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不可取
无论是什么品格,都需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人们的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关于“勇”,孔子的论述有很多。他曾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所言的“勇”,是让人们“勇于义”,“勇”于道德实践,而不是走马斗鸡的“匹夫之勇”。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人爱好勇敢和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就会胆大妄为,甚至作乱闯祸。因而,“勇”必须在“礼”的范围内行事,接受“礼”的约束。如果一个人不接受礼的约束,他的“勇敢”就可能闯祸。“勇而无礼则乱。”人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克服“勇敢”的负面作用,使“勇敢”真正成为一种美德。
据说,孔子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武士,他在春秋时期,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孔子本人,身长九尺六寸,勇力过人,且精于射箭和驾车,然而他并不是一味地推崇勇敢,而是主张“勇于义”。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勇敢的主宰,在仁德支配下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才是“君子之勇”。
所以,如果人一味地“勇”,像“莽张飞”或“黑李逵”一样,动不动就“勇”,那也会出乱子、闯大祸的,如同一个人直率却不符合“礼”的行为和语言会尖刻地伤害到他人一样。
一次,子路问孔子:“您要是行军打仗要带谁啊?”孔子不留情面地说道:“像你这样赤手空拳打老虎,不用船只徒身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带的,我要带的是遇到事情先思量,经过谋划深思而行的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子路“忠”、“义”、“勇”皆有,却缺少礼教的匡正、文化的修养。
中国有句古话,“不可徒逞匹夫之勇”。故事是这样的。
北魏的皇族中,有个名叫可悉陵的人,他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性格勇敢坚毅,又练就一身好武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而很受皇室器重。
在可悉陵17岁的那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一块儿到山林里去打猎。他们一行人个个本领高强,善使弓箭,打起猎来神勇无比。没过多久,他们便捕获了许多野兔、鹿、山鸡之类的野味。众人带着猎物一边高声谈笑,夸耀自己打猎的成果,一边踏上归途。
众人边走边说,好不热闹,忽然有人察觉旁边的树木在微微颤抖,传出一阵草叶的“沙沙”响声,好像有什么动物在其中疾行。就在众人犹疑间,说时迟,那时快,丛林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它大吼了一声,直吼得地动山摇。
众人惊出了一身冷汗,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只听得一个人大喊道:“保护皇上,看我的!”说话间,那人已跃到老虎面前。人们定睛一看:原来这人是可悉陵。
但可悉陵什么武器也没拿,只见他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斗起来。眼见老虎的尾巴用力一掀,就要扫到可悉陵身上,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可悉陵灵巧地一闪,躲开了。人们回过神来,弯弓搭箭想要帮可悉陵的忙,可悉陵却喊道:“你们别插手,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众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可悉陵独自一人、身单力孤地和老虎“周旋”,心里都暗暗为他担心。
可悉陵躲过了老虎凶猛的“一扑”、“一掀”、“一剪”,瞅准机会跳到老虎背上,揪着虎皮,死死按住虎头,挥起铁拳狠命朝老虎的“天灵盖”砸下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可悉陵累得再也打不动了,才发现老虎已经七窍流血,死了。可悉陵把这头老虎献给了拓跋焘。
然而,拓跋焘没有过分称赞他,而是说道:“我们本来很有机会逃走,不跟老虎纠缠,实在走不了,就大家一起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置老虎于死地,可你偏要徒手和老虎单打独斗,你的勇气和忠心确实超人一等,但这些应该用来造福国家,而不应该浪费在这种不必要的搏斗上。万一你出了差池,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拓跋焘的话很有道理,可悉陵的行为表面上看似乎勇猛无比,其实不过是逞匹夫之勇,并不值得人们大力推崇。
“勇敢”虽是优点,但是不能为了“出风头”或一时痛快而冒不必要的风险;否则,只能算是逞“匹夫之勇”。
上一篇:勤奋有度,劳逸结合
下一篇:君子应以“义”为上,见“义”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