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忽视的沉默力量
在炎热的夏季,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每当要有大的暴风雨突然袭击时,天空往往会变得异常安静。在原本喧嚣的午后,一切都安静下来,寂静得吓人。就连空气,也似乎凝滞不动,一丝风也没有。云彩也不再飘散,而是像被固定在空中的某个地方一样。就这样寂静几分钟之后,突然电闪雷鸣,就像是一段演出中的安静是为了衬托更加喧嚣的热闹一样,雷雨也随之而来。这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暴雨前的宁静”。和这种宁静一样,在黎明到来前,也会有一段时间是极度黑暗的,甚至伸手不见五指。这黎明前的黑暗,更加衬托出阳光刺破地平线那一刻的耀眼。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它自有体系,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轻易改变。著名诗人北岛也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那么,人呢?
生活中总有些人习惯于喋喋不休,诸如劳碌的妈妈。而当妈妈真的感到伤心欲绝或者愤怒异常时,她的唠叨就会戛然而止,让人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其猜测和揣度妈妈的想法,不如安静地等待狂风暴雨的来临。每个人都是群体动物,都是社会的一员,都离不开社会活动。也因此,我们总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或者是我们熟悉的,或者是完全陌生的,或者是与我们有着利害关系的,或者是我们的冤家对头,令我们不知如何相处。不管与谁交流,我们除了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强大作用之外,也不要忽视沉默的力量。对,没错,沉默就是一种力量,而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在人际交往中,假如你能合理运用这种力量,就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战国时期,齐国的淳于髡不但很有才华,口才也好,每当其他大臣不敢直言进谏时,他总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规劝君主。因为他说的话很中听,而且道理深刻,因此君主非但不会怪罪于他,反而很乐于接受他的劝谏。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原本才华横溢,是明智的君主。但是即位之后,他荒废朝政,从不理会国家大事,每天都只知道饮酒作乐,沉迷美色。为此,大臣们怨声载道,纷纷担心国家民生的大计。此时,周边的诸侯国看到齐威王如此不成器,纷纷前来进犯,想要瓜分齐国。眼看着国破家亡就在眼前,大臣们却都畏惧齐威王,不敢直言相劝。这时,淳于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决定给齐威王提个醒。
一天,淳于髡进宫面见齐威王,并且陪齐威王一起去后花园散步。行走的过程中,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齐威王说:“国君,您喜欢猜谜语吗?”齐威王连连点头,他又说:“臣这里有个谜语,说给大王猜:有一只大鸟从远方飞来,住在皇宫里。整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只大鸟既不出声,也不翱翔,只是呆呆地蜷缩着,整日无所事事。国君,您说这只大鸟究竟是怎么了呢?”齐威王非常聪明,马上就知道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打比方,想要点醒他,因为在诸多大臣心里齐威王恰恰就像这只大鸟无所作为,只沉迷于享乐。但是,齐威王知道自己不是昏庸的国君,因此他沉思片刻,决定改过自新,从此带领齐国扬眉吐气。因而,齐威王一本正经地说:“你说的这只鸟儿,其实不是不飞,而是一定会一飞冲天。它也不是不鸣叫,你等着看吧,它一定会一鸣惊人。你拭目以待吧!”从此之后,齐威王一改往日颓废的模样,开始专心治理朝政。很快,他不但严惩了那些腐败的贪官,而且给予忠臣大量奖励,使朝廷的风气焕然一新。此外,齐威王还开始振兴军事,发展国力,最终使齐国变得越来越强盛。这正如齐威王所说,这只大鸟“一鸣惊人”。
在这个事例中,齐威王不是不鸣,而只是在积蓄力量。他先是沉迷于酒色,后来在淳于髡的提醒下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国君。其实,一鸣惊人的典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为人们口耳相传。当时,楚庄王登基三年,却始终毫无作为,一直沿用之前的法令。为此,左司马问他:“一只大鸟落在山坡上,三年了不叫也不飞,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回答:“三年不叫,是为了一鸣惊人。三年不飞,是为了羽翼丰满。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在长久的沉默之后,他宣布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还处死了好几个奸臣,又聘用了诸多贤士辅佐他治理国家。原来,楚庄王的沉默,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力量,以求得最惊人的爆发。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虽然说话很多,却很少说到点子上。而且,因为他们一直喋喋不休,所以他们的话在他人心里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相反,那些喜欢保持沉默的人,每当开口时,必然引起众人瞩目,而且他们总是能够一字千金,掷地有声。没有长久的沉默,哪来喷薄的爆发?没有寂寞的反思,哪来聪明的睿智?我们往往只看到知识渊博的学者在众人前侃侃而谈,却忘记了他们曾有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曾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沉默并不代表思维的停滞。相反,沉默的人因为专心,所以思维更加活跃,思想也更加深刻。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沉默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成就了一些人,也毁灭了一些人。因而,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沉默,理性对待沉默,这样才能在沉默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洪荒之力。
上一篇:接纳了不幸,才更能体悟幸福
下一篇:日子再难熬,也别磨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