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
宝妈:我家孩子十分任性,有的时候我们说什么也不听,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屡教不改,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啊。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强烈的反抗意识呢?原因就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采用“家长说了算”的原则,认为孩子必须服从家长的命令。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小虎去同事家做客。到了同事家里,妈妈让小虎和同事打招呼。
妈妈:“快和阿姨打招呼。”
小虎没有说话,而是走到了沙发上和同事家的儿子看起了电视。
妈妈:“小虎,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呢,你快起来和阿姨打个招呼。”
小虎没有理妈妈,仍然在专心致志地看着电视。妈妈想要去拉小虎,可是被爸爸制止住了。爸爸向妈妈使了个眼色,小声说:“不要发火,等到回家再说。”同事也笑着说:“小孩子,没关系的。”
爸爸、妈妈和同事坐下来聊天,小虎就和同事家的孩子一起去玩,两个人刚开始只是在卧室里玩玩具,没过多久两个人就开始在客厅里追赶起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妈妈觉得不妥,就对小虎说:“小虎,你小一点声,我们在说话呢。”
小虎:“你说你们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你们大声一点说话啊。”
妈妈:“你小点声,去卧室和弟弟玩玩具去。”
小虎:“我不要,我就要在这里玩,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在这待着,我们就必须要去卧室里玩,我就要在这里玩。”
妈妈:“我们是大人,你们是小孩子,小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
小虎:“凭什么,你这是不尊重小孩子。”
妈妈:“你知道什么叫尊重吗?”
小虎:“大人和小孩子应该有平等的地位,你们可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在这里。”
小虎的话惹怒了妈妈,这个时候爸爸赶紧来救场。
爸爸走到小虎的面前,蹲了下来。
爸爸:“小虎,你看着爸爸的眼睛。”
小虎盯着爸爸的眼睛。
爸爸平静地说:“小虎,爸爸、妈妈和阿姨在这里说一些事情,你的声音太大了,影响到我们说话了。”
小虎:“为什么你们不能大一点说话呢?”
爸爸:“这是在家里,我们如果太大声说话会吵到邻居的。”
小虎:“这样啊,那为什么非要让我们去别的地方玩,你们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谈话呢?”
爸爸:“小孩子在哪里玩都是可以的,你们可以坐在地上玩,但是我们三个人坐在地上说话你觉得合适吗?”
小虎想了想:“是不太合适。”
爸爸接着说:“你刚才都说了尊重,尊重应该是相互的对不对?你们可以在客厅玩,我们尊重你了,但是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尊重我们一下呢?”
小虎:“我知道啦,爸爸。”
小虎对弟弟说:“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吧,爸爸、妈妈在说话,我们不要打扰他们,我们小一点声知道了吗?”
小弟弟点了点,并且用小手做出了一个“嘘”的动作。
等到小虎走了之后,爸爸才站了起来。爸爸向妈妈耸了耸肩,坐下来继续聊天。
专家解读:
蹲下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当你蹲下来的时候,孩子内心的反抗情绪就会消失掉很多,当你心平气和地说话的时候,他们的内心瞬间就会融化,会听得进去你的意见,听得进你的道理,他们也就不会再和你对着干。你一个小小的动作能够避免一场“战争”。
案例中的小虎是一个叛逆小孩,我行我素,见了主人不打招呼,在爸爸、妈妈谈事情的时候大声叫嚷,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在碰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都会做出和小虎妈一样的反应,对孩子进行批评。爸爸则采用了与妈妈不同的教育方式,他蹲了下来和孩子说话,营造了一个平等的氛围,心平气和地说话,让孩子把心中的不满说出来,自己逐一对孩子的不满进行解答,最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让小虎带着弟弟去别的地方玩了,而且还告诉弟弟要小声说话。看,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家长们经常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将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到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的叛逆并不全是孩子的责任,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他们会对命令式的说话方式产生反感,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抗情绪,而家长们并不知道孩子的这种心理,反而对孩子更加的严厉。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越来越叛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
其实,要想有一个明事理的孩子,家长们就要学会尊重孩子,就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因为蹲下来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需求,可以给孩子平等的感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和孩子有一样的体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够知道孩子想要做什么,不想要做什么。
给家长的话
和孩子做朋友不要总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出实际行动。朋友之间是平等的,要想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尊重,经常蹲下来和他们说话,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你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新的发现,问题也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上一篇:“凭什么要让着他”
下一篇:不必害怕孤独,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