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断解放思想
北京建工集团是北京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光“鲁班奖”就获得44块,北京东西长安街的80%的大型建筑都出自他们之手,是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和北京市前副市长张百发20世纪50年代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电影《青年鲁班》反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套用李瑞环的一句话来说,是北京建筑行业中为地球留下最多痕迹的老国企。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北京建工集团生产经营在经历了10年徘徊甚至滑坡以后,近几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以20%的幅度快速增长。人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使北京建工集团如此焕发青春了呢?日历翻回到2000年12月29日。这一天,是北京建工集团现党委书记(不久又兼任董事长)孙维林走马上任的日子。
“听说从住总集团调来了一位党委书记,企业现在困难重重,他能行吗?”集团从上到下一时间议论纷纷,不少人脑子里画上了一个问号。当时的北京建工集团年综合经营额是81亿元,看起来不少,但与其同年诞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力不相上下的上海建工集团相比,人家综合经营额已经达到185亿元,是北京建工集团2倍还要多。
4万多的离退休人员,多年积累的历史欠账,对非经营性资产的巨额补贴,员工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北京建工集团的发展,使北京建工集团同其他很多国企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困难,严重的困难摆在了新上任的党委书记孙维林面前。
在企业诸多困难面前,孙维林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感到:集团发展的瓶颈,主要不在于有形的社会历史负担的沉重,而在于无形的计划经济形成的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要扭转企业的困难局面,首先就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否则,企业没出路。基于这一认识,集团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企业的“一号工程”来抓。
2001年2月,北京建工集团由党委书记、总经理带队,赴上海建工集团进行学习考察,打响了转变观念的第一仗。“花费这么大精力、物力值得吗?”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和不解。
但是,考察的实践说明走出去和不走出去大不一样。上海建工集团和市场对接的改革,多领域求发展的经验使全体考察团成员受到了很大触动。随后,北京建工集团一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大讨论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知名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纷纷被邀请到北京建工集团传授先进理念,介绍先进经验,几年来,先后有68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集团传经送宝,举办领导干部集中脱产培训21次,4265人次参加。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集团上下渐渐开了窍——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国企改革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了,接下来,解决企业发展思路问题就成为了一大关键。孙维林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会上明确指出:企业发展思路不清楚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必须在“在变革中创新”。于是,北京建工集团提出了“以产权结构调整为核心、全面推进‘三个层次’改革改制,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建工从阵痛中崛起。全面推行“三个层次”改革,首先是对小企业实行改制剥离。孙维林说,老国企的一大弊端就是运行链条太长,重新调整是必然选择。北京建工集团对多年来由集团公司、各公司、工厂等不同层次投资的363个法人实体企业,通过重组、撤并、规范、改制等方式实现与原企业彻底剥离,使国有资本基本退出。
这一步棋是个尝试,虽然是改制小企业,但牵涉面大、问题矛盾多,把这个层次的改革处理好了,为集团下一步的改革扫清了障碍。第二个层次改革,是对二级单位进行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公司制改造,可以说,这是北京建工集团整体改革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北京建工集团二级公司改制的深度和规模,是集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集团参股的范围最大是49%,最少是15%,打破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50年的老国企进行资产重组,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甚至要放弃控股,这不是卖企业吗?有的职工坐不住了。
“资产重组绝不是卖企业!”孙维林坚定地说,“资产重组是让老国企焕发青春,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2001年,北京建工医院、四建等4家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率先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2002年,北京建工集团提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嫁接,对二建公司进行重组,由民营企业浙江广厦控股新的二建公司,开创了集团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新路。
随后,五建公司、机械公司、建机厂、一建公司、装饰公司、安装公司等纷纷改制重组,全部为民营企业控股,集团85%的二级单位已完成改制工作,共引进民营资本5.3亿元,增加了企业的资本实力。
新机制带来了新活力,二建公司改制5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制后的二建公司按照“全面责任制,彻底市场化”和“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的理念,首先对企业原先不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经营手段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随着“经营”成为公司头号工作重心,“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被凭真本事工作的用人机制所取代。
改制3个月,二建公司就有副经理因工作压力太大而主动辞职。这在此前是很难想象的。这是因为新机制强调,在明确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责任,这样,在企业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完善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建公司综合经营额从2001年的3.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亿元,从亏损到2007年实现利润3000万元,实现了从举步维艰到大踏步跨越式发展。水涨船高,企业发展了,职工的腰包也鼓了。职工收入从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7万元。
2004年6月,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等主要领导到北京建工集团进行改革的调研,对集团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三个层次,是集团公司自身做强做大。在近几年,集团公司加快经营型事业部的发展,先后成立7个事业部。
2006年,《北京建工集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双主业、多板块”的战略发展思路,加快经营结构调整,突破了单一建安业务的局限,建工地产、路桥、地铁、环保、物流、物业管理等领域取得较快发展。
特别是依靠集团的科技资源和自主创新,实现了环保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建工集团投资3亿元成立了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将适时进入资本市场,成为北京建工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建工集团总部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7年4月30日,北京建工集团在承建29项奥运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同时,公司党委召开了“开拓国际市场动员大会”,向全集团发出了“走出去”的动员令!
于是,以集团国际工程部为龙头,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大力进军国际市场,初步形成了东南非、中西非、东南亚、中北亚、中东等“六大区域”的市场布局。
同时,以集团总承包部为龙头,积极拓展京外市场,京外23个省市和地区的施工项目达150个(含房建、装饰、机电、设备安装、市政道路、地铁、钢结构、基础工程等),京内、京外、境外三大市场并驾齐驱的市场布局已初步形成,北京建工集团正在由区域型集团向国际型集团转变。
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北京建工集团把“建设成为‘三型’‘四跨’‘双强’和‘四满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为愿景,未来的北京建工集团将在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以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新型企业集团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一篇:要不断地努力奋斗
下一篇:要做一个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