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积极向上,这是高情商的体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孩子开朗、活泼;对待生活热情,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对事物充满极大的兴趣,创新意识较强。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比较好,长大了也容易获得成功。我们还发现,那些成功人士,无不有着积极的心态,而他们积极的心态,是在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和生活的历练以后获得的。相反,现在很多家庭,父母辛苦打拼,全部心血都是为了孩子。家长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甚至还想要给孩子留下一笔可观的财产。父母想着孩子的一辈子,可是这样优越的生长环境,却造成了孩子心灵上的空虚,凡事悲观消极、闷闷不乐。
我们发现,作为家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般只注重孩子的健康和智商,却忽略了影响孩子一生的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健康的心理。那么,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心态,家长该如何做呢?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父母要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也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如何看待人、事、物,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
如果我们积极乐观,遇到难题和挫折时能将其看成一个新契机,那么孩子在我们家长的影响下,也会直面人生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反过来,如果我们总是消极悲观、回避现实,那么只能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更不利于教育孩子正视挫折。
2.为孩子创建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如果被孩子看到或听到,必须要当着孩子的面解决,表示父母已和好,还会和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对孩子造成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感。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是父母一方在教育而另一方却在偏袒。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阵线一致,当然对孩子的教育以讲道理为主,而不是靠“打”。不过,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比如说谎、偷东西、逃学等,如果屡次说服教育不听,可以用“打”的手段以引起孩子的警诫。但“打”要在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不再犯的同时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打后应及时给予孩子抚慰,让孩子明白打他的理由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及对他的爱。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会因为父母所表现出的对他的充分的信任感而自豪,有助于孩子乐观心态的形成。
3.让孩子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4.勿对儿童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比如:
(1)让孩子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
(2)体育活动
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3)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
5.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6.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亲戚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7.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这也是“穷养男孩”的要义之一。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孩子的教育结果就是父母的艺术成果,我们如何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但无论如何,从儿童阶段我们就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意识,孩子在以后面对问题和挫折时更能以平和、阳光的心态面对。好心态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稳健!
上一篇:困难只是暂时的
下一篇:好脾气能帮你迎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