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日为师,何称终身为父
一日为师,岂可终身为父
师就是师,父就是父
莫轻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很直白,那就是,某人哪怕只是有一天曾经教过自己,当过自己的师傅,那么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终身都应该把这个人像父亲一样地来尊敬和对待。所以,在某个宴会上,人们往往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人端一杯酒,请桌对面某人无论如何一定得把它喝下去,其理由就是,必须将酒喝下去的那人,曾在某日或某时段为敬酒者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至少说明,在中国人心目中,师,是无上尊贵的,尊贵得来超过了自己的生身父亲。这句话表达了崇尚教育的中国人对有资格为师的人的特别尊重。对一个文化自古不甚普及和发达的农业国家的人们而言,尊敬师傅固然是十分的必要和重要,许多常听到这句沉甸甸、情切切的话的老师或师傅们,往往会由此感动得老泪纵横、热泪盈眶。但是,此话当得真否?用师和父这两种不同关系的人进行简单类比可否?很有必要进行一番商榷。
师和父地位不同,作用也不同。“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不同朝代的人怎么比?那是民间不通点墨的人所为,姑且不去评论。但对不同位置的人,又会有哪一方面的可比性。父亲是生养之恩,师傅是教育之恩,二者虽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上讲,既然人非生而知之,师在教育上的作用肯定远大于父,但是从生、养的角度讲,师和父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如非要进行比较,必然引起矛盾,如民间土语中说西施吃东施的“飞醋”,要么是令师不高兴,要么令父气得吹胡须瞪眼睛。
将师视为父无必要,也会增加师的负担。说尊师为父,究竟是取父子关系的哪一面呢?比如子对父有赡养的义务,父对子有抚养的义务。世间为人父的,有几个不是为子女操碎了心的。倘作为学生,比师为父,是想获取什么?要老师为自己操碎了心,要老师的财产,还是想感老师的恩?而天下有几个父亲是受到儿女报答的呢?作为教师,则也切不可听某学生有此言即沾沾自喜,父亲是不好做的,“父”字下加个“多”叫“爹”,在许多子女眼中,爹往往是多余的,特别是老了——吃不得做不得的时候。
仅一日为师即视为父也不妥当。唐人韩愈《师说》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是要记住,这只是一个过程,教得出来教不出来也未可知,倘若老师遇到一块朽木,自然不可雕;倘学生遇到一个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也是学不到真本事的。另外,仅做一日师就轻去为人父,老师承受不了,父亲也太廉价。父生养子女,也不是完全没教过子女,那为人子女的,怎么能这么忘情呢?如果每个家庭的儿女都是这种观念,那做父亲的还有什么想头啊?
上一篇:《人心应当不古》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伤了身体,必伤感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