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世界从来喧嚣,安宁来自内心
一个小和尚想要成为一代高僧,他在佛前终日打坐。小和尚的师父看到这个情形,问小和尚:“你为何从早到晚都要打坐?”小和尚说:“因为我想成为和师父您一样的高僧。”
师父笑道:“你如果为了成为高僧而打坐,就违背了打坐的本意。”
小和尚大惊,说:“师父经常教育我们说,打坐可以修炼一个人的清净之心,让人能不因外物而迷失,怎么说我违背了打坐的本意?”师父回答:“是的,打坐是为了修炼清净之心,你现在带着欲望打坐,如何清净?如果心灵不能达到一种宁静状态,打坐不过是辛苦自己的肉体,让内心更加混乱,最后因欲望迷失自我,何来修炼?”
什么是高僧?内心清净、知晓世情,这样的僧人即使生活在闹市之中,也不会损害他的修为。相反,因为看透的事情更多,反倒让他更加超脱。小和尚打坐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能够清净,但带着“成为一代高僧”这种欲念打坐,和那些怀着欲念的世俗之人并无分别。打坐的目的是清净,有欲望只会让内心混乱。
佛家常说清净,清净是指心地纯洁,不为外物所扰,以及要求自己远离侵害与烦扰。佛门弟子四大皆空,平日生活简单,烦恼的事不多,而世俗之人每日被琐事纠缠,想要心地清净却不简单。也正是因为世俗之人很难远离烦恼,才更有保持清净的必要,不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以应对复杂的世事?
有个脾气不好的年轻人,经常被长辈训斥,有一天爷爷对他说:“迟静禅师是我多年的朋友,也许他能让你改一改这种躁脾气。你现在就带着我的书信去庙里找他!”
年轻人日夜兼程,终于到了迟静禅师的寺院,将爷爷的信送上。迟静禅师看了之后,并没有劝导年轻人,而是让他进入一个屋子,“咔嚓”一声把屋子上了锁。屋子里没灯,没窗户,只有一张床,一扇紧闭的门,年轻人大叫:“这里是什么地方?你要做什么?”
迟静禅师没有理会年轻人的怒骂,只让寺里的小和尚一日三次给年轻人从门下的小孔里送饭。年轻人骂不绝口,没有人理会他。
过了几天,迟静禅师问年轻人:“你在生气吗?”年轻人说:“我当然生气!我真是个傻瓜,竟然跑到你这里来找罪受!”迟静禅师说:“你连自己都不能谅解,更不能指望你体谅别人,算了,你继续待在屋子里吧。”
又过了几天,年轻人终于不骂了,迟静禅师说:“你怎么不骂了?”年轻人说:“骂有什么用,就算骂得再用力,我还是只能被关在这个黑屋子里。而你们这些人整年都在寺庙里,却能心平气和,我想是因为你们心中本来就没有怒火,才能成为禅师吧?”
迟静禅师吩咐小和尚打开了门,对他说:“恭喜施主,你已经悟了。心平气和,便无怒火产生。”
人们的心为何常常不清净?因为经常有欲求,求之不得便经常恼怒。人生七苦常常困扰我们,就像故事中的小青年,心里烦躁,自然脾气不好;脾气不好,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保持一份平常心,动辄叫嚷。直到被禅师关了几日,才明白气恼与叫嚷除了让自己更加不忿,没有任何用处,年轻人体悟到的道理,就是心灵对事物的“拆开”。
世间有没有净土?显然没有,桃花源只存在于陶渊明笔下,迄今还没有被发现。但我们也大多有过这样的感觉:在某些人身边,会发现他对一切都有善意,不论遇到什么都能看通,很少与人争执。这时候,我们不禁认为这个人的心就是一方净土,因为他没有功利性。
净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对待自己的心,不要怀有什么目的,功利性的东西与清净这一主旨违背。现代社会充满功利性,我们无法成为避世的隐者,也无须刻意追求一份清高。只要能在生活中常常调整自己,懂得陶冶性情,克制怨气,以善意的目光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自然就能不被外物所扰。此时的心态,便是清净;此时的灵台,便是净土。
上一篇: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下一篇:为他人的幸福,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