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科学中的奇才
丁肇中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丁肇中(SamuelC. C. Ting)
出生年代:1936年-
职称:实验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丁肇中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
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
“奇”、“怪”——丁肇中
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而且,你对意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丁肇中
丁肇中12岁那年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的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受家庭的影响,他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便找遍书本,务必得到答案才肯罢休。一次物理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想了想觉得很难就放弃了,等着老师讲解,丁肇中不是这样,他吃饭想、走路想,别的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还对着那道题苦苦思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上小时过去了……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马上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直到确认自己的解题方法没有错误,他才满意而去。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地听课,不论对自己的答案有没有把握,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往往要辩论到“甚解”才肯罢休。他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很少与同学一起打球、看电影。他认为“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由于丁肇中勤奋刻苦,各门功课成绩优良,尤其突出的是数理化,这为他实现终身的奋斗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丁肇中不但是一个“奇”人,而且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我们不得不说一下丁肇中那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20岁时,他从台湾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而完成这些他只用了5年时间。后来,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所以他被一些美国同学称之为“奇人”。
2004年6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虽然与会的是500多位华人学者,但主办方以“国际惯例”为由,规定提交大会的论文、相关专题网站、演讲、提问等,都要使用英文——这也是延续了前三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的做法。但是,轮到丁肇中演讲时,他打破了这一“惯例”,他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说到丁肇中的“怪”,突出表现为三个“不”:
一是“不合群”。
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是什么也不参加。他废寝忘食,埋头书斋,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同学们嘲讽他:“塞缪尔(sarnuel是丁肇中的美国名字)真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结婚成家后,他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而且,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都不会见到他的身影。
二是“不给面子”。
在诺贝尔基金会等单位为获奖者举行的宴会上,按礼节,获奖者应致一个简短的答词。按照惯例,答词以获奖者本国的语言进行。此前,丁肇中曾翻阅过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答词,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不合人情的是丁肇中的愿望遭到了美国官方的拒绝。美国官员说,你已经是美国公民,就应当用英文书写答词。丁肇中理直气壮地说:“我确实加入了美国籍,但我是在瑞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文字书写是我的自由。”
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人士又提出:“我们这里没有中文打字机,你用中文书写我们不能打印分发。”丁肇中毫不给面子地说:“我用手书写,请你们代为复印。”
丁肇中的这一片赤子之情,令世人为之感动。最后经协商,采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丁肇中在致答词时先讲汉语,后用英语再复述一次。
三是“不知道”。
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没办法了,说:“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句很正常的话。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事实上,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器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教育启迪
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不懂装懂,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稀奇古怪的答案去糊弄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要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误导和损失。丁肇中的可贵可敬之处就在这里。从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大师身上一贯严格的治学精神和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
上一篇:赫泊特·亚·西蒙——一个社会学家的经济学家
下一篇:乔治·萧伯纳——天才幽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