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多处走
世上可走处很多
人只能在某一段时间往高处走
高处不胜寒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认识,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遍心理。于是,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人用来励己、励人的常用语。本来,人和水是没有可比性的,而把这“人往高处走”与“水往低处流”放在一起,让人感觉他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水往低处流”这句话肯定是对的,这是自然规律,因而就可以想当然地推断说“人往高处走”也是对的,是人之常情。但是实际上仔细想想,这句话并不对。人生下来之后,除了年龄在不断地往高处走之外,其他都是不一定的。比如个头,到一定的时候就停止往高处蹿了,而水倒是因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始终得往低处流。
盲目地相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容易让人钻牛角尖,甚至可能误入歧途。这句话的害人之处在于:
其一,高处真的就好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高处是否都是利?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处珠穆朗玛峰上,除了有千年不化的冰雪,真的什么都没有。那里空气稀薄、寒风凛冽,坐不稳,立不住,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们好不容易上去后,呆不了多少时间就得下来。那权势在万人之上的皇帝国王,那富可敌国的巨商大贾,究竟又拥有什么?还有,按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利和害是相对的。权力是双刃剑,在争夺权力的时候,蕴涵了在权力争夺过程中的危险。在拥有权力的时候,权力背后自然也隐藏着杀机。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高处不胜寒。还有,高处或许对别人是好,但对自己就一定是好吗?赵匡胤在发动陈桥驿兵变时说,我本来并不想当皇帝,但是兄弟们为了自己的富贵非要我当不可,只好如此了。有人读这段话,认为赵匡胤是虚伪,其实设身处地想想他也不完全是虚伪。当过和尚、乞丐的朱元璋随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成就大业并做了二十几年明朝皇帝之后,到江南视察,偶然中遇一富翁。交谈后,竟自认为不如一江南的富翁。其原因之一,就是那个富翁说自己可以一觉睡到三竿头,差不多等于今天许多人所希望的“睡觉睡到自然醒”;而想想自己,却每天都不得不去上那“早朝”——大约在凌晨时就得起床,坐在那冰冷的“龙椅”上与百官议事,好不辛苦。当然,那个“不早朝”的唐明皇李隆基,也许当时“快活”了些日子,但后来除了得到被赶出皇宫、逃到四川的悲惨遭遇外,还被诗人写进诗中,让后人耻笑了上千年。可见,这“高处”也不见得都是好的。
其二,人不可能始终往高处走。客观上,高处是有限的。如政治上的高处,就是官越做越大,但是这官本来就是越大越少,自然这竞争者也就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竞争者中优秀者也是越来越多,如何走得上去?学术上的高处,到教授也就到顶了,又怎么走?至于经济上的高处,俗话早就说了:“钱是找不完的。”哪里才是高处?主观上,人的能力水平、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有些鸿沟是根本逾越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阎王只给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这句话,也不能完全说就是宿命论的观点。
其三,老想着往高处走不利于身心健康。从心态上讲,一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又有民谚说:“想得到,得不到,心中必然如刀绞。”心如刀绞,快乐何来?不管做多高的官,发多大的财,又有何“幸福指数”可言?从身体上来讲,年龄越大,身体机能也就越差。年轻时挑个百来斤大米可奔走如飞,年老时可能背五十斤面粉上三楼都会气喘。不服老怎么行?
因此,老想着到高处,可能反而不利于个人发展。一个人一味想着往高处爬,而不顾自身的条件,是不现实的。其实有些高处从长远来看并不见得是好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时候,放弃高处在低处干点实事可能会更好。
上一篇:《人到中年事不休》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人心应当不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