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钻研舞蹈的陈爱莲
陈爱莲是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她的舞蹈动作轻盈流畅,技巧性强,长于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等多种风格的舞蹈。
陈爱莲出生在上海,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那时只有11岁的她和9岁的妹妹被送到上海郊区的儿童临时收容站。由于收容站只有小学五年级,她应该继续学习,于是就被转送到上海一心孤儿院。
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有父母,一部分是孤儿。有些孩子对她这个真正的孤儿是看不起的。陈爱莲又瘦又小,衣服破烂,头上长着虱子,是孤儿院孩子们耍笑的对象。
上课时,一些孩子用纸团打陈爱莲的脑袋,她也只能默默地愤怒,用狠狠的目光回敬,而不敢还嘴、还手。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倔强。她当时最大的欢乐,便是对着孤儿院走廊的玻璃门照看自己小小的身影,对着玻璃模仿着戏中人物的身段和上海刚解放时曾经学过的秧歌舞、腰鼓舞。自娱自乐地排解着内心的孤独,躲避同学们的嘲弄。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她喜爱舞蹈、以舞蹈为知心朋友的心理。
1952年,剧院招生组来到一心孤儿院,孤儿院的老师把有舞蹈才能的孩子向招生组作了介绍。他们一下子就看出,陈爱莲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试试腰腿,条件很好,做做表演练习,令人满意。这就是她一生中决定命运的一天,她被录取了。
陈爱莲和她的小伙伴们,自从被领进剧院之后,使开始了正规的学艺生活。她们的中国古典舞的启蒙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鳞等,芭蕾舞的启蒙老师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巴兰诺挂和索科尔斯基。
这些孩子们是幸运的,刚入舞蹈之门,便得到这些艺术家的指点。使他们在举步的阶段,就在中外古典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方面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不久,陈爱莲就在这批孩子中显露出她那独特的舞蹈艺术气质和艺术敏感性,使得老师和演员们对她也格外地注意起来。生活中的新内容所给她的欢乐,抹去了她脸上那淡淡的凄楚和忧郁的神情。那被掩盖着的儿童天性又重现了,却原来是一个大胆、热情、淘气的孩子。
不过,陈爱莲的大胆、热情不是表现在与同伴们的嬉笑打闹之中,而是大胆的幻想、热情的学习,带着成人的求知精神。演员们说她是一个有心计的孩子。
陈爱莲白天练功、晚上看演员排练,到剧场去看中外优秀舞蹈节目的演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在她头脑中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似乎向她张开双臂,热情地在呼唤着她,小小的心灵中,已经埋下了宏图大志但她不是空想,而是用勤学苦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954年,新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成立了,陈爱莲有幸成为舞校的第一批学员。她优越的身体条件经过严格的训练,基本功进步很快。十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她课前裸后,抓紧时间“练私功”。
陈爱莲是从孤儿院来的,无亲无故,无牵无挂,学校就是她的家,教室就是她的朋友。她的星期日、节假日几乎全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每周多练一天,一年就多练两个月,不知不觉中,她比别人练的多,体会的多,成效也大的多。
五年之后,陈爱莲以全五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了,毕业演出中,她扮演了舞剧《张羽与琼莲》的女主角,舞蹈界的同志们看后都议论着这个未来的舞蹈“明星。
她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带着艺术创造的欲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演员生活。但是,学校没有分配她到剧院去当演员,而是留校给在毕业班任教的李正一老师当助教。这似乎同她的理想相抵触,但“有心计”的陈爱莲把留校当助教看做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是校领导对她加倍的培养。
李正一老师对学生们讲的动作要领、规格及动作中表现力的细腻要求,她都贪婪地吸收着、学习着,并在做示范动作时给以验证。这样,不但巩固了她前五年的学习内容,而且还理解了五年前所没有完全理解的东西。
陈爱莲跟着李正一老师送走了四个毕业班,她自己也进一步深造了四年。前前后后十一年的严格训练,她不仅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还培养起自我严格要求的良好习惯。
直到今天,陈爱莲已是一位著名舞蹈家了,对基本功的练习仍然勤恳不二,从不苟且应付。只要一扶把杆,开始练第一个动作,她仍象初学舞蹈时那样,遵照教员的提示,一丝不苟地练着每一个动作。
通过几十年的丰富的艺术实践,陈爱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艺术特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舞蹈艺术大师,她曾多次做为中国艺术团的首席舞蹈家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陈爱莲所表演的舞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舆论界极高的评价。认为她的舞蹈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艺术”、“天衣无缝、精彩绝伦”。就连她本人也被称为“东方舞蹈女神”。
上一篇:别错过旅途的风景
下一篇:勇敢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