臆上朗朗而住”的话语,直指出它的位置就在我们的胸中了。试观佛经中所谓“直指人心”这句话,不正代表拿起手指就要指出位置来了吗?大家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也请各位以后别再篡改《楞严经》那段形容道心的经句原意,硬拿来套在凡夫的“人心”上面了!
上一篇:心想事成
下一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