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不断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想要成功,就要走与他人不同的路,就会有人不理解你,误解你,甚至亲人也会反对你,不支持你。这时,你是放弃自己的梦想,顺应他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相信别人到最后一定会理解你?有一句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大部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喜欢特立独行,如果把这种精神运用在获取事业的成功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就是值得鼓励的。而若只是表现在打扮上的奇装异服,和行为上的诡谲,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大多数卓越的人,在成功之前,都遭遇过他人的误解,遭到过嘲笑和白眼。可是一旦当他们成功,大家就会忘记曾经的嘲笑,转而钦佩起他们来。要知道,成功是解决一切嘲笑、麻烦的最好的方法。
有一个部门经理,每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社会地位也算很高。他看到了出租自行车给刚刚到北京的外国人逛胡同用的巨大商机。他选择的地方,就在自己公司的办公楼下,随时可能遇到上班的同事、上司,其中不乏自己原来的老同学。但他没有犹豫,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第二天就向公司递出了辞呈。他说,最难熬的是第一天,他守着几百辆自行车,很多人都以为他沦落成街头看自行车的,还有同学好心地要给他介绍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那时,他特别尴尬,脸面上十分挂不住,但想到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是忍了下来。不久,他获得了成就,成为了一个老板,他到处雇人帮他租车,开出的月薪超过了普通行业的几倍,而且不需要更多的技术,但还是雇不到人,不是因为薪水少,而是大家放不下面子。他只好找那些外地打工的人为自己工作,自己则到处考察别的适合做这个生意的地方。就是因着这个小生意,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同事、朋友们津津乐道的成功人物。他说幸亏他当初不顾家人的反对,众人的嘲笑,坚持了下来,否则哪有今天的成就。
获得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中的一个代价,可能就是承受众人的误解。事实上不管你是不是想要成功,都会遭到人们的议论。人嘴两张皮,这世界上最信不得的就是蜚长流短。明白了这些,你就会对人们的议论置之不理,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目标。成功可以表明一切,可以让众人明白,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用成功去证明自己才是阻止议论最有效的方法。
面对议论,我们要泰然处之,既不要夸大了议论的作用,也不要小看了流言的压力。曾子未曾杀人,然三人谣言,连曾母也相信了,畏惧了。我们要顶得住议论的压力,这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为所动,我们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的人失败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性格软弱,容易动摇,一旦别人否定他的想法做法,他就会觉得自己可能错了,而这时一旦遭遇挫折,他就会退却。这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听信片面的劝告有时正意味着失败,有时成大事就需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只听信他人的意见,而不能自己作出判断,就会摇摆不定,是成大业的大忌。年轻人经验不足,要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更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怀疑自己获得成功的可能。没有人可以击垮你的自信,除了你自己。关键时刻,怀疑自己就会让一个人功亏一篑。如果你确认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绝不动摇,不要听取负面的语言,那些否定你的语言,会让你退缩,会让你失败。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孩子的奇思妙想要学会鼓励,学会夸赞,而不是批评。在小孩子眼里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也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让自己明白,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也是“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数学老师经常说,你们这辈子的数学别想学好了,结果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往往是最差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却常常夸奖我们做得好,有创意,即使在我们做不好、作文没思路的时候也会千方百计地启发我们去做好。结果,所有的学生都很喜欢语文课。英语老师则在第一节课上,就在黑板上写下:世界上只有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结果我们一提到英语,就会和痛苦、乏味联系在一起,尽管我们的英文都不错。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往往最信任最尊重老师的意见,因此,他们说什么我们都是容易相信的,这就会变成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地来影响我们。走上社会后,大家容易听信上司、同事的话,以此来博得他们的认同。因此,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始终会影响你。很多小时候的天才正是被人们怀疑的评论扼杀,变成了平凡人。也有很多人因为亲人的信任和鼓励,变成了卓越的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对我们的评论,但能够控制自己对别人评论的态度。当你面对“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个穷人的孩子”“你不能”“你做不好”这些会影响到你的评论时,你要听而不闻,保持好的心态。你不能同他人吵架,却可以在他说一句“你不行”后,自我肯定一句“我一定行”“我会证明给你看我能成功”。在每一句否定的批评后面,加一句肯定的鼓励。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年轻人一定要坚持自己正面的想法,不要轻易接受负面的评论,不要受别人负面看法的影响。
上一篇:走上社会,你还缺少哪些能力
下一篇:越催越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催促只能打乱孩子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