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的话要留有余地
通常,反悔时需要借口。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人许诺了别人,最终却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兑现,而显得很没面子。为了让自己避免这一尴尬境地,在你许诺别人的时候,一定要为自己留一手。即在许诺时要有意留下反悔时可以使用的伏笔,这样将来才会使借口更为圆满。即使你对别人做出了大胆的许诺,但由于你在做出许诺的同时,告诉了对方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和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这样,便让对方事先有了思想准备,一旦未能实现,也不至于过分地对你失去信任。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坦诚相见,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其实不然,我们提倡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见,但是,人与人之间要达到以诚相见的境界势必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中,都需要运用各种恰如其分的交际方法,方能保证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但不论在哪个阶段与谁相处,向人许诺都要为自己留有余地。
1.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有些问题一时尚不明朗,需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或看看事态的发展及周围形势的变化,方可拿主张。“模糊表态”就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仔细考虑、慎重决策的余地。否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威信和声誉,也对事业和人际关系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2.给对方一点希望之光,有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
要求你解决或答复问题的人,内心总是寄予厚望,希望事情能如愿以偿,圆满解决。如果突然遭到生硬的拒绝,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很可能因过分失望或悲伤,心理上难以平衡、情绪难以稳定,产生偏激言行,有碍于人际交往。
相反,倘若话尚未完全说死,则使他感到事情并非毫无希望,也许经过更多的努力或者过一段时间机会就会降临,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因而情绪趋于稳定。
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凡事都得“模糊表态”。该明确表态时也含糊其辞,这是十分错误的。那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宜用“模糊表态”方式呢?又如何掌握“模糊”的分寸呢?
当事态不明朗时,宜用“模糊表态”。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有的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事情处于发展变化的初期,实质性的问题尚未表露出来时,就难于断定其好坏、美丑、利弊、胜负。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了解、研究,切不可贸然行事、信口开河。倘若迫于情势,你不得不有所表态的话,最好还是向他“模糊表态”。例如,你可以说:“这件事比较棘手,让我看看再说。”这样就给自己以后的态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有些经验丰富的人遇到这类问题,就会用几句幽默的话语,如引用一则寓言故事或一则笑话来应付,而不做直接的回答,留给对方去思考、寻味。当与对方处于初交时,一些承诺不宜说得太死。让我们以谈恋爱来打个比方,有正、反两例可供借鉴。
小王和小李平时的性格都内向,且接触异性的机会少,经人介绍,他们俩相识了。初次见面,双方都有了点意思。接下来是两人交谈,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试探。幸好他们俩都还聪明,懂得初次交往的表态艺术。
在分别时,小王对小李说:“我对您的印象总的来说不错,不过还是初步的,有待以后进一步了解。”
小李也微笑着回答:“我和您的感觉一样。”
这里双方的表态都是模糊的,既表达了愿交朋友的意向,又为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双方都高兴,也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打好了基础。
然而另一对青年却非如此,小张和小丁也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初次见面,小张就把嘴一翘,冲着小丁说:“我对你不感兴趣。”弄得小丁很没面子,于是埋怨起介绍人来。小张的表态无论是方式、场合,还是语言的选择都太缺乏艺术性了。
3.对把握性不大的事可采取弹性许愿的方式
如果你对情况的把握不是很大,就应把话说得灵活一点,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许愿能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但一般会给对方留下疑虑,取得对方信任的效果要差一些。
4.对非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许愿
这就是说,如果你所做的承诺,不能单独完成,还要谋求别人的帮助,那么你在许愿中可带一定的限制词语。比如,你许诺帮助朋友办理家属落户的问题,这涉及公安部门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你不妨这样说更恰当一点:“如果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且你的条件又符合有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公安部门办理”和“符合有关政策”对你许愿的内容做了必要的限制,既见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对方暗示了自己的难处——也要求人。
由此可见,在向别人许诺时,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最恰当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话说死了,即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巧妙的语言对别人的请求做出间接的、含蓄的、灵活的表态。其特点就是不直截了当地表示态度,避免与对方短兵相接的交锋。它是一种常用的且有效的社交方式。
上一篇:让人一步不为低
下一篇:话上留一线,日后好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