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赶走孩子内心的恐惧
夜晚来临,妈妈在给乐乐讲故事。乐乐是个胆小的女孩,她的弟弟欢欢早就已经可以独自睡觉了,但是她却常常觉得害怕。为此,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乐乐讲故事,陪伴乐乐入睡。妈妈给乐乐讲着白雪公主的故事,乐乐似乎心不在焉,躺在床上,一直看着窗户的方向。窗户上挂着窗帘,妈妈不知道乐乐在看什么,因而停止讲故事,问乐乐:“乐乐,你在看什么呢?”乐乐害怕地说:“妈妈,我很害怕,你今天晚上可以不要走,和我一起睡觉吗?”妈妈耐心地安抚乐乐:“乐乐,你是姐姐啊,弟弟都自己睡觉了,妈妈认为你也可以做到。”乐乐居然开始瑟瑟发抖:“但是,我真的很害怕。”在乐乐的再三央求下,妈妈答应陪着乐乐一起睡觉。
但是等到讲完故事,乐乐却不让妈妈关灯。妈妈很郁闷:“不关灯怎么睡觉呢?”乐乐再三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关灯,不要关灯!”亮着灯,妈妈根本无法入睡,但是看着乐乐害怕的样子,妈妈只好假装闭上眼睛陪着乐乐睡觉。妈妈问乐乐:“乐乐,你到底害怕什么呢?”乐乐说不出来。后来,一直等到乐乐睡着了,妈妈才把灯关掉。
乐乐到底害怕什么呢?她说不清楚,妈妈也不知道。其实,孩子还小,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为此很多父母看来非常普通寻常的事情,孩子却因为认知能力有限,人生经验缺乏而感到深深的恐惧。他们不理解一些事情,对于一些事情没有把握,当然也就不会像成人一样了解。所以作为父母,要想探究引起孩子恐惧的根本原因,就不要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而是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曾经有心理学家提出,恐惧是人的本能,属于“上古情绪”。为此,孩子们恐惧的情绪源于曾经动物性的本能,而不是后天习得的。追根溯源,恐惧起源于敬畏,对于那些未知的事物,孩子们本能地怀着敬畏。为此,要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就要引导孩子认识真相。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还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和事情的影响。例如,孩子原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一件事情根本不害怕,如果身边有人以恐惧的语气说起这件事情有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孩子们心中就会油然生出恐惧的情绪。
除了本能的恐惧之外,还有习得性恐惧。所谓习得性恐惧,指的是孩子已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所以当这件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恐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新生儿第一次在医院打针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害怕。甚至几个月的婴儿初次去打防疫针的时候,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针头刺入他的肌肉,他才会因为感受到疼痛而哭起来。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知道了去医院就是要打防疫针的,所以他们一旦看到穿着白色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就会因为恐惧而大哭,甚至有些孩子看到穿着白衣服的人就会哭泣。这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恐惧。习得性恐惧是后天形成的,建立在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基础上。古人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孩子的习得性恐惧也有被动形成的。例如,当孩子不愿意乖乖睡觉的时候,父母吓唬孩子会有妖怪出来抓人。渐渐地,孩子对于根本不存在的妖怪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心理阴影。父母一定不要以这样的恐吓方式让孩子暂时听话,否则带给孩子的将会是更大的、难以消除的伤害。只有了解孩子恐惧的原因,知道孩子为何恐惧,父母才能有的放矢地缓解孩子的恐惧,或者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上一篇:如何缓解睡眠焦虑
下一篇:始终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