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居中因感动而作画
陈居中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画家,他擅长画人物、蕃马、走兽等,是最擅长描绘少数民族生活情态的一个画家,他的画多表现人们的离别痛楚。笔墨精致,色彩艳丽,形象准确,神情生动而逼真,饱含着一股富贵气。
其中,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就是以东汉才女蔡文姬陷入胡地的一段坎坷经历作为创作轴心的历史故事画。
那是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当时担任迁任议郎的蔡邕,参与并刻印熹平石经,并屡次对时政提出自己的意见,得罪了宦官,被诬陷流放到朔方。
董卓掌权的时候,蔡邕已经辗转避难到了洛阳。这个时期,正是董卓笼络人心、扩充自己实力的时候。他听到蔡邕的名气很大,就把他请来,封他做官,对他十分敬重,开始蔡邕被举为高第,补任侍御史,又转任治书御史,迁尚书。短短三天之间,遍历三台。
当董卓被录尚书事王允诛杀后,蔡邕想起董卓平日待他不错,在王允座上叹了口气。这口气惹恼了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就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允还是不同意,结果不久之后蔡邕就死在了监狱里。
蔡邕有个女儿,名叫蔡琰,又叫蔡文姬,跟她父亲一样,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
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首领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12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转眼到了三国时期,天下群雄逐鹿,建安中期,随着曹操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的被逐步削平,北方地区整体趋于统一。
曹操在北方地区的威望很高,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让右贤王回去替单于监理国家。
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南匈奴,就想把她接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又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无奈之下只好让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的诗歌《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的命薄,也反映出她的才高。《胡笳十八拍》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写被掳西去,在胡地生育二子,别儿归国,重入长安,无不是以深情唱叹出之,处处表露了蔡文姬爱憎鲜明的感情。
等蔡文姬到了邺城,曹操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心生可怜,就把她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这人就是董祀。哪知道时隔不久,董祀就因为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
蔡文姬知道后急得不得了,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就对大家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来跟大家见见面,怎么样?”
群臣纷纷应允,于是,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只见蔡文姬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
她的嗓音清脆,话又说得十分伤心。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
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得了台阶下,就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
那时候,正是数九寒天。曹操见她穿得单薄,就送给她一条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4000多卷书,但是经过大乱,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不过我还能背出400多篇。”
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失望的心立马燃起了希望,就说:“我想派10个人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
蔡文姬说:“用不着,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笔墨纸砚,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满意。蔡文姬的这一举动也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人将这件事情记载下来,称为“文姬归汉”。
由于陈居中早年长期寓居金国,当他接触到“文姬归汉”这个历史故事的时候,勾起了自己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陈居中想象当时蔡文姬在归汉前与二子及胡人告别的场面,挥笔成就了一幅流传千年的《文姬归汉图》。
上一篇:门采尔说出提升画技的窍门
下一篇:顾恺之为《洛神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