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好中不溜秋
国人大多喜欢“中不溜秋”
“中不溜秋”害了许多人
不要言必称“中不溜秋”
“中不溜秋”是一句北方人爱说的话。也许是中国人自古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中央之国的缘故,中国人对“中”这个字有着很深的感情。比如,在如何为人处世的问题上,由于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一类的“至理名言”在民间流行,世上人们大多愿意居于中,不在人前,也不落人后。由于持这种思想的人很多,几千年下来,也就成了社会的“大流”。而“随大流”,几乎是国人普遍都懂得的浅显道理。
在古代中国,不甘现状,不安分守己的人是很多的。陈胜还在靠租别人的地耕作的年代,就有“苟富贵,无相忘”的鸿鹄之志;项羽见着出巡的秦皇就劝其叔父去“取而代之”;小狱警李逵更是天不怕地不怕,动辄就在宋公明哥哥面前嚷着要杀到东京去,夺了皇帝的“鸟位”。但那毕竟是血盆里抓饭吃的勾当,真敢说敢为的,几千年下来有记载的也就那几十来个。而实际上,想当就真的当上皇帝的又有几个?绝大多数人,一生信奉遵从的,还是低调做人,明哲保身。不一定叱咤风云,但也能各得其所,自得其乐,保个一生平安,活得悠闲自在。20世纪80年代,有个著名的作家在一篇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中国人。那家伙活了七十多岁,从民国初直至“文化大革命”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在无数代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的“统治者”属下生活,竟因熟谙着一条凡事居“中游”的人生准则,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虽未登峰造极、创造辉煌,倒也一生衣食无虞,个人及其家庭都平平安安。
在处事上,中国人也喜欢“中”。上街买大白菜,卖方叫一声每斤一元,买方还一句五毛,最终可能以七毛五或者八毛钱成交。有些熟谙这个游戏规则的商人也因此将那些欲售的商品提高三倍到五倍的定价,的确也骗了不少的中国人。而德国人却与此完全相反,基本上都是“一口价”,没有“可不可以少一点”的概念。又闻三国时,曹操的第二位夫人卞氏,虽出身娼门,“名声”不大好,但是人品却是非常好的。其依据之一就是,每次曹操带兵打仗回来,总要带回一些战利品,先送给她挑选,她总是只挑一些中等的。曹操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答:如果挑最好的,显得贪婪;挑最差的,则显得虚伪,所以挑中等的最好。据称,这个观点很符合曹操的口味和心理,她也因此很受曹操的敬重和喜爱。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相对而言,更容易做。随大流容易,不用动脑筋,也不用费力气。人家怎么做,咱就怎么做,不会有大成就,但是也不容易犯错误。据说国外是菱形社会,两头小,中间大,很富的人和很穷的人都少,“中产阶级”比较多。做中产者容易,而要想大富大贵,肯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在中国,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一二十年后,能够吃饱穿暖进而“小康”的“中产阶级”肯定会越来越多,能跻身此行列,想来也是不错的。
今天的中国人,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处处以“中不溜秋”自居已显然不合时宜了。“敢为天下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应成为激励这个时代同胞们奋勇前进的新格言。要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就需要一部分人有创新的思想、革新的技术。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随大流的人更可能会无法生存。一个生产领域的容纳量毕竟是有限的,人们一窝蜂地投向一个领域,只能导致这个生产领域的崩溃。而且“先”的人更容易掌握良好的资源,吸纳优秀的人才,不断地做大做强。因此,“中”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就像美国的比尔·盖茨,至今仍能稳坐世界首富的位置,不就是因为他的“先”吗?那种“不求最好,只求温饱”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应该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上一篇:《伤了身体,必伤感情》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再难也得做人》是什么意思