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望子均成龙
一个社会需要的不一定都是龙
望每个子女都成龙是幻想
学会帮助孩子找准在人生中的位置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庭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期盼。站在古人角度讲,此语颇有僭越之意。龙者,天子也。望子当皇帝,岂非个个中国人都胆大妄为,都脑后生反骨了?其实不然,真正敢像陈胜、项羽那样,动辄就说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的人是很少有的。因此,对做父母者“望子成龙”的心理,只宜宽泛一点去理解,说白了,无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做上个什么级别的官,当个什么科学家、文学家,即“出人头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古人想了很多法子。比如,有许多地方在孩子周岁时,即流行一种被称为“抓周”的习俗。意即在不谙世事的孩子周围放上一些铜钱、书本一类的东西,名为预卜孩子将来之兴趣或成就,实则为孩子的将来讨个好彩头。试看古今之父母,“抓周”的物件中可曾有锄头、钉耙或榔头?如何看待?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足矣。个中甘苦,非为人父母者不能解。
父母的期盼自是舐犊之情,情有可悯,但盼则盼矣,因之痴迷,岂非不智?何出此言?其一,“成龙”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太多。一个人要成龙也好,成虫也罢,最终不是一个“望”字可以解决得了的。先天的禀赋、遗传,后天的培养、教育和环境,甚至机会的光顾和把握,均可能关系到孩子能否“成龙”。其二,社会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龙”,“真龙天子”只能有一个自不必说,院士、部长、省长那也是精英中的精英;就是村长、乡长、县长也是千人、万人中取一。由此可知,绝大部分家长的“望子成龙”,只能是一种奢望,一栋父母和孩子心中的海市蜃楼。反之,倘人人都是“龙”,其实也便无所谓“龙”了。更何况,任何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都不是单纯的“龙”,而是极少数的“龙”和绝大多数的“虫”(普通人、平凡人之意)共同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此外,仅靠着父母,抑或再加上亲朋好友的“期望”,也是成不了龙的。而靠“逼”,恐怕更不行。弄不好,只怕是“逼”出一条虫,而且还是《水浒传》中的“吊睛白额大虫”,成为某村某乡一患,与民众为仇为敌,则更会有违初衷,走向“反面”了。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大都知道,祥林嫂期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人上人”的诚心是百分之百的,但要让祥林嫂及其周边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之培养成“县处级”的概率则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大千世界,“成龙”者毕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只能是平凡其一生。
千百年来,不少的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幼年开始,就被大人们、先生们强行灌输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知道倘长大之后不能“出人头地”就会有诸多坏处。但平心而论,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龙”的理解是不是过于偏颇,可否使“龙”的外延再宽泛些呢?换言之,是否只需要在某一行中成为佼佼者即可呢?这恐怕是许多人都未曾仔细推敲过的。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层次的人,即使是普通工人、农民,只要他(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成绩斐然,谁又能说他(她)不是“龙”?昔日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杰出的母亲不是功利主义地望子当官、望子成龙,而是着重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理学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着重点和积极意义恐怕也在于此。成不了“龙”(哪怕是宽泛意义上讲的“龙”)不要紧,只要首先做好了人,一个真正的“人”,也就大体成功了。
多数人头脑中的望子成龙思想,反映了国人渴望摆脱不利处境的心态,反映了国人希望孩子生活得比自己更好的心态。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人是阴暗心理在作祟:自己不行了,非逼着孩子行。此点,确非明智之举。在这种崇信“黄荆条下出好人”的理论的教育下,有些孩子被逼离家出走,甚至有孩子因考试不如意而自杀,酿成一幕幕家庭悲剧。这些,都当为“望子成龙”者戒。
寄语天下做父母的:不要不顾一切地“望子成龙”。仅靠“望”,孩子也不一定能“成龙”。更重要的应是,创造一切条件使孩子成“人”。也寄语天下做儿女的:倘有负父母厚望,不要悲伤,不要哭泣,“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至少我们还有梦”,人生短暂,只要能“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
上一篇:《不在半夜吃桃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不换药就不必换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